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口规模素质对国家科技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 当中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时,当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从2010年的3.27%跃升至2024年的15.37%时,这些数字背后蕴含的是一条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没有深厚的人口基础,就没有持续的创新突破**。

据统计,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在2024年已达到15.37%,对应18—69岁人口规模约为**4.4亿人**,这为建立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正是这支规模庞大且素质不断提升的人才队伍,支撑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空间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

## 01 人口规模与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

量变到质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科技创新领域尤为显著。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基数足够大,**意味着潜在创新人才的数量更多**。根据统计学原理,特殊人才的出现概率在人口基数扩大时会显著提高。

2015年至2024年间,全球AI出版物排名前五的国家/地区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增长势头尤为显著**,AI出版物总量从2015年的6.01万篇上升至2024年的27.39万篇,占全球总量的29%。这一数字背后是中国14亿人口的规模优势。

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需要条件的支撑。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没有足够的人口规模,很难支撑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

## 02 人口素质对科技水平的决定性影响

人口素质是创新能力的倍增器。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37%,比2020年增长了4.81个百分点,而且呈现**加速提高态势**。更细致的分级评价发现,具备高阶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30%、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4.07%。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直接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的质变。2024年,我国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基础弱、底子薄,2010年这个数字仅为3.27%。经过14年的努力,数字几乎翻了五倍,这与我国科技进步的轨迹高度重合。

## 03 中西方科技发展态势的人口因素解析

对比中西方在科技发展上的差异,人口因素不可忽视。全球人口结构正处于大转型中,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挑战。到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预计将从2022年的10%上升到16%。

人口年龄结构从金字塔型走向橄榄型,意味着曾经依靠年轻人口数量带来红利的模式难以持续。当越来越多国家陷入“人口红利陷阱”,唯有转向依赖人口质量红利,才能保持科技发展的活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尽管中国在论文数量上领先,但美国在科研质量上仍保持一定优势。这表明,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而非单纯数量增长,才是支撑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04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型路径

面对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新人口环境,中国提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这一战略转变的核心是从依赖人口数量红利转向开发人口质量红利。

我国正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人口素质。2023年科普工作经费投入突破200亿元,科普专兼职人员216万人。线下科技馆、科普基地加快建设;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线上科普视频大受欢迎——科普正以多元形式融入公众日常生活。

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目标为25%。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特别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通过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和早期科学素养培育,全面提升人口素质。

## 05 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口质量与规模的竞争

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人口规模与人口质量的综合较量**。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差距、性别差距、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意味着创新人才来源更加广泛,创新基础更加牢固。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这一进步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和研发人员规模扩大同步发生,绝非偶然。

全球人口结构的变迁正在重塑世界创新格局。那些重视人口素质提升、保持合理人口规模的国家,将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

---

科技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忽视人口可持续性与教育深刻性的短视行为**,都将掏空国家长远发展的根基。中国的实践表明,当人口规模优势与人口素质提升相结合,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创新力量:人工智能论文十年增长三倍多,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这些成就背后是超过4.4亿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群体。

未来五年是极具挑战的五年,也是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五年。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的壮丽征程中,那些精心培育人口沃土、深植教育根基的文明,才能持续孕育改变世界的伟大质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