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关于欧洲竞争力的讨论,有人说欧洲真正的问题是不是竞争力,而是“信心”
看了一个关于欧洲竞争力的讨论。起头的是“超级马里欧”,欧洲央行前行长、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Mario
Draghi)。超级马力欧1年前就曾经发过一份长达400页的报告,称欧洲有必要迅速做出改变,才能跟上全球竞争对手的脚步。现在一年过去了,他说,欧盟行动力也太迟缓了,大家很失望。发言大体意思:“速度没有,借口常有。挑战非但没减轻,还更严峻了。”
对此,瑞士洛桑国际发展管理学院教授,全球竞争力中心(WCC)总监Arturo
Bris认为,德拉吉未必是错了,因为他说的是“欧盟”,而不是“欧洲”。Bris教授坚信欧洲没有“衰退”。真正的问题是不是竞争力,而是“信心”。欧洲人自己没信心,却又在资助米国人的创新。。
他说,欧洲在经济繁荣,收入平等,吸引人才,和生活质量四个方面都比米国表现好。
他口中的SuperEurope有三个王炸级装备:1,7%的全球人口,却创造了近1/4的GDP;2,在生命科学,可再生能源,航空和网络安全领域都很领先;3,建立全球监管标准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2025年法国平均每小时创造82.8美刀的价值(按GDP计算),美国是81.8。瑞士,荷兰,比利时,丹麦,以及其他“SuperEuropean”超级欧洲国家也都超过了米国。尤其是北欧和瑞士这种物价和工资水平都很高的传统欧洲富国。
从公共事业而言,医保,交通,基建这几方面,欧洲每投资100美元,米国要多出好几倍。所以看起来米国更加的“产出高”,可实际上落实到人们可以享受到的基础服务,米国要昂贵很多,且没有更高效。
看了双方的分析,说说我个人的观点,
1,欧洲之前几十年的产业竞争优势,得益于之前百年积累的产业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上游的话语权,从标准的制定,外包生产降低成本以提升利润,到监管法则的制定。说白了,就是产业标准+游戏规则。看得出这些优势都在衰退中,甚至都被反噬了。
2,欧洲一整套的福利保障体系。这套体系的确在过去几十年在不同程度上惠及了几亿人。但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这两驾欧洲马车目前最头疼也最无解的问题关键是什么?不就是现有的这一套已经成为无法承受之重了么……
3,至于欧洲的资金为什么都投到美利坚去研发创新去,这个要问他们自己了。欧洲每年仍有约3000亿欧元流向美国,主要是因为欧洲没有市场。如果这些资金可以留在欧洲,情况可能大有改观,可为什么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