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自知去日无多,从千里之外赶到儿子墓地,在墓碑前照下了一张“全家福”
照片上的两位老人自知去日无多,就趁有生之年从千里之外赶到儿子的墓地,他们一左一右,在墓碑前照下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
他们眼含泪水,满是对儿子深深的思念与哀悼。
曹刚生前是解放军39师115团的一名战士,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不幸牺牲,追授二等功,年仅18岁。收到儿子死讯时,父母似早有预感,但仍心痛不已。
一家两辈英雄,为国流血捐躯!
父亲曹启东曾是军人,参与过多次战斗,退役后投身国家建设。受父亲影响,曹刚立志成为军人。父亲支持他,认为好男儿应报效祖国。于是,曹启东带着18岁的儿子报名参军。
顺利进入军营的曹刚,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在部队里听从指挥、刻苦训练,事事力争先进,无论军队多么地艰苦,他也没有丝毫怨言。
1979年2月17日,我军发起对越自卫还击战。这在当时是震动世界的大事。曹刚听到上战场消息时毫不畏惧,表现出对报效祖国的渴望。他安抚父母,决心保家卫国,踏上战场。曾有志成为共产党员,但入伍匆忙未能实现。
在战斗中,曹刚受伤却坚持战斗至最后一刻,壮烈牺牲。在遗物中发现了他的家庭照片、入党申请书和遗书,表达了为祖国捐躯的决心和责任心。
他们收到了儿子立功消息、烈士证和遗书。颤抖着打开遗书,满含深情的文字让在场众人泪流满面。战友搀扶着二老,告诉他们:“我们都是您们的儿子!”二老明白儿子为国捐躯,但国家大义永高于个人。尽管悲痛,他们不向国家索要补偿,只希望为国分忧,不添麻烦。
曹刚的父母一直珍藏着儿子的遗物和照片,他们把这些珍贵的回忆带到了儿子的墓前,希望能够以此悼念他那短暂而英勇的一生。他们在儿子的墓前摆上了鲜花、酒水和小点心,把照片摆放在中间,仿佛儿子依然陪伴在他们的身边。
2022年清明,两位老人从四川汉源远道而来,前往云南屏边探望已故的儿子曹刚烈士。在墓前,两位老人静坐,旁边摆放着水果和鲜花。他们在墓前久久地停留,似乎不忍心离开。最后,在离开之前,父亲脱下了身上的军装,轻轻地放在了儿子坟头,期望它能为儿子守夜,让他在天之灵继续守护这片土地。
他的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而他的妹妹也步入军营,继承兄长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