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被判近69亿天价赔偿后仍上诉,这场持续多年的“爽身粉战争”何时休?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洛杉矶县法院的一项判决,让强生公司再次成为全球财经媒体的焦点。陪审团裁定,强生公司需向一名死于间皮瘤的女性家属支付9.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8亿元)的赔偿金,原因是其滑石粉产品被认定致癌,公司应承担相应责任。这一判决不仅创下了强生公司单案赔偿的纪录,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注。
梅・摩尔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88岁居民,她在2021年因间皮瘤去世。这种疾病通常与长期接触石棉有关,而摩尔的家属指控,她日常使用的强生婴儿爽身粉含有石棉纤维,正是导致她患癌的罪魁祸首。据法庭文件显示,陪审团判令强生支付1600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金及9.5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
这并非强生首次因滑石粉产品致癌问题面临巨额赔偿。事实上,强生公司目前正面临着超过6.7万起类似诉讼,原告均声称在使用其婴儿爽身粉及其他滑石粉产品后罹患癌症。彭博社数据显示,强生累计赔偿超65亿美元,已累计支付超过30亿美元。为应对这些诉讼,强生曾尝试通过将爽身粉相关负债剥离至一家子公司,再为其申请破产保护的方式来规避赔偿,但这一策略遭到了司法系统的严厉审视。今年3月底,美国法官第三次驳回了该方案,指出强生为数千名债权人设置了极不合理的短暂投票期,严重背离了破产程序所要求的实质公平。
然而,强生在声明中仍坚称其产品安全,并指责原告提交的是“伪科学证据”。强生全球诉讼事务副总裁埃里克・哈斯表示,公司计划立即提出上诉,并称这一判决“极端且违宪”。但原告律师团队则援引强生内部文件反驳称,公司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已知悉其滑石粉中可能含有石棉,但未向公众披露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世卫组织已于2024年将滑石粉列为2A类致癌物。尽管科学界对滑石粉与癌症的关联仍存在一定争议,但天然滑石矿与石棉的伴生关系,使得开采过程中极易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而强生一边引用FDA早年未检出石棉的报告自证清白,一边却在2020年于美国停售、2023年全面转向全球停售含滑石粉的婴儿爽身粉,转而采用玉米淀粉配方。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行为,引发了公众对其产品安全性的更大质疑。
此次判决中的高额惩罚性赔偿金也引发了广泛讨论。依据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惩罚性赔偿金通常不应超过补偿性赔偿金的9倍,因此这笔天价赔款最终很可能在上诉过程中被大幅削减。但即便如此,惩罚性赔偿的存在仍具有重要意义,它以足够力度的经济惩戒对企业形成了有效威慑,促使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反观中国,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引入了惩罚性赔偿概念,但在实践中,赔偿额度与维权成本往往难以对巨头企业形成足够的威慑力。强生案例给中国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真正将消费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放在首位。
这起强生天价赔偿案不仅是一场法律诉讼,更是企业责任与消费者权益的一场较量。它让我们看到,在商业利益与消费者生命健康之间,企业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无论最终的赔偿金额如何变化,这起案件都将在全球消费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社会责任,也让消费者更加关注自身的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