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
作者 | 小鱼
来源 | 视觉志
朋友们,翻开五年前的科幻片,AI还是那个挥斥方遒、掌控全局的酷炫形象。
想象中,未来的人工智能,怎么也得是个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的超级管家。
就像《钢铁侠》里帮主角搞定一切,还能讲段子的贾维斯。
如今,AI渗进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只不过,画风有点跑偏。
就拿智能家居来说,那副又努力又笨的样子,简直成了人类的快乐(崩溃)源泉。
人工智障,名不虚传
以前的家电,讲究实用、耐用,术业有专攻。
现在的家电,依靠着传感器、算法和联网功能,集体变成“大聪明”。
比如智能冰箱,现代人就算手机摔了也没关系,送修期间,丝毫不耽误在冰箱上刷抖音。
不仅不会断电,还能预防低头族带来的颈椎病。
然而,令现代人困扰的是,越来越多的电器,开始强制附带连接WiFi的功能,价格动不动上调千元。
功能也从五花八门,逐渐走向乱七八糟。
脱口秀演员就曾吐槽:我就纳闷了,一个冰箱连WiFi是想干啥?
咋滴,是怕苹果在冰箱里信号不好?
还是说,为了方便冰箱偷偷追《甄嬛传》,怕断网?
如今的冰箱,制冷只是基础功能,不整点花活,都不好意思见人。
比如,有音乐功能的冰箱。
半夜饿了,不要想着开冰箱偷吃,不然一嗓子能嚎醒全家。
音感交互,是越来越多智能家电的基础功能,为人类带来了不少情绪价值。
用久了,却发现这份情绪价值的代价太大,你永远不知道一个耳背的家电,能把人逼到什么程度。
有人和冰箱对话,才发现:这玩意儿耳背程度,堪比家楼下戴助听器的八旬王大爷。
对冰箱吩咐道:“13分钟以后叫我~”
冰箱秒回:“好的,3分钟后提醒您。”
跟冰箱大战100回合,长达10分钟,最终正好剩下3分钟。
这哪是智能冰箱啊,分明是家里请了个“杠精”。
智能晾衣架,也是主打“叛逆”的重灾区。
拿着洗好的衣服准备晾衣,喊晾衣杆:“小X小X下来,我要晾衣服”。
昂着头,喊到颈椎病都快犯了,晾衣杆才慢悠悠降下来。
结果刚挂上一件衣服,它“嗖”一下就升回去了,再喊就继续装聋作哑,生怕多挂一件衣服累着它。
手速不够?对不起,重头再来。
还有人买的智能晾衣杆,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喜好。
好好沟通没反应,大吼大叫不管用,就爱听“夹子音”。
夹着嗓子说话“小X小X~”,晾衣杆瞬间来劲了。
晾个衣服,不仅被迫学习了人情世故,还明白了什么才是求人办事的态度。
智能家电里,扫地机器人颇受欢迎。
不用弯腰扫地,还能解放双手,是解决日常家务的一把好手。
但家里那台扫地机器人,总能让家里的长辈,时不时生一肚子气。
为了保护阳台晾晒在地上的花生,长辈一个箭步上前,坚决不让扫地机器人前进半步。
然而,扫地机器人尝试突围,左冲右突,就是听不懂人话,气到想转接“人工通道”,对峙几分钟,才终于放弃。
这时,人已经口干舌燥,气不打一处来了——家里长辈跟AI打交道,真得备好速效救心丸。
这种“犟种型”扫地机器人,从来不是个例,越是遇到障碍,越是想要突围。
看了家里监控才知道,趁着没人,家里扫地机器人跟桌腿干了一架。
扫地机器人:今天我就不信了……
就说嘛,做家务哪有不疯的。
和不正常的家电待久了,人也容易变得不正常。
年纪轻轻,未婚未育,有人就被扫地机器人逼成了“东亚父母”, 鼓励式教育根本不行,连打带骂,恨铁不成钢。
这下年轻人终于明白,为什么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教育的尽头是咆哮体。
傻一点的家电不要扔,教育教育还能用,最怕的,是“装傻”的。
网友分享,用了四年的扫地机器人,开始玩心眼,出来走了四米,就说“清扫完成”, 理直气壮地回基站充电去了。
还不是个例。
“我家扫地机器人,家里有人就好好干活,家里没人就找个地方卡着”。
以前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现在是深谙职场精髓的老油条——都不爱上班嘛,可以理解。
但还有些扫地机器人,只是“假装努力”。
长辈充值送的扫地机器人,长得跟止疼片似的,小巧灵活,满地溜达。
然而,所到之处,灰尘依旧。一打开才发现,除了到处乱跑,清洁功能基本为零。
用了,等于白用。
最让人痛苦的智能家居,不出意外,当属智能马桶了。
可以说,智能马桶是所有家居里最“社牛”的存在,只要感应到人影晃动,不管你是去洗澡、拿东西,还是半夜路过,它都必须开盖欢迎,激情冲水。
结果,不少网友去洗澡都得贴墙溜边走,生怕被这货发现。
当你如厕太久,还可能会被马桶盖一阵乱拍。
呕吐的时候,被马桶盖有节奏的夹你的头。
最难受的是,当内急时想用马桶,喊着“小X,打开马桶盖”。
马桶回复:“我本身不能打开哦~”
更有气人的马桶,把家里长辈骂了,气得长辈要回老家。
装全屋智能前,幻想步入科技生活;
装完后才发现,全屋智障,引领血栓生活……
全自动家庭闯祸机
如果智能电器只是偶尔掉掉链子,尚且理解为“人工智障的萌点”。
但可怕的是,有些“全自动家庭闯祸机”不甘于沉默时,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有些机器,帮倒忙,是专业的。
比如智能炒菜机,做饭最困难的部分——摘菜、洗菜、切菜、放调味料全部自己来,下锅扒拉那两分钟交给炒菜机,结果惨不忍睹。
炒个鸡蛋,结果变成了“蛋黄跳绳机”。
这种无力的感觉,让人天灵盖直通哲学的大门:这蛋好像我的命啊,稀烂,但没事……
单位食堂斥巨资买了自动打菜机器人,放入新鲜的食材,咣当咣当一顿操作,出菜的瞬间,机器人和员工一起yue了。
形似厨余垃圾,狗看了都摇头。
打开煎鱼模式,整条鱼放进去,开始有节奏地搅拌。
只需两分钟,整条鱼就变成了糊状。
网友评价,这机器不孬,还会做山东“名菜“——捣鱼刺。
把事情交给智能电器,搞砸每一件事后,你还不能生气——智能家电虽然智障,但却具有报复的能力。
有人白天出门上班,下班回来才发现,扫地机器人把自己家狗“咬”了。
调监控,只见扫地机器人跃跃欲试,直奔狗尾巴——
不能解决扫不完的一地毛,那就解决掉毛的狗。
下一秒,你永远不知道,宠物能和扫地机器人碰撞出什么火花。
事实证明,狗子也不是省油的灯——
扫地机器人眼看报复不了狗,那好,就报复狗主人吧——聚是一坨屎,散是满地稀。
碰上这种东西,甚至能将家里透亮的瓷砖,涂抹成实木地板。
有人为了干净,在扫地机器人的水箱里加了点洗洁精。
下楼一看,脑海里邓紫棋的歌声瞬间响起——
全都是泡沫~一刹那的花火~
这些智能家电闯的祸,除了给自己添点堵,尚且在可控范围之内。
可怕的是,不小心就会出大事。
擦窗机器人,宣传时说得天花乱坠:安全省心,能把玻璃擦得锃亮,实际结果恰恰相反。
洗洁精、酒精、白醋、盐,全都用上了,最终,也只能望着花玻璃怀疑人生。
更有甚者,在39楼高层,擦窗机器人运行时,突然掉落。
幸好绑了安全绳,一旦高空落物,就被坑惨了——高空抛物,是会判刑的。
家里安装了智能门锁的,同样苦恼。
锁自带人脸识别功能,每天出门都要捂着脸,只要一回头,就会变成——我家大门常打开……
明明在自己家门口,偷感重得像个贼。
有些更智能的门锁,只要周围有声响,就会开始播放语音。
去外地出差一个月,回来发现智能锁把电量嚎没了,连家门都进不去。
网友接连支招:红外感应关闭,降低识别灵敏度,把音量调到最低……
可是,装智能锁不是为了方便吗,怎么更麻烦了?
每天防着智能家电闯祸,以为离了家就安全了?
出门在外,也不安全。
开车时,有些是智能导航,有些是“缺德导航”。
在山路里跟着导航走,很容易被带到山沟里。
有人在即将开到沟里之前,才发现自己不是第一个中招的,前方就有事故车。
结婚车队按照导航去接亲,听了导航的话,第一次勉强通过。
第二次,直接开进了河里,这下可真是驶入“爱河”了。
大婚当天,村里人一起齐心协力,打捞新郎——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是新型婚闹呢。
有的AI自动驾驶,车主和AI一言不合就容易打起来。
司机:我想右转。
AI:不,你不想。
在抢夺方向盘大战中,车颠得像个摇摇车,险些撞上前方的栏杆。
最终,人类大败,车按原路行驶。
从家里到户外,人工智能已经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只不过,遇到“抽疯”的智能家居,才懂什么叫做惊悚。
小区半夜停电,扫地机器人自动启动,冲着卧室门横冲直撞,网友以为家里进了贼,吓到报警。
直到现在,在小区还是抬不起头。
还有智能马桶盖,一片安静之中,它咚咚拍打墙壁,发出装修一样的凿墙声响。
这要是放30年前,法师得来一趟了。
如今,全屋智能装修越来越流行,入住后才发现,每个电器都有自己的名字,满屋子“小梅”“小艾”“小艺”“小乐”……
等哪天喝醉了,想不起来名字,还得跟这些机器吵一架。
智能的确改变了生活,但也有可能被逼疯。
家里不够乱的,可以买回去添乱……
铁憨憨,用生命搞笑
曾以为,未来满大街是西装革履的酷炫人工智能,结果发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确被它们占领了,可实际体验,那简直是鬼打墙——
看着在前进,其实尽在整活。
山西刀削面馆,常看到削面机器人上岗工作。
老板:削多少?
机器人:梭哈。
本以为精准刀工,薄厚均匀,结果一整块面只削一刀,气得老板当场练就无情铁手,下开水捞面。
不得不说,机器人做东西是真的快,用料也真的足。
还有的削面机器人,削得到处都是,就是不往锅里削。
但机器人嘛,又没工资,做不好,只能怪人调教得不好。
与机器人打交道,遇到问题,只能怀疑自己——还能怎么办?一定是这口锅不够大!
有的食堂买了削面机器人,但很多时候,食堂师傅忍不住抢过面团自己上。
机器人杵在旁边,充分起到了拉升后厨科技感的积极作用。
但有些老板,坚决不惯着“削面师傅”,活干不好,直接爆改门卫,放到店门口站岗。
如今,许多酒店都实现了智能化,送餐时,会派遣智能送餐机器人。
但有些时候,客人不仅打不开机器人内置的取餐口,还要追着机器人在酒店走廊乱跑。
缠着机器人不放,可能给机器人惹生气了——请让一让!并发出嘟囔嘟囔的警告声。
为了一份外卖,在酒店上演“劫持送餐机器人”。
还有些机器人,有着酷炫科技的同时,也会偶尔变成用生命来开玩笑的铁憨憨。
曾以为,2025年的机器人是这样:
生活中,2025年的机器人是这样:
机器人达人秀,还没秀起来,绊了一下,直接给哥们头干掉了。
第一批走入体育竞技场的机器人,观众以为是感受高科技来了,比赛一开始当场笑疯:
机器人玩体育,最考验的,其实是解说员的临场反应。
铁憨憨们挤作一团时,解说员立马解释:它们的防御,像一道墙一样……
拳击机器人上台,直接照着教练员的后背来了一拳,换来一脚。
有礼貌的机器人,上前和人打招呼,上演徒手掏裆。
在打招呼这一块,诠释了什么叫做“冒犯的艺术”。
如今的街道上,能看到穿着五颜六色,满世界狂奔的机器人。
还有些智能,“狗”起来,能把真狗吓一跳,并自愧不如:还是你比较狗。
在大街上,甚至能看到赛博人溜赛博狗。
有些机器人戴着拳击手套,热情过头,追着陌生人打招呼。
一不小心就来一幕:他跑,它追,他插翅难飞……
如今的人工智能,科技在线,更重要的,个性也是亮点。
近期,短视频上,揽佬的《大展鸿图》火了,国内外掀起一阵《大展鸿图》的舞蹈。
机器人在某个活动现场,当场飙起了舞技。
这不,机器人想跳舞,工作人员都拉不住——
今天谁来也不好使,这首八拍必须跳完!
人类的科技进步,自然是一条艰难且漫长的道路。
一百多年前,赶马车的车夫,也曾嘲笑过汽车冒出的黑烟,和行进的颠簸……
正因一批批勇敢者迈出第一步,才有机会登上高山。
只不过,看完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智障瞬间”,在这条驯服人工智能的漫漫征途上,倒也让人安心不少——
就这智商,想取代人类,可能还早着呢……
监制:视觉志
编辑:小鱼
视频号:视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