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大叶茶喝是下层社会习惯,南宋没了贵族流行的茶道也没了,现在只有日本茶道了

【本文来自《关于亚里士多德著作流传的若干事实》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老陈哥2018
  • 非也非也。在变质和发霉面前其实绿茶和红茶都是一样的——都有很强的功力。另外也请不要低估我们祖先在防范烘干后准食品添加剂/嗜好性食品变质上的努力程度。

    以防您可能难以理解,请注意:日本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是从我国学习了种茶与制茶的工艺的,对朝鲜半岛上的茶不很了解,但是日本的茶“绝大多数”(在此不是虚词)都是未经发酵过的茶,比较为国人所知的如“抹茶”,其实类似于唐、宋时喝的茶。不太清楚日本是否有中国现今的大叶茶(中国的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均属于此)。

    不过请注意,所有的茶,在制成之前均需要经过杀青、烘焙的,绿茶并非相比红茶更易于变质。不过,从口味上讲,似乎红茶等发酵茶可能与以肉、奶居多的饮食更“匹配”,而且也更适于加工为大坨长途运输——这是对于通过丝绸之路向北亚、中亚游牧民族销售很关键的一点,这可能也是印度、锡兰、肯尼亚等地出产的茶均为红茶的缘故。

    不了解唐宋时茶叶的状态,但是自明以后,绿茶可能由于其未经发酵,因此为了保持其口感等,未见成饼的绿茶。

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传入日本,衍生出日本茶道。 即唐宋贵族流行的喝茶方式就是“茶道”,据说喝到最后要把茶抹子吃下去,所以也叫“吃茶”,对了,上海话里“喝茶叫吃茶”。

而泡大叶茶喝是下层社会习惯,南宋没了贵族流行的茶道也没了,现在只有日本茶道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