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瑶正「向上提升」,柯建铭将「向下沉沦」?

  「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这句政治名言,最初是由时任「中研院」院长的李远哲,在「二零二零」大选投票前不久提出的。他将民进党美化为「向上提升」的新兴力量,把国民党贬损为「向下沉沦」的历史沉渣,为选战投下震撼弹,被视为促使在事前并未被看好的陈水扁能够当选的第二大因素(第一大因素当然是宋楚瑜「鹬蚌相争」效应及「兴票案」流失大量支持者)。但在时隔二十二年后,李远哲对再次上台执政的民进党,「腐化的却比过去更快」而极度失望,因而公开声称民进党「往下沉沦的力道还是很大的」。

  随着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惨遭大失败后,民进党内也发生了系列「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的事件或现象,有人辞官归返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最新的动态,是在昨日召开的民进党第二十一届第五十一次中常会上,身兼民进党主席的赖清德宣布,将由民进党「立委」吴思瑶接任政策会执行长。赖清德表示,王义川已向他请辞政策会执行长一职,新任执行长特别邀请吴思瑶接任,同时也感谢王义川为党部所做的努力与付出。赖清德指出,吴思瑶除了深知地方民意需求,也非常了解「国会」议事运作,一直是行政、立法部门的沟通桥梁,期许她能襄助国勇秘书长,跟行政、立法部门、地方党部的沟通,精准掌握舆论议题,快速反映人民生活所需。

  吴思瑶事后亮出其捧着「执行长吴思瑶」座位名牌的照片表示,从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到政策会执行长,虽然职务有调整,但相关业务、政策,都能利用过去「国会」经验,持续帮党的政策产出、更贴近人民需求,「换位子一样苦命,请大家多多指导」。

  将吴思瑶接任民进党中央政策会执行长,形容为「向上提升」,也不尽然。因为包括干事长在内的「党团三长」,是民进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及执行委员会的「当然委员」,享有参与党的决策的权力。而政策会执行长只是民进党中央党部的高级党工,只是拥有执行党的决策的职能和权限。不过,却是可以列席中央常务委员会及执行委员会的会议,并就政策会的事务进行汇报及提出建议。

  但此次任命的「潜台词」,却是蕴含着吴思瑶将要「向上提升」的意涵。那就是要为她在明年二月一日起升任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铺好台阶及制造舆论。实际上,民进党党团现任总召柯建铭,是「万年总召」,按照民进党「年轻化」的用人理念,早就应当「让贤」,但他却一直恋栈不走。而在蔡英文时期,因为柯建铭对蔡英文的各项指示都是唯唯诺诺地接受及执行,柯建铭被视为「英系」人马,因而蔡英文一直没有「换人」的打算。赖清德上台后,一方面赖清德与蔡英文之间心存芥蒂,再加上柯建铭本人因为腿疾而曾经较长时间请假,因而赖清德对党团的指令,就绕过柯建铭,直接与自己同属「新潮流系」的干事长吴思瑶接洽,而致使赖清德认为吴思瑶才是其心目中的党团总召的适当人选。

  因此,赖清德就有意籍着柯建铭发动「大罢免」惨遭大失败的机会,透过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策动党籍「立委」向柯建铭实施「大逼宫」。但柯建铭却以总召的任期为一年,亦即他享有「任期保障」为由,死赖不走。反而是同样享有一年「任期保障」的干事长吴思瑶、书记长陈培瑜,都宣布提前卸职。而任期只有一个会期的其它党团干部,也都纷纷「就坡卸驴」。

  因此,赖清德任命吴思瑶为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就是要为吴思瑶「镀金」,为明年二月一日柯建铭的「任期保障」失效时,接任党团总召,作好铺垫。而且,作为代表党中央与党团互动沟通协调的执行长,对党团总召也有着某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也有助于赖清德透过吴思瑶,「制衡」柯建铭。

  实际上,政策会是民进党中央党部中,「位阶」最高的一级机构,是党中央与民进党「立法院」党团联系的部门。政策会主管的事务有:政策及法案的分析研究、规划及评估,与政策推动有关之相关事宜等,因而其主要工作对象是党团;其业务还有与其它政党的沟通、协商工作,各级议员党团政策的协调及联系等。

  因此,政策会的主任委员由党主席亲自担任,委员由三十一至三十五人组成,包括党籍「立委」、县市长、「直辖市」议员等。政策会设执行长一人,由主席从「立委」中择一任命之。执行长之下设副执行长二至三人,均为专任。

  但也有打破惯例之时。在陈水扁的第一个任期中,陈水扁极为倚重将其关于「防御性公投」的两个题目化为具体文字的时任政策会副执行长梁文杰(在「二零零零」大选时是陈水扁竞选总部的政策协调部主任),有意让其出任政策会执行长。但碍于党内规例所限,不是「立委」的梁文杰未能「扶正」。为让梁文杰名正言顺地实质主持政策会的工作,故在执行长林浊水(「新潮流系」创「流」大佬)辞去执行长后,采取了不再任命政策会执行长,并将梁文杰委任为政策会首席副执行长的办法(这是民进党总部各一级部门中,唯一设「首席」副职级的部门)。而梁文杰在党内是属于「新潮流系」,因而现在随着吴思瑶的「入主」,「新潮流系」又重新掌握政策会。

  与吴思瑶即将「向上提升」的同时,柯建铭可能会「向下沉沦」。在明年二月一日的党团干部改选时,他将会被「踢出局」,只是党团的普通成员。再过两年,因为他已经是连续两届的「不分区立委」,民进党中央依例将不会再次提名其为「不分区立委」的候选人。届时已经七十七岁的他,如果再想当「立委」,就只能回到新竹市参选「区域立委」。而他届时一方面因为已经八年没有进行选区服务经营,而且民众党和国民党的实力正在加强,胜选的机会很微;另一方面新竹市只有一个「区域立委」的应选名额,而柯建铭也已经「老卖年糕」,根本无法应付选战的负担。这样,曾经有过「立法院长梦」的柯建铭,就将彻底离开政治舞台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