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用透支,枭龙战机蒙尘警示录

国家信用透支,枭龙战机蒙尘警示录

撰文:雅礼学人

2025年10月6日星期一

数十架枭龙战机在巴基斯坦空军基地静静停放着,蒙着厚厚的灰尘,发动机舱空空如也。这些半年前还在空战中创造 6:0 传奇战绩的雄鹰,如今已成废铁。在伊斯兰堡的决策者们频频与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后,整个局面正在悄然崩塌。

2025 年初,卡拉奇航空联合体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 —— 土耳其 ASELSAN 公司的技术团队。在为期两周的 “技术交流” 中,巴方展示了枭龙 Block III 战机的核心参数,包括雷达系统和飞控代码等敏感信息。与此同时,在土耳其安卡拉的航空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在分析刚刚获得的 KLJ - 7A 有源相控阵雷达数据。这些本应受到严密保护的核心技术,却通过伊斯兰堡的 “慷慨赠与” 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

技术转移,红线是如何被触碰的?

北京在获知枭龙战机核心技术参数被泄露给第三方后 72 小时内发出密电:“即日起暂停交付所有 WS - 13E 发动机。” 一纸通知让巴基斯坦空军现代化计划遭遇重挫。发动机断供导致卡姆拉工厂 23 架半成品枭龙停摆,巴空军现代化计划陷入瘫痪。霹雳 - 15E 导弹供应叫停,使 Block3 战机战力缩水 40%。

这已不是巴基斯坦第一次在技术转让上触碰红线。武直 - 10ME 专为巴基斯坦高原战场量身打造,换上 1500 千瓦的涡轴 - 9G 发动机,武器挂架从 4 个加到 6 个。然而,网友普遍担忧中国十年磨一剑的宝贝技术,可能再次被土耳其 “抄了作业”。

土耳其的军工崛起,堪称 “抄袭与改良” 的典范。当年从印度偷 F - 16 技术,转头就卖给巴基斯坦;和韩国合作搞 KFX 战机,核心技术全攥自己手里。火箭炮从 “卫士” 到 TR - 300,像素级复刻中国技术;最新推出的 “天空风暴” 空空导弹,几乎就是中国霹雳 - 15 的翻版。

资源交易,地缘政治中的生存游戏

巴基斯坦转向美国合作开发矿产和港口项目,实则为一场 “生存游戏”。

翻开这个国家的经济账本,外债高企、通胀爆表、外汇储备见底,堪称 “危机三重奏”。截至 2025 年,巴基斯坦累计外债已达 1300 亿美元,光是每年的利息支出就占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外汇储备仅剩不到 3 个月的进口额度。

在这种绝境下,地下沉睡的稀土资源成了巴基斯坦的 “救命稻草”。根据外媒估算,巴基斯坦稀土储量高达 8 万亿美元,其中轻稀土占比超过 70%。

2025 年 9 月,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和军队参谋长穆尼尔飞往华盛顿,与特朗普在白宫会面。这是六年来巴基斯坦领导人首次访问白宫。在特朗普的见证下,巴基斯坦矿业局与美国战略金属公司正式签署 5 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对美国而言,巴基斯坦的稀土协议堪称 “及时雨”。自 2025 年中国对钐、镝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产业链陷入瘫痪。F - 35 战斗机生产线因缺料停工,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建造进度推迟,连宙斯盾驱逐舰的雷达系统都面临零部件短缺风险。

港口博弈,平衡术中的危险棋局

不仅限于稀土合作,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的顾问团队已向美方官员提出在阿拉伯海建造和运营港口的建议。

这个港口距离中国瓜达尔港仅 113 公里,距离伊朗 160 公里。帕斯尼港口地理位置敏感,或将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动荡地区之一提供立足点。

该举动被分析人士视为巴基斯坦希望在中美之间争取更多利益,打 “平衡牌”。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如果未来帕斯尼的港口被美国用于军事用途,将直接牵制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并可能影响中巴之间的关系。这一举动风险较高,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失去港口和信任。

外交转向,提名背后的战略迷茫

在国际舞台上,巴基斯坦的外交策略显现出令人困惑的转向。他们一方面继续宣称中巴友谊 “比山高、比海深”,另一方面却在关键议题上频频与美国暧昧。

最明显的事例发生在 2025 年 5 月的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巴基斯坦代表出乎意料地支持美国提出的涉疆问题提案,这一举动与其一贯立场严重背离。

同样令人费解的是,巴基斯坦政府于 6 月 21 日宣布,决定正式提名特朗普角逐 2026 年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在近期印巴危机中展现的果断外交斡旋和卓越领导作用。这一提名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举动不谋而合,内塔尼亚胡也已致信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名美国总统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信任重建,昂贵的国际关系实践课

中方的反应既迅速又精准,体现了成熟大国的战略定力。技术限制、经济调控和战略调整三管齐下,让巴基斯坦体会到失去信任的代价。

WS - 13E 发动机断供导致卡姆拉工厂 23 架半成品枭龙停摆,巴空军现代化计划陷入瘫痪。霹雳 - 15E 导弹供应叫停,使 Block3 战机战力缩水 40%。

经济上,中方暂停了喀喇昆仑公路现代化改造工程,推迟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 23 个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度。当巴基斯坦财政部长赴华请求 60 亿美元紧急贷款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淡接待。

面临多方压力,巴基斯坦在 2025 年 8 月 13 日独立 78 周年庆典上宣布成立陆军火箭军司令部。这一举措明显仿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模式,旨在整合分散在各军种的导弹力量。

但从技术角度看,巴基斯坦火箭军严重依赖外来技术支援。在中国态度转为谨慎的背景下,这支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存疑。

2025 年 5 月 7 日的空战无疑是巴基斯坦空军的高光时刻。8 名飞行员驾驶中国制造的歼 - 10CE 和枭龙 Block III 战机,以少胜多击落印度 6 架战机,自己零损失。三个月后,这些飞行员在巴基斯坦独立日接受总统授勋。

然而,这些空战英雄回国后却发现,他们驾驶的战机正在因为缺乏零部件而变成一堆废铁。那些蒙尘的枭龙战机静静地停在跑道上,成为国际关系中一堂昂贵的实践课 —— 信任一旦失去,重建的代价远超想象。

曾经,“巴铁” 一词深入人心,然而如今看来,所谓的全天候巴铁概念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厢情愿。还记得那位被视为中巴友谊坚定推动者的总理,最终却被判了死刑,那时便已有不良预兆。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在与巴基斯坦的交往中,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与技术,甚至有中国人为此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

巴基斯坦的种种行为,如将枭龙战机核心技术泄露给第三方、在国际事务中违背与中国的共识等,都表明中国不能再天真地以为可以用钱买来了外国人的真心拥护和吆喝声。中国应挺起自己的腰杆,在国际关系中坚守原则,不再做无谓的牺牲与让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