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节,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中国的新名片

500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最新的文章中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纷纷要来重庆旅游)

1)如今,中国正以蓬勃发展之势,在全球网民眼中打造出一张又一张亮丽的新名片。曾经,外界对中国的了解或许存在局限,但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化,国外网络平台上关于中国的正面声音显著增多 ——YouTube 上 KOL 的实地探访视频、Twitter(X 平台)上的真实体验分享、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这些内容如同一扇扇窗口,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2025 年 9 月 28 日,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这一 “超级工程” 立即引发国际舆论热潮。据报道,大桥连接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贞丰县,全长 2890 米,主跨 1420 米、桥面距峡谷底部垂直高度 625 米,不仅刷新 “世界最高桥” 纪录,更以 “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 成就 “横竖都是第一” 的美誉。大桥于 2022 年 1 月 18 日正式开工,历时 3 年零 8 个月建成,其 “隧道锚碇”“智能抗风监测” 等核心技术被法新社、路透社重点解读,称其 “重新定义了山区桥梁建设的技术边界”。通车首日,两岸通行时间便从 2 小时缩短至 2 分钟,周边农产品外销物流成本预计降低 30%,有国外媒体评价说,“这是基础设施带动区域发展的鲜活范例”。

3)这个国庆节,美国《华尔街日报》向全世界读者介绍了重庆这座西方人眼中的“赛博朋克超级大都市”。文章指出,直到几年前,重庆还不是西方人来中国旅游时的重要目的地,但是,过去几年,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重庆各种不可思议的建筑的视频“疯传”,然后,一切都改变了。2025 年上半年重庆接待入境游客同比 2024 年同期增长 77.2%,入境游客消费同比增长 90.2%,其中 “列车穿楼”“洪崖洞夜景” 相关海外社交媒体话题播放量超 20 亿次。报道特别提到,重庆 “海绵城市” 系统在 2025 年汛期实现核心城区零内涝,这种 “生态与城市共生” 的治理思路获联合国人居署点赞。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已成为重庆重要客源地,2025 年一季度相关客源国游客量同比增幅超 30%。

500

4)重庆北站作为中国高铁枢纽的代表之一,其规模与设施可媲美西方大型机场 —— 车站 2025 年日均发送旅客达 14 万人次,暑期高峰单日突破 20 万人次。中国高铁的整体实力更获国际权威认可:2025 年 7 月第十二届世界高铁大会上,国际铁路联盟主席阿兰・别洛乌德披露,全球高铁里程达 6.5 万公里,其中中国高铁营业里程 4.8 万公里,占比 73.8%,覆盖全国 97% 的 50 万人口以上城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2025 年 10 月号专题报道称,中国 CR450 动车组样车跑出 450 公里 / 小时的全球最快速度,座椅间距比波音 737 客机更宽,这种体验远超欧美同类交通方式。印尼雅万高铁(中国技术输出项目)截至 2025 年 6 月已安全发送旅客超 1000 万人次,被《纽约时报》评为 “21 世纪最成功的跨国基建项目之一”。

5)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持续领跑。据环球网报道,2025 年前七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达 55 万辆,同比增长超 130%,这一数字已超过 2024 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2025 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意大利、土耳其等 12 个国家拿下新能源销量冠军,产品已进入全球超 112 个国家及地区。在美国,Reddit 论坛上 “比亚迪何时入美” 话题累计讨论超 10 万条,很多美国网友抱怨,高关税让美国消费者“错失了全球最好的电动车”;加拿大网友更晒出平行进口的比亚迪海豹车型,吐槽 “关税让价格飙升至 5.2 万加元,比本土车型贵 35%”。YouTube 汽车博主 “Doug DeMuro” 2025 年 8 月试驾比亚迪仰望 U8 后评价:“15 万欧元的售价仍订单爆满,爆胎控制、原地掉头等技术让宝马 X7 相形见绌,中国车企已掌握高端市场话语权”。

6)中国免签政策效果持续凸显。国家移民管理局 2025 年 9 月披露数据,2025 年 1 至 8 月,全国边检机关查验外国人 5126.8 万人次,同比上升 27.8%,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 1589 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 62.1%,同比上升 52.1%。而 2025 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免签入境外国人 1364 万人次,占比达 71.2%,同比增幅 53.9%,主要得益于东盟旅游团入境云南免签、印尼纳入 240 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扩容。来自法国的游客 Alex 在 TikTok 分享 2025 年暑期体验:“从巴黎直飞重庆,免签入境仅用 10 分钟,晚上 12 点在解放碑吃火锅仍安全感十足”;美国博主 “Casey Neistat” 2025 年 9 月视频中提到:“对比纽约的夜晚,中国城市的治安让我敢独自带着相机街头拍摄,这才是真正的‘自由行走’”。

7)外国网红对中国医疗制度的评价持续更新。YouTube 博主 “SerpentZA” 2025 年 6 月视频中分享:“母亲在中国复查白内障,通过社区医院‘互联网 + 复诊’系统,足不出户完成配药,总费用仅 86 元,而南非同样复查需等待 1 个月、花费 300 美元”。2025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5% 以上。相比之下,英国 NHS 2025 年数据显示,普通门诊平均等待时间延长至 7 周,美国未参保人群单次门诊费用升至 1300 美元。

8)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持续领跑全球。截至 2025 年 6 月,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突破 4.5 亿千瓦、7.2 亿千瓦,合计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 38%。《华尔街日报》2025 年 8 月报道称,中国光伏组件、风电整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升至 85%、65%,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较 2015 年下降 75%。YouTube 博主 “Laowai 86” 2025 年 7 月视频展示:“内蒙古新建的‘光伏 + 治沙’项目,不仅年供电 15 亿千瓦时,还让 20 万亩沙漠披上绿装,这种‘生态赚钱’模式太震撼”。

9)外国网红对中国发展原因的观察切中要害。TikTok 博主 “Fuchsia” 2025 年 8 月视频分析:“中国 2025 年上半年财政支出中,民生领域占比达 73%,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 9%、11%、10%;而美国 2025 财年国防预算达 9100 亿美元,占联邦总支出的 19%,教育支出仅占 5.8%”。数据显示,中国医保覆盖率达 95% 以上,美国仍为 91%。

10)美籍华裔专家Dan Wang,是当前国际学界及舆论场中研究中国科技与治理模式的代表性华裔学者,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在其 2024 年新书《China's Quest to Engineer the Future》2025 年增订版中补充:“中国‘十四五’规划截至 2025 年 6 月完成率达 92%,而美国 2021 年‘基础设施法案’落实资金仍不足 35%”。他在 2025 年 9 月哈佛商学院演讲中提到:“CR450 高铁、比亚迪刀片电池等成就证明,‘工程师治国’的核心是‘长期规划 + 务实执行’,这种治理优势让中国在技术突破上屡创奇迹”。

如今,国外网络上关于中国的积极声音越来越多,这既是中国奉行开放政策的结果(2025 年上半年,入境中国的外国人中,旅游、商务、留学人员占比达 82%),也是 “眼见为实” 的体验带来的改变 ——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亲身感受城市的便利、乡村的发展、民生的改善。这些声音背后的根本原因,是 14 亿多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 “攻坚克难” 的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高铁网络到可再生能源,从医疗普惠到治安保障,每一项成就都源于 “让生活更美好、国家更富强” 的共同目标。

面对外国人的夸奖,我们既要坦然接受 —— 通过他们的视角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 “美好”(如便捷的移动支付、完善的公共交通),也要保持清醒:美西方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工业化积累,在高端制造、基础科学等领域仍有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核心技术 “卡脖子” 等挑战。因此,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忽视自身发展成就),也不能妄自尊大(轻视外部挑战),唯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为小家庭的幸福努力,为企业的创新拼搏,为国家的发展尽责,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宽。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