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头黑瞎子,钻到柴垛里出不来,我们几个熊孩子还拿棍子去戳它屁股
【本文来自《昨晚“熊瞎子”闯入黑龙江市区,被特警用95连开十几枪击毙!为啥不用麻醉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致远淡泊
8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带我的师傅是一位狩猎爱好者,他就跟我讲过其中一次狩猎棕熊的惊险经历。平常猎熊的时候,一般都是俩人共同进行,找到熊的踪迹并跟踪到熊的时候,枪法最好的猎手距离熊最近的地方埋伏好,枪法差点的在其身后十米左右,由后面的猎手开枪激怒熊,近距离的在熊站立起来时候,一枪将其毙命。他们最擅长用的是56半自动步枪(就是三军仪仗队中带刺刀的那种长枪)。结果有一次,他身后的猎手,是个新手,看到熊已经被击毙了,就兴冲冲地跑到熊的跟前,弯腰用枪口扒拉熊的脑袋,看其是否死亡,没想到,熊突然伸出前掌抽在其腋下,将其肋骨拍断,还将其衣服都撕了下来,连带着腋下的皮肤也撕了下来,送到县医院简单处置后,又回到省城的大医院抢救,才算捡条命回来。所以,师傅常说,猎熊是非常危险的,即便一枪毙命了,也要等上好半天,待其死透了,才能上前收获猎物。
通过他的讲述,能感觉到他作为一位狩猎者,对枪支和猎物始终保持着敬畏和谨慎的心理——毕竟,无论是枪支还是猎物,都是危险的代名词。
文中宝清县还不算是熊多的地方,在三国两省交界的东宁、汪清一带,熊更多,我早年就在那边吃过师傅狩猎打的熊掌,只不过吃的是后掌,前掌他要卖钱的。
我小时候在旁边的那个县生活过几年。
有一次放学回到院里,看到一头熊卡在两垛劈柴中间了,进退不得。
当年的劈柴垛,现在看不到了。胳膊粗或者更粗,一尺多长的木棒子,整整齐齐码起至一米二三高吧。每家都要码好几排,一排挨一排紧靠着,成了一个垛。
两家的劈柴垛中间通常会留下一条或宽或窄的缝隙,那头熊不知咋想滴嘿嘿,就送冲里卡在那缝里了,哼哼唧唧,使劲往前拱,😄。
黑熊,黑瞎子,真特么笨啊。
虽然大人早就说过不要招惹这东西,但送上门的大玩具,不招惹是不可能的。
我们几个熊孩子每人一根木棍子,使劲捅它的屁股,拍它的脑袋。它的声音越来越大,我们也越来越兴奋。
可能持续了几分钟吧,那头熊猛嚎了一声,拼命一拱,一边的劈柴垛被它带塌了。
《闯关东》里有个镜头,金矿的人要害老头,就制造事故把他埋矿沟里了。结果老头一挺腰,把压在身上的土里硬生生顶开了。不扯谎,当时看到这画面时,我眼前真的浮现出那头熊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