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过中国新能源,美国决定重拾‘落日荣光’:回去挖石油!

随着特朗普加倍押注化石燃料,美国和中国正为全球能源的未来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蓝图。

美国丹佛以北有一座130万平方英尺的空仓库,原本应是尖端制造业的象征。科罗拉多州州长贾里德·波利斯曾盛赞一家加州公司在此建设电池工厂的计划,称其将“驱动未来”。

但是,随着特朗普税改法案在国会推进,原本已显疲软的电动汽车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美国锂电池制造商Amprius Technologies公司没等法案通过,就在今年年初退出了科罗拉多项目。

500

图1. Amprius Technologies公司美国工厂。

公司首席执行官孙康表示:“这类技术在美国仍处于发展初期。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已花费数年时间打造成为成熟、成本低廉的电池产业,占据了显著先发优势。”

Amprius目前合作的四家电池代工厂中,有三家位于中国。

这家公司的紧急转弯凸显了一个新现实:美国已放弃挑战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主导地位,而这些产业正在日益驱动全球经济。

500

图2. 全球清洁能源制造业份额,中美对比。

美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退缩远不止于正在削减的4000多亿美元补贴税改法案。联邦机构已收紧新能源开发审批。特朗普政府近期终止了一项支持中西部输电线路的数十亿美元贷款担保,叫停了临近完工的罗德岛近海风电场,并取消了37亿美元用于减少工业排放技术的资金。

政策反复重创投资信心。据麻省理工学院和荣鼎咨询统计,今年第二季度企业取消的绿色制造项目数量首次超过新增项目。清洁能源投资较前一季度骤降51%。环保组织E2统计,上半年美国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风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延期或取消总额达220亿美元。

与此同时,特朗普正向欧洲和亚洲贸易伙伴施压,要求其购买美国油气产品,以避免更高关税。

中国和全球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正对石油需求投下巨大阴影。

天然气虽仍将在未来数十年内被大量使用,但日益具有竞争力的太阳能板和电池或将削弱全球对其需求。

今年前七个月,中国新增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达277吉瓦,是美国联邦机构预测2025年全美所有电源新增装机容量的四倍。这将使中国在耗电量巨大的人工智能竞赛中占据巨大优势。

中国企业也加速扩大电池和太阳能组件产能,大量出口。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中国企业在这些技术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已攀升至75%以上。

曾任拜登政府副财长的阿德耶莫表示:“世界各国将更加依赖中国技术来驱动其经济、制造其汽车。中国制造控制了命脉。”

一场能源革命!

西方人士认为,资源的差异塑造了两大超级大国的不同战略:美国油气资源丰富,而中国则依赖进口。

2014年,中国对国家能源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可再生能源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重点扶持领域。政府押注:掌控光伏板、风力涡轮机等设备的全产业链,这样既能缓解能源安全挑战,又能创造就业。

尽管中国企业仍在建设燃煤电厂,但数十亿美元补贴已流向晶科能源、宁德时代(CATL)等公司,随之而来的是技术创新。

上述公司均表示致力于创新,且全球各国政府普遍会对新兴产业提供补贴。

据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数据,截至2023年,在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组件比在美国生产的便宜65%。宁德时代表示,仅去年研发投入就超过26亿美元,研发团队超2万人。

澳大利亚智库“气候能源金融”分析师卡洛琳表示,中国近期大规模部署可再生能源,已使其全球领先的煤电产能利用率降至不足一半。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优势,令人瞠目结舌,”卡洛琳说。

500

图3. 中国的太阳能发电项目。

预计中国上半年碳排放量下降1%。同时,去年中国售出的乘用车中,近半数是纯电动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随着人工智能主导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中国大规模建设、并运营各类电力设施的能力将成为重要资产。未来几年,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以两位数年增长率飙升。

面对国内产能过剩和价格战,中国制造商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这帮助了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宁德时代则成为全球最大电池生产商。

去年,中国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出口量激增近四分之一,约130万辆。

兰涛集团中国电力市场专家费什曼表示:“中国并非出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形态而出口清洁技术,中国企业只是想做生意。”

这给其他国家带来挑战。

在拉丁美洲、美国和欧洲运营的项目开发商Grenergy首席执行官安德烈斯表示:“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来自中国的生产。但眼下,若想快速推进能源转型,欧洲在未来几年内别无选择。”

Grenergy的投资组合显示了各国的分化:在智利,该公司在阿塔卡马沙漠的巨型“光伏+储能”电站中使用了中国设备。两国关系紧密,中国企业拥有智利电网大片股权,并进口其锂和铜资源。

今年前八个月,比亚迪在智利的插电式汽车销量是特斯拉的两倍以上。

而在美国——安德烈斯称之为“另一个星球”——Grenergy已缩减其扩张计划。

Grenergy在智利的光伏+储能电站使用了中国设备。

欧洲态度相对矛盾。尽管欧盟没有美国式的关税壁垒,但一些官员担忧中国能源技术潜藏风险,正努力加强电网抵御网络威胁的能力。

欧洲议会议员、荷兰人格鲁特斯等人担心,中国制造的逆变器(连接风电/光伏电站与电网的设备)可能被远程操控,导致电网瘫痪。

“我们应对过度依赖中国这样的国家保持高度警惕,”他说。

“油气是我们的朋友”

500

华盛顿长期以来担忧中国控制关键技术,但如今美国与这些供应链“脱钩”的努力,已不再伴随同步培育本土清洁能源制造业的举措。相反,特朗普正推动打开化石燃料的“水龙头”。

美国承诺加快新天然气出口终端审批,启动加速电力项目倡议,并瞄准汽车排放标准。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美国乘用车销量的27%,低于去年预测的48%。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近期电视采访中谈及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时表示:“他们总想让我们买他们的车,因为他们自己没石油。如果我们买了,就是在帮他们。”

美国能源部正为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基础设施提供2000亿美元贷款担保——尽管煤炭因更便宜的天然气而持续衰退。

能源部长克赖特认为,在国内扩大美国世界领先的油气产量将抑制能源成本,并满足数据中心激增的电力需求。在国外,他批评可能阻碍美国出口的气候法规。

“现阶段,油气是我们的朋友,”特朗普政府“国家能源主导委员会”前高级官员、捍卫民主基金会高级顾问戈德伯格表示,“这是我们最强大的资产,应加以利用、扩张,并寻找途径为我们自身供能,直至过渡到先进核能。”

部分投资者相信,随着数据中心增长带来的需求缺口扩大,清洁能源市场将自我调整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超越煤炭和核电。太阳能仍是新增装机容量的最大来源。

投资公司Generate Capital的戈德曼表示:“如果你在(拜登气候法案)通过前一天入睡,昨天才醒来,你仍会相信能源转型正在进行。”

目前,美国清洁能源企业仍在踉跄前行。

佐治亚州的Alternative Energy Southeast等公司正争分夺秒在年底前补贴到期前安装屋顶太阳能板。此后,首席执行官蒙大拿·布希预计住宅需求将骤降多达90%。

“我的国家领导层在很多方面都与我背道而驰,”布希说,“但中国并未放慢脚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