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航母弹射揭秘——中国特色阻力钩

弹射揭秘——中国特色阻力钩

500

我们海军的这个阻力钩,与美军略有不同。

弹射时,需要有一个向后的钩子,拉住飞机。

当拉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把这个阻力钩“拉断”!

当拉力达到一定程度,阻力钩就会断开,飞机被释放,开始正式在拉力块的拉动下加速。

500

这个阻力钩,主要起两个作用:

1. 使前面的拉力钩拉实贴合,避免启动时发生碰撞撞击;

2.使不同的机型,开始被拉动(弹射)时,拉力钩施加不同的拉力。

机型越大,阻力钩脱开阈值就越高,起始拉力就越大。

  

500

这一点,我们的航母,与美军不同。

美军的弹射装置,也有一个类似的装置。

但是他们的阻力钩,在前面,在拉力滑块的前面。

当拉力达到一定程度,他就会松脱,翻转到轨道下面,这时,弹射过程正式开始。

500

相比之下,我们这个阻力钩,稍微大一些,自动化程度,没有美军的高。

还需要人工加挂,使得弹射准备时间比美军长了10~20秒钟。

但是,美军那个阻力钩,可能无法调整阻力松脱阈值。

而且,美军的那个阻力钩,在弹射过程中,跟随滑块前进,或者反转到甲板下面,可能会对弹射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我们这个,弹射更纯粹,开始弹射后,毫无阻碍。

500

可能是中美两国,甲板下面的弹射结构不同所导致的。

这个钩子,是以后技术改进的点位之一。

1. 提高自动化程度;

2. 可重复利用性。

简单的话,里边加一段钢丝,弹射起飞之前,把他拉断即可。

大飞机,用粗的;

轻型机,用细的。

里边加橡胶充满,防止钢丝绳绷断时伤到飞机,或者伤到旁边的操作员。

这是最简单的设计。

我看现在,基本就是这样。

这样的话,需要准备很多这样的阻力钩。

每弹射一次,就要用掉一根。

虽然,换上钢丝,又变成新的,但是在高强度弹射战斗场景,还是会成为一块短板。

所以说,这个阻力钩,可以升级改造的空间很大;

3. 如果单纯提供阻力,可以设计一个齿轮阻力装置。

就是两个齿轮咬合,其中一个使用弹簧压在另一个齿轮上。

这样,在拉力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两个齿轮就会脱开咬合。

这样也能很方便地调整阻力阈值;

这样设计的话,就能无限可重复使用。

弹射的时候,直接挂上就可以。

拉力达到一定程度,自动松开,没有一次性断裂部件。

像这种齿轮阻力钩,我估计至少可以使用3000次甚至上万次。

用坏了,换个齿轮,可以继续使用。

几个月换一次,就足够了。

战斗状态下,一个自动化阻力钩,外加几个备用钩组件,就足够了。

或者把这个阻力咬合装置直接装在飞机前轮上,飞行甲板上只需要一根阻力索就可以,类似葫芦鞭或者链条之类的东西,松脱装置安装在飞机上,由他们决定松开阈值。

这样,就不用不同的飞机,更换不同的阻力钩了。

缺点是飞机前轮加重了,也没多少重量,设计的好的话,可以控制在20kg之内。

当然,反过来,也可以。

主要设备在甲板上,飞机那边向后伸出一根阻力绳或者阻力鞭即可。

阻力索的话,要能收起,还要防止断裂的时候,绷到机身。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技术提升点,但又不是太高端,只要用心钻研,一定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现在这个阻力钩方案,仅仅算是临时方案。

美军的那种翻转式,也可以借鉴。

就是拉力达到一定数值,就会脱开。

设计简单可靠,轻巧,可以学习一下。

他们那个钩子在机轮上,翻转阻力板在甲板上,很小的玩意儿。

就是在启动的时候,起到阻力刹车憋力的作用,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啪地一下松开,飞机瞬间弹射出去。

  

有很多设计方案可用,关键是选一个最合适的。

既简单又耐用,即稳定又可靠。

  

如果需要,我愿意加入技术团队,帮忙出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