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确立11颗金钉子!分布地点公布 全在南方

中国已确立的11颗“金钉子”全部位于南方地区,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地质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这些“金钉子”不仅是地质年代的“时间坐标”,更是地球演化历史的珍贵记录,为全球地质学家提供了统一的研究标准。

“金钉子”的正式名称是“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由国际地层委员会认定。它们的作用类似于现代计时工具,为地球46亿年的漫长历史划分出明确的时间节点。由于地球地质记录常因板块运动、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变得破碎,“金钉子”就像一把统一的“时间尺子”,帮助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对比研究。

“金钉子”这一名称的由来颇具历史渊源。它源自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贯通时,用18K金打造的一颗铁路道钉。不过,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并非由黄金制成,而是由各种有利于长期保存的材料构成。它们的材质各异,但共同的特点是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地质年代的永久标志。

500

要确立一颗“金钉子”,条件极为严苛。首先需要找到完整连续的地层剖面,其次必须具有清晰的时间标志。这个标志可能是某类首次出现的化石,例如我国贵州剑河的乌溜阶底界“金钉子”就是以三叶虫化石“印度掘头虫”的出现为标志。此外,“金钉子”还能记录宇宙事件,如标志恐龙灭绝的中生代与新生代界线,就是以地层中铱元素高度富集的黏土层为标志,这一发现为恐龙灭绝的陨石撞击说提供了重要证据。

中国在“金钉子”研究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1997年,由陈旭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浙江常山确立了我国首颗“金钉子”,为奥陶系达瑞威尔阶划定了全球标准。这一突破性成果开启了中国“金钉子”研究的序幕。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我国科学家再接再厉,先后在浙江长兴、湖南古丈、贵州剑河等地确立了10颗新的“金钉子”。这些“金钉子”覆盖了从寒武纪到古近纪的多个关键地质时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质年代序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金钉子”全部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南方独特的地质条件和保存完好的地层剖面。

中国确立的11颗“金钉子”各具特色,记录了地球演化史上的重要时刻。例如,浙江长兴的“金钉子”标志着二叠纪-三叠纪界线,这是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湖南古丈的“金钉子”则记录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信息;贵州剑河的“金钉子”以三叶虫化石为标志,为研究早期生命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

这些“金钉子”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科普教育的宝贵资源。许多“金钉子”所在地建立了地质公园或博物馆,向公众展示地球演化的壮丽历程。通过参观这些场所,普通民众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历史,感受地质科学的魅力。

500

当前,我国正在牵头实施“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整合全球“金钉子”数据。这一计划将推动地质学研究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为理解地球系统演化提供全新视角。

中国“金钉子”研究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地层学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也为全球地球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这些沉睡在岩层中的“时间坐标”将继续揭示地球演化的奥秘,为人类认识自身生存的星球提供更多关键线索。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金钉子”研究的意义不仅限于地质学领域。它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环境的演变规律,为应对当前面临的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历史参照。同时,这项研究也展现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实力和潜力,体现了科技强国建设的丰硕成果。

随着第11颗“金钉子”的确立,中国在地层学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展望未来,我国科学家将继续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为全球地质年代划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珍贵的“时间坐标”将永远铭刻在地球的历史中,见证中国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