经济学家宋清辉:美国造船业徘徊0.1% 几被淘汰出全球竞争
“美国正透过『政府干预』手段,弥补其在船舶制造和物流效率方面的劣势。”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港口费”将航运、港口问题“武器化”,是对中国供应链和贸易优势的非传统遏制手段,本质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港口费”对中国造船公司、航运市场的冲击有限,但具体影响因细分领域有所不同。

【专家解读】量质齐升韧性强 中国有足够底气
“美国正透过『政府干预』手段,弥补其在船舶制造和物流效率方面的劣势。”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港口费”将航运、港口问题“武器化”,是对中国供应链和贸易优势的非传统遏制手段,本质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港口费”对中国造船公司、航运市场的冲击有限,但具体影响因细分领域有所不同。
宋清辉分析,对集运行业而言,「港口费」直接提高了中国船舶靠港美国的成本,但市场份额不会迅速改变,大部分新增成本,最终将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至于油运行业,中国油轮大多运输原油或成品油,鉴于油轮大多停靠「点对点」码头,因此总体影响相对较小。对于干散货运行业,中国企业有较强的定价和航线选择能力,「港口费」亦难根本改变中国企业的贸易模式。
宋清辉进一步指出,中国船舶制造业正处在「量质齐升」的全球领导者地位,国际竞争力也从「规模优势」转向「规模与技术并重」,整个行业强大的中长期韧性和发展后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中国有全球最完整、成本最优的船舶配套产业链,即使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亦能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稳定供应,这是美、日、韩难以比拟的强大韧性来源。其次,中国在深海养殖工船、「梦想」号等领域的突破,体现了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的研发投入,是面向未来绿色航运、海洋科技的巨大发展后劲。最后,国家政策、资金和产业扶持,将为船舶制造业提供长期稳定的发展动力。
美造船业徘徊0.1% 几被淘汰出全球竞争

著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在宋清辉看来,美国船舶制造业无法与中国比肩,甚至已陷入发展瓶颈。他举例说,美国的新造商船完工量连续多年徘徊在0.1%左右,预示美国商船几乎被淘汰出全球竞争。与此同时,在建造同类型集装箱船时,美国的成本是中、韩的2至8倍,美国商船在国际市场并不具价格竞争力。此外,现时美国用工成本远超亚洲,由于缺乏规模化配套供应链,美国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和规模效应。美国船东也早习惯了在全球低成本亚洲市场采购船只,其国内亦严重缺乏有力的商业船队订单来支撑本土船厂的规模化运营。
「中国有全球最繁忙的港口网络、庞大的海运市场,这是反制美国的最大底气。」宋清辉提醒,中国的反制措施有强大威慑力,将对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船公司及货运代理商造成更大冲击。他相信,中美在船舶运输领域的博弈或成常态,反制措施既是经济手段,也是外交筹码,「面对中国造船业的压倒性优势,美国也只能通过『港口费』、『补贴』等非市场化手段予以干预。」原标题:【专家解读】量质齐升韧性强 中国有足够底气



经济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