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可能,市场上不少L2智驾的车型,其实只有“L1.999...”

500

继续闲聊上个帖子关于《L2智驾新国标》的话题,

在这个汽车行业新闻里,提到了一个“50cm纸箱实验”,而大部分的车型没有通过测试,

大家想一想,在这个节点里国家计划出台L2智驾新国标,其潜台词就是:以往的L2智驾车型,并不是所有的车企都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L2。

正因为有些车企是有水分,所以国家要强制执行“L2新国标”!

言下之意,有些车企的L2智驾车型,说穿了,就是“L1.999”车型。大家说,是不是按照这个意思去理解?

OK,先来看见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500

什么是“50cm纸箱实验”?

大家先来看一段“实战视频”,高速路上躲过了低矮的纸箱。

据说这个“50cm纸箱实验”,

是由这测试博主提出的,然后被国家采纳了?Really?

至于“50cm纸箱实验”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

除了可以躲避高速路上不知道装有什么硬物的纸箱之外,我想,最大意义应该就是躲避身高很矮的小孩子~

以下这个是现实中躲避突然出现的小孩子的案例~

【后语】

智驾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为了防止发生交通意外,

至于缓解驾驶疲劳,这只是“辅助功能”,绝对不是司机想要过度依赖的科技依据。

智驾状态下“无人驾驶”发生的悲剧,根源还是在于个人对智驾的认知不足所导致,而产生麻痹与“驾驶松弛感”往往就是悲剧的根源~

比如,以下这种“驾驶状态”,就应该要成为“智驾”的反面案例来宣传,而不是“洋洋得意”。

(网图)

500

试问,既然驾驶都可以“睡觉”,那么,驾驶时看手机、玩手机为什么就违法?

500

所以说,基于目前的“智驾宣传乱象”来看,真正的“病根”,还是在于市场,即消费者至少要负责大半的责任,

毕竟,企业的夸大宣传、花里胡哨的造车理念,等.... 这些往往就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

市场的功能需求,往往也反映了消费者对“汽车内涵”的真正理解,

毕竟,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真正大规模普及汽车的时间非常短,绝大多数家庭在对“汽车内涵”的需求理解上,往往还是停留在“功能量大管饱”的需求点上(即,初级需求),而这,就是当下有些车企对汽车市场的直接理解,因此,造车不把心思花在汽车的核心技术问题上、尽把心思花在如何“花里胡哨”的设计上,

所以,就如华为任正非讲的那样,汽车的安全问题也就是成为了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最重要的问题了~~

*

(以前,八九十年代,中国家庭对“汽车”的拥有执念,直到现在的新能源时代里才“大爆发”!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塑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理念,这也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诸多功能要求“很高”的原因~)

500

500

500

500

OK,大家说说看:

(1)你在购买新车的时候,是看中安全问题、还是汽车的功能问题?毕竟,年轻人选择“花里胡哨”的汽车在当下来讲,占比是很高的。

在二手车市场里,“花里胡哨”的新能源汽车,往往没有市场,毕竟,二手车市场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才是真正的“需求市场”~

(2)扪心自问,你真的了解“智能驾驶”吗?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你在购买智驾车型的时候,对于智驾需求场合,有没有清晰的认知?

(PS:造车理念,绝对不能是以“冰箱彩电大沙发”为主导,

但是,这往往又是市场需求,即前面讲的“初级需求”,

因此,要在此基础上去做“平衡”了~)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