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市值破万亿 国企董事长身家24亿
问道者 | 杜一用
节前在香港上市的紫金黄金市值将近4000亿元,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的身家财富也来到了24亿元。陈景河与紫金矿业的财富故事称得上是一部财富通关秘籍,他不仅把一家县城小公司经营成了全球矿业巨头,自己也成了富甲一方的国企职业经理人。
紫金黄金9月30日从紫金矿业分拆在香港上市,两边的市值加起来已经超过1.1万亿元。陈景河目前持有紫金矿业0.24%股份,紫金矿业是上杭财政局控制的国有企业,陈景河其实只是一名职业经理人,但随着紫金黄金分拆上市,他的财富身家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过,陈景河发家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胆识与智慧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的紫金矿业是上杭县的一家小矿产公司,1992年35岁的陈景河辞去福建地质局的铁饭碗,主动申请到这家小公司当总经理。当初谁也不曾想到,这家小公司在今天居然长成了全球矿业巨头。
陈景河从紫金公司第一次改制时就持有股份了。1994年上杭县政府决定拿出这家公司的小部分股份,鼓励员工和社会各界入股。当时金价处于历史低位,紫金负债率也不低,陈景河与上杭县政府动员紫金职工、当地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入股。最后,紫金职工每人出资8000元以工会名义占股10.17%,凭借这些原始股,能够把股票捂到上市的人都实现了一夜暴富。
作为当初紫金矿业的一把手,陈景河入股的资金只会比其他职工多,当然,信心首先来自于对这家公司未来的判断。当时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能看懂紫金矿业的前景,在矿区食堂和小卖部,1元面值的原始股票经常被用来当饭票使。
根据公开信息,2000年紫金矿业启动上市前股改时,陈景河以每股0.1元或0.65元的价格又从其他股东手中受让了不少股份,到招股书披露时,共花了735万元,持有1.15亿股原始股。那个时候的陈景河手中可没这么多现金,大部分是借来的,这些原始股奠定了他今天巨额财富的基础。
这个时候和陈景河同样看好紫金矿业未来的,还有后来同时成为福建首富和厦门首富的陈发树与柯希平。陈发树和柯希平合资成立的新华都工程公司承接了紫金矿业的施工工程,股改时工程款加上现金直接折价入股。2003年紫金矿业赴港上市时,陈发树和柯希平分别是第二大和第五大股东。2008年紫金矿业回归A股,陈发树和柯希平的身家财富分别达到了155亿元和75亿元,富甲一方。
陈景河的身家财富在紫金矿业A股上市首日达到了16亿元,在国企职业经理人中,应该也是首富。
紫金矿业的股东结构在限售期过后开始出现变化。陈景河和陈发树、柯希平都从2009年起开始减持,陈首富和柯首富是否已经完全清仓紫金矿业公开信息无从知晓,很多年前,这两位首富就已经不再出现在紫金矿业十大股东名单中。
减持紫金矿业后的陈首富和柯首富分别转战青岛啤酒、云南白药和京东方,不知他们是否可曾后悔过,2009年减持时,紫金矿业的市值大概是1300亿元,最近紫金黄金完成分拆上市后,现在紫金矿业的整体市值已经翻了9倍,而这还不包括历年来的分红。
陈景河减持的同时,保持着部分增持,尽管现在持有的股份没有上市之初那么多,但0.24%股份与紫金矿业共同成长,现在已经变成一笔巨额财富。紫金矿业长期保持着超过九成的大额分红比例,上市以来只有三个年头净利润下滑,但从未亏损过,其余年头都保持增长。紫金矿业上市以来已经分红592.8亿元,仅这一块,陈景河拿到手的红利就超过千万。
纵观A股,陈景河至今仍是最成功的国企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