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的关系,胜过任何爱情
作者 | 弗兰西斯
来源 | 她刊
这个世界,对女性友谊的叙述,稀少而乏味。
不久前,我们发起了「我的天才女友」征集,收到了数十份问卷,看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女性友情故事。
女孩们分享了自己眼里的朋友:
她总能精准地叫出各种花草的名字,会照顾一棵受伤的小草;
她是我在成人世界吃瘪时,深夜偷偷倚靠的跷跷板;
她是和我“共脑”的AI大模型,让我没有时间悲伤;
和她一起游泳时,总有一个人会慢一些。但正因为轮流游在后面,反而更有动力,我们把彼此当作锚点——落后时,就朝着对方的方向奋力游去。
在这些故事里,她们是彼此最坚定的盟友,是让对方感到安心的存在。当然,这其中也有暗暗的角逐、明亮的较量。
我无法绕开她去谈论自己
@ww 27岁
认识她已经20年,我们一起经历过太多事,以至于我无法绕开她去谈论自己。
我第一次毕业旅行是和她一起;第一次剪短发是由她操刀;第一次买法式内衣是跟着她买的;还有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租房,第一次在深夜的街边玩跷跷板……
第一次排卵期出血,我被流个不停的、褐色的血吓到大哭,她陪在我身边,给我做了一桌子菜,在盘子的边缘摆一片小小的菜叶子,说那是菜的小样。
人生中无数个崭新的第一次,都有她在。
我甚至连第一次失恋都和她相关——当时和她闹别扭,太过伤心,直接迁怒到男友身上,最终分手。
她特别特别可爱,像某种小动物,像诗歌,会照顾一棵受伤的小草,会说那种只有她说出来才成立的话。
她又很笨拙、很赤诚。在成人世界吃瘪时我常常会想念她,那么纯净、热烈,让我觉得活着很好,让我觉得不枉此生。
没有勇气时,我会在心里默念她对我说过的话,“我永远和你站在同一边,你知道或只是感觉得到我也要说出来,让你明白。”
即便是在她离世之后,我也无比感激她曾经存在过,且永远存在着。
配图是我送《形影不离》给她时,摘录的话。
@卤蛋 30岁
她是波斯小公主的感觉,大大的眼睛,有点鹰勾但不锐利的高鼻梁,巴掌脸,乌黑巨量的长发,超级美又带着一点倔强,少数民族的血统暗暗散发出一些独特的味道,总之就是和我们县城土妹不一样。
等到爱美的年纪,我们才知道有一款明星叫Angelababy,我的朋友就长那样。
她美而不自恃。成绩好、人仗义,唱歌还超级好听,像张韶涵的平替。
在我的认知里,这样的人理应众星捧月,只要稍稍施点魅力,就会有人甘愿靠近和付出。可是她从来没有,她活得很不在意。
创业之后,我为了省钱,闷头做了很多无价值却必须做的工作。在我不眠不休库库干了一周后,她来了,每天6点下班,在我家里不吃不喝干到12点。
我是个坚强笨女人,做事情总是固执地坚持用老办法,但我的朋友是个聪明蛋。
她一来就把我的所有订单号、库存、货品信息和收件人、收件地址、数量等全都编成了表格。
一瞬间,她就成了一个闪闪发光的大人。
某种程度上,她保护了我这种不学无术的黄毛,在享受便利的同时,继续不必上进地过着无用的生活。
她延长了我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代价就是她自己成为了一个辛苦的大人。
认识30年,我们就像小县城一成不变的围墙上缠绕的两株牵牛花,就那么笨笨地长大,不知道哪里是方向,不知不觉爬上了各自的墙头。
风一吹的时候偶然一瞥,才发现彼此都在身边,都在生长。
@阿妹 27岁
我们在初中升高中的补习班认识的。
那时候,和她一起偷偷说话、吃零食、聊天,两个人张着大嘴不知道天天在乐些什么。
我很佩服她,也有点嫉妒她。她打游戏好,学习也好。我总觉得打游戏的女生很酷,我也想变酷,但就是不会打游戏。
我工作的前两年,精神状态很不好,会自残,因为生理的痛苦会转移精神上的痛苦。
每次给她打电话,我都觉得负面情绪太强了,很多话都来回说了好几次。但是她每次接我电话都很干脆,从来没有抱怨过。
她的安慰方式很温柔,像一只小猫,就陪着。
我们聊彼此的恋爱和分手,她甜我就嗑,她难过我就骂狗男人。我想让她舒心,不想让她为了一些悬而未决的决定而烦恼,哪怕要去栽坑,陪着就好了。
她最天才的,就是“敢”。
小时候,她妈妈出门前嘱咐她,把旺仔小馒头泡牛奶喂给弟弟喝。她妈妈前脚刚出门,她后脚就端起碗一饮而尽。
高中,她经常骑着电动车飙到教室门口,以0.0001秒到速度蹿到座位上。
大学考英语四级,耳机已经开始放听力了,她过了十分钟才发现,后来干脆不听了,胡乱蒙,也考过了。
她总给我一种感觉,就是生活过得乱一点怎么了?
@贝丝 28岁
高中军训时,她站在我旁边,踢正步时手臂撞到我,力气大得让我立刻记住了她。
我第一次演戏剧,是一个很小的角色,她却从西安坐一夜火车到北京来看我。后来,我去大凉山参加了她的支教毕业典礼。
她懂得倾听,也总给我勇气。那年家人都反对我去台湾交换,是她跟我说:想就去。于是我去了,那半年是我迄今为止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
她很少向我求助,有时会突然关机,让我担心。毕业后,从北京去新疆这样的大事,也没跟我商量就自己决定了。
我很难过,但我也理解,那是她处理世界的方式。
她身上有种超然世俗之外的气质。在我眼里,她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又极具逻辑与锋芒。她的文字像手术刀,分析问题精准而到位。
她看着我上学,我看着她闯荡。
如今,我路过西安必住她家,她回老家也会在我家留宿,我们早已成了彼此的家人。
期待和她走向明天,我就不能死在今天
@快乐余,37.5岁
我曾经是那么逆来顺受的一个人,婚姻里被逼着扫地出门。
她气得帮我骂那家人,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不要对他们抱幻想。离婚后,每一次搬家,她骑着小电驴帮我一点点搬运。
我被小朋友传染甲流,她立刻赶来看我,还把孩子带回家照顾,为我做好饭菜。
记得考保育员证那天早上,我连续高烧,她不想让我前功尽弃,拖着我一起去考试,转车、坐车;考完,她又陪我回家,再带我和孩子去医院。
我总觉得她像妹妹,实际上她是我的姐姐。
@calcite 18岁
她是高中生物社的社长。第一印象和我一样,平平无奇的女高中生。
高三后半段,她开始辅导我语文和英语,最后我的高考英语考了122分。高考开考前,她特地打电话鼓励我。
物理考完那天,我以为自己忘了涂答题卡,整个人濒临崩溃,是她的安慰和鼓励,让我坚持把后面的考试顺利完成。
@小弗 18岁
高中时,我得了双相情感障碍。
时常在课堂上突然情绪崩溃或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发脾气。很多次,她握着我的手安抚我,让我不至于完全失控。
她非常有原则,有道德观,触碰底线的事绝不退让;领导能力很强,自信且重感情,对朋友的事情尤其上心。
她看起来很坚强。但有一次,她特意给我们俩和另一个朋友买了配套项链,结果那位朋友随手放在讲台上,她因此受伤了很久。
@什卜 21岁
转学到她班级那天,我被很多热情的同学围在中间,说东说西。
但我永远记得,她戴着一条枫叶图案的红围巾,递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需要买的所有教辅资料。
我按上面的清单买齐了书,也交到了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她无条件相信我,哪怕会被网暴,也会站出来替我出头。我那时很懦弱,而她就像一堵坚实的墙,挡在我前面。
她是那个对世界和对人类有无限大爱的人。她的生命力像一颗小树苗,在布满玻璃渣的贫土里生长,伤痕累累,却依然爱着阳光。
@芦荟 21岁
初二那年,她转学到我的班级,自我介绍时毫不怯场,我心里就想:好想和她做朋友。
我被校园霸凌的时候,她相信我,鼓励我;她被网暴的时候,我为她出头。
她是积极乐观、太阳花一样的女孩。她用热情驱散我的抑郁,坚定地说:“只要你想,没什么是你做不到的。”
这句话改变了我,她的名字成了我内心最闪耀的存在。期待和她走向明天,我就不能死在今天。
@小菲 26岁
高中的时候,我屁股上长了个东西,需要定时上药,但够不着。她帮我上药,被室友嘲笑后,她狠狠替我怼回去,那份感动我一直记在心里。
她总能精准叫出各种植物花草的名字,画的人物特别鲜活,也能一眼看穿我的内心。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情绪跌到最低谷,甚至有了抑郁倾向。她第一个察觉,找机会来陪我玩,那个时候真的没日没夜的聊天,陪着我走出了最艰难的时候。
我们从未有过嫉妒或竞争,但是切实产生过很严重的误会。
高中复读那年,我谈恋爱,她觉得我不好好学习,开玩笑地说要绝交。我没听出来,她从那天起不理我,我生气了好长时间,那一年多我们没再说话。
直到上了大学,我做了一个梦,梦中她向我道歉,我一下子就哭了。
醒来好想她,我迫不及待找她,跟她道歉和好,去她的城市找她,就这样我们又很开心地玩在了一起。
@may 23岁
我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实习,她带我认识这座城市,带我融入进去,给孤单的我独一无二的陪伴。
她带我吃街头小吃、逛街,骑着小电驴三小时,只为让我吃到那碗辣子鸡拌面。
她让我参与她的生活,也让我没时间悲伤。
她懂我的敏感,耐心照顾我的情绪,教我初入社会该如何前行,让我学会果断舍弃不健康的关系,
和她在一起,我感到安心,她是我的底气。
被嫉妒也算一种认可
@yann
她像是我从人生早期就开始用的AI大模型。
她永远可以关联我的思想,好像和我共脑。很多时候,我不用多解释,她就能立刻明白。那种被完全“get”到的陪伴感,早已不是“良药”这样的词能形容的了。
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够捕捉想法,并且准确地表达出来。
很多人会用“内耗”这样笼统的词来形容情绪,或者用“网抑云”这样的梗来一概而论,但她却能清晰地剖析:到底是身体的疲惫,还是在单一事件上耗尽了。
我们之间有暗暗的竞争。初中的每一次考试都是一场比试。这份竞争对我们彼此来说,是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有你在的安全感。
最近一起游泳,我们轮流游在后面,发现跟在后面时反而更有动力。就像从前,我们把彼此当作锚点——落后时,就朝着她的方向奋力赶上。
@万万 20岁
我羡慕她的“自私”,对从小被教育成圣母的我冲击很大。
在我低谷的时候,她会先笑话我,然后帮我分析应该怎么做。她讲东西头头是道,不太在乎面子,也不会死板执拗。
记得小时候总和她打架。后来她转学了,没有联系方式,但路上偶然遇见时,总觉得熟悉得像从未分开。
我们抢吃的,抢电脑,打4399,一起去KTV,在大马路喊叫唱歌,大学我失恋去她宿舍住,她陪我唠了一宿。
我们互相嫉妒时会直接说出来,彼此不会在意,反而会开心——被嫉妒也算一种认可。
@f 20岁
我们总是漫无边际地聊天。
她有独特的犀利视角,总能迅速指出我表达的漏洞,甚至直白点出我自己都未察觉的盲点。
我曾被感情里的不安与冷淡折磨得无法自拔,她会提醒我,那些属于我曾经的云淡风轻,和我生命里独一无二的热烈与美好。
她让我重新看见自己,而不是困在一段不理想的关系里。
她的古怪与锋利,有时也刺痛我。她太直接,甚至显得冷漠,不在意基本的社交礼仪。但随着我们都在成长,那些表层的不舒适、不体面已变得不值一提,我们的关系远比这些重要。
@nlyx 28岁
我和她因为追星在网上认识,一开始只是群里聊天,后来聊得投缘就加了好友。
我们都是 INTJ,脑回路高度契合,能精准捕捉对方的缺德点和笑点。
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我们每天都要聊天,分享生活的点滴改进、困惑与情绪。我们帮对方解决问题,或作为一个清醒理智的旁观者指出问题所在,聊天记录的含金量极高。
我们常互相开玩笑说,等你走上人生巅峰、名声大噪了,这聊天记录都能出书。
工作之后还能遇到如此深度的知己,实在幸运。我现在总会提醒、鼓励她培养更好的生活习惯(她的身体没有我好),因为我希望能做一辈子的朋友,退休了也能一起旅游,她可不能死太早啊!
毕竟对于阿斯伯格症的我来说,朋友真的不多,而能保持长期深度交流的,只有她一个,甚至已经超越了我的伴侣。
@卓 35岁
大学毕业后,我经历了一段工作空白期,没有收入和生活费,日子很艰难。
她当时大四实习,已经有收入。每天给我带吃的,晚上带我出去玩。即便口袋里只有50元,她也会留给我30元。
那段日子,我们相依为命,她的义气让我至今感动。
后来,我们都步入了婚姻生活。她嫁得很好,但精神上与伴侣存在较大隔阂;我的婚姻相对普通,但拥有更多主动权和收入空间。
朋友们听到她说我在“炫耀婚姻”,我才意识到,即便是好朋友,有些东西也并非随便分享,否则容易引发妒忌或误解。
@小懿 18岁
叫她小裴吧,身边人都知道我常称她为我的“天才女友”。
小裴是我眼里的天才,各种意义上的。她看待事物的角度总是独特,一语中的,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常常不谋而合;她能看到我的优点,发自内心地夸赞我;在我精神状态低落时,也是靠和她交流,我才能慢慢排解。
我们喜欢谈天说地,从精神分析聊到共产主义社会。我们都曾经历不同程度的精神危机,但好在我们都坚持走到了今天。
感恩相遇,祝大家都能遇到自己的“天才女友”!
@阿呱 23岁
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很飒,圆圆脸也很可爱。
初中时,她生理期弄脏了裤子,我们在厕所换衣服,她穿上我更长更大的校服;高中时,我们隔着教学楼打招呼,隔着寝室栏杆聊天;大学时,用明信片和信件传递友谊和问候;工作后,我们一起计划旅行、一起读书、互相挂念。
黄总的陪伴方式是很具象的、落到实处的。
分手后教我转移注意力、陪我散步吃饭;我辞职时陪我搬家;找工作时给我建议和改进方案。精神上,她永远让我保持清醒和独立,让我做自己的“大女主”。
她最天才的地方在于永远保持清醒理智。看待事情的角度独特,她会勇敢对抗父权社会,反思自己的厌女行为,理性看待热点新闻。
她就是莉拉。多年后,我们依然会像初中一起主持班会时一样,并肩登上顶峰。
陪你度过漫长岁月
@小美 29岁
我们是幼儿园同学,她是班级大王,是厉害的存在。
我们的生活方式、性格基本不一样,但遇到“争议”的事情,总能默契地自我消化。
她很有行动力。我永远记得我们手舞足蹈聊梦想的样子。
@媛 42岁
我们一起在异国租房搬家,一起深夜压马路,一起为爱狂欢,一起为爱掉过眼泪。
@董拾瑾
她们陪伴在我左右,发消息总会及时回复,照顾这个偶尔别扭的我。
和她们在一起,总能感到幸福——只是单纯地呆在一起,就已经很快乐了。
@小鱼儿 36岁
她陪我看山看海,我陪她偷看她暗恋的男生收到的情书。
@陈女士 32岁
我们共同坐绿皮火车去了西藏,在酒店里一起高反;我们一起去了西班牙,异国他乡彼此陪伴了12天。
我做手术,她从另一座城市来看望我。她送我一只小猫,希望小猫陪伴我的单身生活。
她是雷厉风行的那种人,永远有化解危机的能力。任何困难面前,她第一想到的是如何解决,而不是怨天尤人。
她人生的所得,我觉得都是她应得的。
@艾佳 31岁
我们都属于乖乖女类型,按部就班地长大,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高中、大学甚至不在同一学校,相处时间也不算多。
大学毕业那年,我们都准备考研。她家正好在大学旁边,我们就在她家住了半年。
每天晚饭后一起散步,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直到现在,偶尔晚上一起睡,还是聊到停不下来,可以一直聊到凌晨两三点。
我是个很乐观的人,基本上很少有低谷的时候。唯一一次,是家里人让我对自己的选择感到迷茫和怀疑。那天晚上十一点左右给她打电话,她秒接,聊了很久。
挂掉电话时,心里突然就踏实了。
@戎枳 30岁
毕业第一年,她是后搬进来的合租室友,在一个周末敲开了我的门,笑着做了自我介绍,温温柔柔的声音说出一个很可爱很可爱的名字。
她成为了我在这所城市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在无数个平常的冬夜,我们穿过漫长的地铁15号线回到家时,另一个人总会推开门说,好巧啊,我也刚刚加完班,然后一起抖落工作的怨气。
在每一年柳树抽芽的时候,我们都会想第一时间约对方出来,看花划船过春天。
在熬过一份又一份烂工作后,我们会聚在一起聊聊今晚可以做点什么吃的。
难熬的时刻,给她发消息,只是想确认她会过得比我好一些,我们两个人,总得有一个过得没那么糟吧。
她也和我一样,连续出差在高原生病的时刻,都是事后才轻飘飘地一笔带过。
想分享一段去年秋天见面时,写下的话:
「 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
大学读《面纱》的时候,并不能读懂这样的爱为什么存在。哪怕到现在,我依然没办法把它套进爱情的公式里解题。
可今天忽然想起了我的朋友。她听我提起过去,流着眼泪想要抱抱我,那以后她总是无条件站在我这边,比我更愤愤不平。
我可以放心地说那些敏感的、自私的想法。没有客观来说、理性考虑,是无理由偏袒我、爱着我的朋友。」
是每次见面,都想要跑着去拥抱的朋友。庆幸能认识她,也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好运气。
希望她过得好,希望她能尽快实现她的梦想,去想去的地方。哪怕到那时,我们见面都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