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稀土,落后中国多少年?

  时至今日,还有人在做梦美国的稀土产业可以重建。

  某些人比美国还自信,说用不了几年,几个月美国就能重建稀土工业。

  兄弟,你不会真以为稀土就是挖土吧?

  稀土到处都有,其实就是一些稀有金属元素的复合矿,稀土的核心技术并不是挖矿,而是精炼,这背后需要极为庞大的化工、冶炼、发电、输电、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持……你相信美国能在几个月之内重建电网、冶金、交通基建?这是为了一个稀土产业,就要重建美国的工业体系。

  它十几年花了几百亿连一条铁路都没修好,你相信它几个月就能搞定一整套工业体系?你还不如相信我是秦始皇。

  有的人说美国70年代就有完整的稀土工业,现在搞起来并不难,这些人对于工业的发展一窍不通,70年代的稀土和现在的稀土根本不是一回事,标准和需求完全变了,70年代的芯片和现在芯片是一回事吗?70年代的雷达和现在的雷达是一回事吗?

  别说美国无法重建70年代是稀土产业,就算他重建了,又有什么用?它能把70年代的计算机,装在如今的飞机、军舰和火箭上吗?

  而且,当年的稀土技术和今天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主流的稀土提炼方法,是离子交换法和进一步提纯的分级结晶法,效果其实也不好,成本高、效率低、纯度低,轻稀土纯度只能达到95%-98%,重稀土只能达到90%。

  而我国的徐光宪和高小霞,发明并且工业化了“串级萃取法”,一举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高纯度、广泛通用,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创举。

  徐光宪1972年开始研究,1975年完成第一条串级萃取产线,一次性就把轻稀土里最难分离的镨、钕做到了99.99%。他在1975-1978年的全国讲习班上,一次性给出了全部15种镧系元素+钇的级数计算表,理论上15镧+钇稀土都能用同一套理论一次提纯到位。这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

  1975年,中国稀土产线的纯度就直接达到了99.99%。而且连续作业处理时间从周变小时,效率提高十倍以上,人工成本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变十分之一。以此为基础,80-90年代,中国就已经生产开始全球2/3的稀土……也就是说,在1975年,中国稀土技术就已经领先世界,八九十年代就开始碾压了。

  从1975年开始,全国推广串级萃取法,徐光宪到各大厂办学习班免费推广。技术扩散后,国内短时间内冒出百余家稀土分离厂,导致全球稀土价格暴跌 70%,欧美稀土工厂工艺落后、效率低下、成本昂贵,纷纷关门倒闭。

  从那时开始,我们掌握全球稀土供应链整整几十年。

  美国不是落后了20年,而是落后了40年。

  串级萃取法听不简单,实践起来更加难,技术细节非常复杂,就算知道原理,没有几十年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工人、不断迭代的生产线,国外根本不可能得到所有的技术细节……这就是工程技术上的差距。

  实际上,2010年的时候,奥巴马就喊过“重建稀土工业”的口号了,当时奥巴马政府通过了一项《2010稀土和关键材料复兴法案》,要“使美国混合动力车和战略武器的稀土来源多元化,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当年美国的阵仗比今天大多了,政府出钱,号召美国本土企业和盟友们一起搞攻关,设立了400多家公司……简直就是“大炼稀土”,最后钱花完了,什么都没得到。

  有意思的是,他们当年设定的目标就是2025年稀土自主可控,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结果15年过去了,对中国的依赖更深了。

  有人看了些美式宣传和二手资料,吹嘘美国也有稀土工业,比如MP公司、peak公司都是搞稀土的,但他们却不肯好好查一查,MP公司、peak公司只是开采稀土的,说白了就是个挖矿的,开采的稀土作为原材料,要运到中国精炼加工,然后才能作为成品使用。

  现实是非常残酷的,稀土是分等级了,目前全世界能够全部量产17种4N纯度的只有中国一家,澳大利亚只能生产小部分4N轻稀土。能够量产5N、6N稀土的,全世界只有中国一家。7N纯度的稀土,目前只有镓这一种可以量产,全世界也唯有中国能够做到。

  现在,6N中重稀土是全世界大国最急需的稀土,因为是制造高超音速导弹,激光武器,隐身战机,核潜艇部分关键零件的材料,还是尖端半导体部分环节必不可缺的材料。目前6N纯度重稀土被中国全垄断,除了我们,无人能顶上。

  目前美国是什么水平?目前美国连3N的纯度都还差一点,4N还做不到,其他的提都别提了,遥遥落后,望尘莫及。

  顺便再说一句,就连这个几N的标准,都是中国定的,我们不但掌握全部的工艺技术、产业体系,我们还掌握这个体系的最高话语权。

  美国几年能够造出稀土?这个不好说,如果不关心纯度,不要求实用,特朗普自己拿个铲子在后院也能铲几铲……但FF35、导弹、雷达、光刻机上用的那种,美国有生之年都做不到。

  别说稀土工业了,给他们20年,他们能够整合美国电网、重建电力系统吗?

  到时候特朗普还在不在?到时候美国还在不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