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一责任人」精神及态度迎战超强台风「桦加沙」

    综合中央气象台、澳门气象台和广东气象台、香港气象台的分析预测,今年第十八号台风「桦加沙」已经「升呢」为超强台风,成为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风王」,并将于后日最接近本澳,并有机会出现与「天鸽」和「山竹」水平相若的风暴潮水浸。为此,澳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继昨日气象局举行热带气旋跨部门视像会商,向各主要成员代表通报「桦加沙」的最新动态,详细汇报当前「桦加沙」最新路径预测、风力强度、可能引发的风暴潮及降雨等关键数据,并综合卫星云图、雷达数据及各种监测信息,对「桦加沙」对本澳造成的显著影响进行详细分析,而各政府部门也随即纷纷从本身职责范畴向社会各界发放预防措施指引下,行政长官岑浩辉也将于今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在北安民防行动中心主持会议,部署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各项工作。随后保安司司长、联合行动指挥官黄少泽也将与「小区民防联络机制」成员举行会议,商讨台风「桦加沙」吹袭本澳的事前预防宣传及风后复常协调工作,体现了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履行当家人和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应有作为,当然也是吸取了当年「天鸽」、「山竹」袭澳造成重大损失的沉痛教训,有针对性地做出各种预防措施,以求将可能会有的损失降至最低,及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全体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充分展现「一国两制」的制度优越性,落实贯彻「爱国者治澳」原则的效果。

     与因为造成重大损失而遭到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十四个国家或地区组成的台风委员会「除名」的「天鸽」,而以「山猫」取而代之一样,目前正在对澳门特区形成类似严重威胁的「桦加沙」,也是其「前任」被「除名」后的新名称。实际上,其原名为「海贝思」,于二零一九年十月十二日以当年第十九号超强台风登陆日本伊豆半岛,带来狂风暴雨,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此,台风委员会五十二次届会议决定对其进行「除名」,并提请负责取名的菲律宾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以补空缺。二零二一年四月三十日,经过中国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协商,由台风委员会第五十三次届会决议通过的新名称中文译名和意义正式对外公布,其中由菲律宾提供的新名称「桦加沙」一名更替「海贝思」,意为快速移动,在台风命名表中排在第五十二位,本次则是「桦加沙」一名首次使用。

     「桦加沙」果然是名副其实地「快速移动」,正来势汹汹地扑向中国的广东及港澳。而且其本身发展也极为快速,从热带风暴增强至超强台风,仅用了约三十个小时,显示其快速增强的特性。由卫星云图可见,桦加沙发展出现尺寸极小的圆形风眼。昨日下午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估「桦加沙」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以一分钟平均风速计算)达一百四十节(每小时二百六十公里),折为十七级超强台风。而且由于正值天文大潮期间,在暴雨水量来不及排泄下,「双重夹攻」可能会导致低洼地区严重水淹。

      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高海温、低风切变等条件,「桦加沙」与「浣熊」均完成强度「两级跳」,由热带风暴加强为台风,并显现出清晰的台风眼,几乎是同步增强,同时处于二零二五年西北太平洋与南海首个超强台风级别,并形成了罕见的双超强台风现象。虽然海上「双台共舞」的局面常见,但两个超强台风同现却不多见。上次两个超强台风共存是在二零一五年八月十九至二十日的一对双超强台风「天鹅」和「艾莎尼」。

     由于有「浣熊」的加助作用,「桦加沙」的巅峰强度或达到每秒六十米(十七级)。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桦加沙」将于二十三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于二十四日凌晨至下午在广东汕尾至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预计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十四至十六级)。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信欣表示,「桦加沙」临近广东陆地时,引导气流逐渐转为向西偏南方向,导致「桦加沙」可能紧贴广东沿海西行,出现描边路径。因此「桦加沙」后期潜在的登陆区域会比较广,广东东部也不能被排除在外。因为「桦加沙」本身又大又强,云系广阔,后期还有冷空气配合,要高度警惕强风雨可能致灾。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巧倩也表示,受「桦加沙」影响,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广东省海面和陆地将有一次严重风雨影响。「桦加沙」强度极强、风圈范围大,具有极端性,将给南海中北部海面、广东省海面及市县带来严重风雨浪潮影响,需提前做好巨灾防御准备。

      正因为「桦加沙」与「天鸽」的特点尤其是在天文大潮期间来袭相同,「凑巧」的是「桦加沙」的前身「海贝思」,与「天鸽」都有被台风委员会「除名」的「案底」,因而就更应当提前部署,做好各种预防应对措施。绝对不能因为日前「塔巴」来袭,澳门气象台悬挂八号风球达十八个小时,但实际风力及大潮却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就放松警觉,而必须以「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戒备感迎战。

      相信,行政长官岑浩辉今日在北安民防行动中心主持会议时,间会做出严密的部署;而联合行动指挥官黄少泽也将在与「小区民防联络机制」成员举行会议中,根据行政长官的决定,并结合民防机制的既有制度及经验,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而昨日各相应部门主动作出的应对措施,包括警察总局民防行动中心和保安部队事务局呼吁全体市民高度重视,全面加固防风防水设施,备足适当应急物资;房屋局、土地工务局及公共建设局呼吁全澳市民及早做好防风防灾措施,检查窗户是否稳固以防坠落等,并密切留意民防讯息,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消防局呼吁低洼地区居民及商户须提前了解疏散撤离安排,包括撤离路线、避险中心位置及紧急疏散停留点等信息,并且注意疏通排水渠道;交通局呼吁车主将汽车停泊在高处等。而市政署更是采取实际行动,已联同两南公司启动鲜活食品保供应急预案,以确保市民在风前购买鲜活食品的基本需求。电力公司和自来水公司也做出了相应的保障供电供水的措施。

     但还要对标「天鸽」,做出更「超前」的部署。比如,提前透过澳门中联办及相关联络机制,与广东省供电局及珠海市水务局协商,确保在「桦加沙」袭澳期间的安全供电供水保障;又如,开放更多高层停车场,包括新城填海区A区已建好的公共房屋的停车场,以至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的西停车场,及临时允许在高处的马路边「实线」泊车,供低洼地区的车主「避难」使用;再如,在台风过后,倘发生垃圾堆积、树木倒塌等情况,各爱国爱澳社团充分发挥守望相助的良好传统,主动组织其成员出动作义工,公务员也适宜向其内地的「同行」看齐,身先士卒出动处理善后。此外,相关机构还需高度警觉,严寒有人利用微信及互联网社交工具制造或转发谣言,扰乱抗击台风及善后工作。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让我们以十倍的信心,百倍的毅力,千倍的坚强,迎接「桦加沙」的挑战。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