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计划思维赋能高质量发展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命题。从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到新时代统筹协调的宏观治理,中国对计划的认知不断深化。当前经济形势下强调“加强计划”,绝非回归苏联式的僵化管理,而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引领与制度保障。

加强计划是应对复杂挑战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经济波动加剧,国内新旧动能转换处于关键期,市场自发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问题日益凸显,在科技自立自强、生态环保、区域协调等关乎长远发展的领域,单纯依赖市场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种计划立足国家战略全局,既破解传统计划“管死”市场的弊端,又弥补市场失灵,通过科学规划实现“放得活”与“管得住”的有机统一,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

新时代的计划,核心是“制度管事、标准管人”的科学治理。它摒弃行政命令的简单干预,以标准化流程和规范化制度重构管理逻辑。在质量监管领域,通过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标准体系,替代“运动式执法”,既守住安全底线又释放市场活力;在信用建设方面,构建全流程信用管理机制,让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有章可循,避免“一刀切”式监管弊端。这种治理思路借鉴了现代管理智慧,如同BSCI认证对社会责任的标准化规范,以制度刚性保障市场秩序 。

现代化计划的生命力在于与市场协同发力。它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强化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的协同性,既明确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又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预期 。在实践中,这种计划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维护公平竞争,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形成“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协同发力的格局。

计划的本质是对发展规律的把握与运用。新时代加强计划,是在深化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基础上的科学实践,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优势。以制度为基、以标准为尺、以协同为要,这种现代化计划必将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