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暗流涌动,东大战略突围刻不容缓——全球博弈下的危局与破局
前天误入一主播老友直播间,首次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争议中,直播间的人数悄然增加。但是,这次作为对东大的乐观主义者,我所展现的乐观主义状态,却遭遇了主播和公屏的联合泼冷水。但试想起来,确实细思极恐。或许,我是从玄学角度来看,未来九紫离火时代,对东大掀翻世界老大美帝,成为新任世界老大过于乐观。但是,从心态角度来讲,确实忽略了这种王车易位的过程,必然会掀起滔天巨浪!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美帝称霸已久,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底蕴深厚,加上掏空美帝的背后的影子帝国,其实力远超中美总和的十倍。这也意味着,东大翻盘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敌强我弱的极度凶险状态!虽然,我会更多的强调债台高筑且股市巨大泡沫状态的美帝自身,其实更为凶险。
而主播和粉丝们,显然不买账!他们其实都是务实主义者,或者叫做非玄学主义者,他们不关心美帝自身的凶险,但更会关注东大自身的凶险!必然会汇总极为专业详尽的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利信息,为我的“头脑发热”进行降温。虽然,在最终结果方面,我仍然保持乐观,但是,这种沉淀下来的冷静,也让我提取到了更多此次辩论中的合理成份,开始深思:“即使东大最终获胜,但是,眼下所处的各类薛定谔式的结果不确定的巨大压力袭来时,也不禁直冒冷汗”!主播说的对,成功不是等靠要来的,只有想到最坏,按照最坏可能做准备,尚有可能取得最终胜利或者至少立于不败之地的!退一万步,无关中美之争的,是全球都面临的科技超常规井喷时代已经到来,行业洗牌速度持续加速,海量没有来得及反应或者抱残守缺的人,已经加入了失业大军!未来属于少数拥抱领先科技或者模式的人,绝大多数人,都可能面临自身失败或者阵痛的可能!从这个意义来讲,或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保持居安思危的心理模式,要比宏观的乐观主义更重要!
意味着,哪怕我在玄学角度最终正确预判了东大的胜利,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是否也胜利呢?这却是一个送命题的!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讲,或许,更重要的是养成忧患意识作为前提基础,要前瞻性的养成破局思维,才有机会在岗位被取代之前,能够为自己创造出新的岗位,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激荡,暗流汹涌。随着特朗普对标中国,将国防部改为战争部,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集团正以前所未有的协调性和进攻性,在全球范围内编织围堵中俄的战略罗网。种种迹象表明,一场针对东方大国的全方位战略围剿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未来会不断有棋子进入收官,其手段之狡诈、布局之深远、攻势之凌厉,堪称冷战结束以来之最。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战略警觉性和历史主动性,洞悉危局、破解困局,在惊涛骇浪中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
一、波罗的海—加里宁格勒方向:北约东扩的尖刀直刺俄罗斯战略软肋
前些日子,阅读了不少关于西方国家在各种峰会或者聚会中,研究如何先干倒俄罗斯,同时锁死东大的战略战术方面的发言文章!而近期,波罗的海—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地区及俄白周边的战略态势持续恶化,已成为西方与俄罗斯地缘博弈的最前沿。笔者此前多次撰文警示,加里宁格勒作为俄罗斯嵌入欧洲腹地的"不沉航母",正成为北约全力挤压的战略目标。如今,这一研判正逐步被残酷的现实所印证。
立陶宛当局悍然切断加里宁格勒的电力供应,公然违反国际法和双边协议,这是西方对俄"极限施压"战略的重要一环。这种看似"技术性"的举措,实则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地缘政治挑衅,旨在测试俄罗斯的战略底线,逐步蚕食其战略空间。更值得警惕的是,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等北约前沿国家近期集体炒作"俄罗斯无人机入侵"事件,其时机选择之巧合、舆论配合之默契,明显带有"碰瓷式"挑衅的典型特征。这种低烈度、高频率的骚扰战术,意在持续消耗俄罗斯的战略精力,造成俄罗斯的战略误判,从而为更大规模的战略行动铺垫舆论基础。
与此同时,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部署正在质与量两个维度同步升级。美军第101空降师进驻立陶宛,德国空军战斗机中队常态化部署爱沙尼亚,北约联合部队的巡逻强度和频次显著增加。这些军事行动与波兰、立陶宛等国紧急关闭与白俄罗斯边境、大幅增兵边境地区的举措形成战略呼应,实质上正在构建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新铁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正在该地区发动全方位的"认知战",通过操纵媒体、煽动民意、历史修正主义等手段,系统性塑造"俄罗斯威胁论",为后续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制造道德借口和民意基础。
二、中欧班列动脉受阻:西方对华战略围堵的经济维度
如果说波罗的海方向的博弈主要体现在军事地缘层面,那么中欧班列面临的困境则揭示了西方对华遏制战略的经济维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中欧班列不仅是亚欧大陆的经济动脉,更是中国与欧洲经贸联系的战略纽带。由于此前汇总到西方关于切断中欧班列的各种言论和策略,笔者也发文进行了预警!如今,这个预警也不幸变成了“乌鸦嘴”。然而,近期美国正联合欧洲盟友,系统性构建对中俄的"联合经济阵线",中欧班列已经在波兰出现中断,迫使中国不得不与波兰进行据理力争,但因波兰受美帝遥控而出尔反尔,所以收效甚微。再加上此前传闻的亚美尼亚的通道被美国控制的传闻,凡此总总,陆路连接欧洲的渠道,其正常运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干扰。
尤其是,这种干扰是系统性的联动性的!德国、波兰等传统中转国在美国压力下,以所谓"安全审查""合规监管"为名,对班列货物实施异常严格的查验,导致通关效率大幅下降,运营成本显著上升。这种"软性封锁"与波兰等国的"硬性切断"形成战略配合,旨在逐步窒息俄罗斯飞地经济的同时,同时削弱甚至阻断中国对欧经贸影响力,就像切断北溪2号一样,切断中欧经贸联系。更令人忧心的是,欧盟正在美国鼓动下推进所谓"供应链去风险化"战略,其本质就是系统性减少对华经济依赖,甚至是在美帝的离间下,推动欧中脱钩!这与中欧班列受阻现象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虽然,最终结果,未必会如美帝所愿,原因是,欧中脱钩相当于欧洲自毁前程,但是,欧洲既然能够配合毁掉对俄的能源资源合作,使得自己受制于美帝,那么,再配合美帝毁掉对华合作,概率也就不低了。
对于东大来讲,东大不能赌欧洲不犯傻!应当主动预防这一趋势!原因是,你没有作为,那么,欧洲可能真的会傻傻的与东大玩两败俱伤。尤其是,在这个背景下,川普又祭出关税大棒,结果,然并卵,欧洲竟然妥协了,小型广场协议,不仅为美帝续命和转嫁一部分危机给了欧洲。甚至,川普要求与欧洲联合对华采取关税大棒的策略,竟然也悄悄的被过度游说之中,这是非常凶险的。尤其是玄学角度来讲,确实,未来可能会出现谁也真正战胜不了谁的两大阵营,一个是衰败的老牌帝国联合体:美欧为基本盘的西方国家;一个是如日中天的新贵东大的金砖、上合、一带一路为基本盘的泛亚合作体系。既然是这样,那么,东大要格外警惕欧洲最终可能集体倒向美帝阵营,成为其附庸力量,也可能会最终成为与东大抗衡的一股中坚力量!如何预防或者延缓甚至逆转这一趋势,仍然是极为令东大头疼的问题!
美国对华经济战呈现多线并进的特征:特朗普提出的"制造业回归"计划看似经济政策,实则是重构全球产业链、削弱中国制造优势的战略工具。其提出的"500万美元购买绿卡"计划,本质上是利用美元霸权对全球精英进行"财富收割",同时吸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高端人才和资本,据传闻已有上万人买单。而对全球加关税迫使全球妥协的政策,预计可为其带来600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这不仅是对全球贸易规则的粗暴践踏,更是企图用他国财富填补美国巨额财政窟窿的霸权行径。这些政策组合拳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构建一个排除中国的"新经济圈",最终实现与中国的"经济脱钩"。
三、中东乱局与能源安全:美国战略布局的致命杀招
中东地区的战略态势变化同样令人警觉。以色列在美国全力支持下持续推进领土扩张政策,巴勒斯坦问题被进一步边缘化,人口逐步被驱离,领土逐步被以色列蚕食,大有蚕食殆尽之势。而叙利亚在经过长期内战后,已经出现了政治重构,有迹象显示其可能在美国压力下调整外交战略,逐步向美以阵营靠拢。伊朗则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孤立,美国正通过经济制裁、外交孤立、秘密行动等多重手段,极限挤压伊朗的战略空间,甚至如果能够腾出手里,不惜一战,以期将其变成第二个伊拉克。
这一系列变化对中国能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东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其地缘政治走向直接关系我国经济命脉。美国正通过操控以色列、拉拢阿拉伯国家、孤立伊朗的组合策略,逐步掌控中东石油主导权。一旦美国完全掌控中东能源格局,将获得对中国实施"能源断供"的战略能力,这绝非危言耸听。近期红海航线安全形势恶化、波斯湾紧张局势升级等事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战略警钟。
更令人忧心的是,美国正通过并购格陵兰、控制加拿大能源出口、干预委内瑞拉政局等手段,全方位掌控全球能源命脉。格陵兰岛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北极航线和资源储量,更在于其可作为监视和控制北大西洋的战略支点。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政策反复(从选择性合作到极限施压甚至擦枪走火),本质上是根据其全球战略需要灵活调整,终极目标都是确保对全球能源流动的绝对控制权。
四、俄罗斯困境与战略抉择:增税风波背后的结构性危机
俄罗斯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尤为令人担忧。面对西方空前严厉的制裁和军事冲突的巨额消耗,俄罗斯财政正承受巨大压力。近期关于提高增值税的讨论(从20%升至22%),表面上是技术性的财政调整,实则反映了俄罗斯经济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根据各方披露的信息,俄罗斯财政部确实在认真考虑增税方案。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如何减少赤字并遵守规则?只能提高税收,因为已经没什么可削减的了——要么是军费,要么是社会福利。"这种表述揭示了俄罗斯财政面临的两难处境:一方面特别军事行动持续消耗巨额资源(每月估计达5000亿卢布),另一方面社会福利支出具有刚性特征。提高增值税虽然可能带来短期财政收入增加(增值税约占联邦预算收入的37%),但很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抑制消费需求、削弱企业竞争力,最终导致税基萎缩。2024年俄罗斯提高企业所得税后实际税收反降1万亿卢布的教训,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笔者注意到,2024年俄罗斯提高企业所得税(达20%)后,实际税收反而比预期短缺约1万亿卢布,这就是"拉弗曲线"效应的现实印证——税率提高过度反而导致税收减少。增值税增加2个百分点看似不大,但考虑到俄罗斯经济已经因高利率政策而"刹车",这种增税措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俄罗斯社会对增税方案的反应极为强烈。网络舆论普遍质疑:"为什么不对富豪和奢侈品增税?为什么不大幅削减官员薪金和福利?为什么不对离岸资本流动实施严格管控?"这些质疑直指问题的核心——俄罗斯经济结构改革的不彻底性和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拥有全球40%化石能源储量和2%人口的国家——人民本该躺在钱堆里生活。但是...'私有化结果不可重新审议'。"
俄罗斯的经济困境对中国具有重要警示意义。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的稳定对中国战略安全至关重要。然而,俄罗斯当前的政策选择似乎缺乏战略远见——增税而非减税,紧缩而非扩张,封闭而非开放。实际上,俄罗斯破解困局的最优解在于,俄罗斯真正的出路在于扩大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增税而是减税,不是紧缩而是开放,不是封闭而是融合。具体而言,应立即实质性推动远东特区开发,建立类似中国深圳的经济特区,实行零关税、低税率、简政放权的特殊政策,吸引中国资本和技术参与开发。通过经济增量而非税收榨取来解决财政问题,通过区域发展而非全局紧缩来突破经济困境。
如果俄罗斯能够在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的基础上,真正落实远东特区开发,通过经济增量(养肥韭菜再割不迟)而非税收榨取(杀鸡取卵)来解决财政问题。
远东开发若成功,不仅能为俄罗斯带来巨额投资和财政收入,更能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降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相结合,将形成强大的区域经济板块,成为抗衡西方经济围堵的重要战略支撑。
遗憾的是,俄罗斯决策层似乎尚未完全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俄罗斯决策层受内部既得利益集团掣肘和传统思维束缚,至今未能在此问题上展现足够战略魄力。
五、战略破局的思考:东大如何应对多维挑战
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战略环境,东方大国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同时展现历史担当。在波罗的海—加里宁格勒方向,我们应在支持俄罗斯维护核心利益的同时,积极斡旋缓解紧张局势,防止北约冒险行动引发不可控的军事冲突。而激活俄欧火并,恰恰是美帝的坐山观虎斗之计,一举削弱欧俄两大对手,迫使其臣服于美帝。在这个背景下,从唇亡齿寒角度来讲,中俄战略协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机制等多边框架内的协调配合。
在中欧班列问题上,我们应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性做法;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班列多元化路线布局,包括中吉乌铁路的加速建设连接里海线路,发展中线、南线通道,减少对单一路线的依赖。记得中吉乌铁路三方协议签署前后,以及顺利进入开工仪式前后,笔者承接了海量的文字翻译。事实上,当时之所以拼命,不仅仅是经济原因,也是战略角度,认为需要通过极高的翻译效率(最高时平均2万字每日)和质量(作为三国元首签署的协议的俄文版的翻译者),来配合国家这一战略级的项目的尽快落地,如今,项目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中,笔者也有不小的为国效力的成就感。
回到正题,东大同时应配合俄罗斯积极开拓北极航线作为战略补充,虽然"远水难解近渴",但必须从长远战略高度进行布局。
能源安全方面,当务之急是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建设,深化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推动能源进口多元化。同时应加快推进新能源技术革命,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根本上破解能源安全困境。
对于俄罗斯的经济困境,我们应以建设性方式提供支持,推动双边本币结算规模,扩大投资合作领域,帮助俄罗斯渡过难关。同时应委婉建议俄方进行结构性改革,避免简单化的增税政策导致经济活力进一步下降,因为,这也不利于俄罗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东大的对俄投资。尤其是近期,网传长城因为在俄罗斯经常被扣以重税或处罚,而渐生退意:哪怕是在俄占据主要的份额,但是,如果没有利润,那么,也是徒劳!这些具有重大投资示范意义的合作,是投资环境好坏的晴雨表,也希望俄罗斯方面有大局观,才有机会破解!
特别需要警惕的是,美国正试图复制对付俄罗斯的"制裁战术"来对付中国。从金融制裁、技术封锁到能源禁运,美国正在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对华遏制工具箱。我们必须做好最坏 scenario (设想)的准备,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确保在任何极端情况下都能保持经济基本盘的稳定。
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确实令人联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岁月,看起来,我们的经济积累远大于过去,但是,问题其实也远多于过去,甚至可能更加凶险。但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物质基础,有14亿人民的团结奋斗,完全有能力、有信心破解任何战略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六、特朗普战略蓝图:对华全面围剿的沙盘推演
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已经八个多月。或许,东大很多专家会和我一样,对其表现会不太认可。因为,其排在第一位的,是其自身家族利益,尤其是自身的全球网红角度的流量问题!其次,才是美国利益!但是,即使如此,还是要透过迷雾表象,看到本质!因为,美国就是一个包装成国家的公司!无论美国成败,但是,作为公司的延伸,影子公司的管理层,实力远超美帝本身十倍,其能力和底蕴,远非视觉所及。其管理层所用也大多鹰派,且背后都有这些影子垄断财团的影子,因此,作为这些影子财团利益的代言人,其看似毫无规律的疯子式的操作,类似于在围棋上的随意落子,但是,最终看到落下的点位,则仍然显示了高手级的精妙无比!因此,虽然从战略上藐视川普,庆幸是其把美国利益放在第二位。但是,战术上仍然要重视川普!我此前曾经说过,我更希望拜登在位而非川普在位,原因是,拜登会咬着俄罗斯不放,东大可以吃瓜式坐山观虎斗。但是,川普则会咬着东大不放,这就导致留给东大的时间,一下子变得不充裕了!毕竟,敌强我弱的背景下,越早摊牌,对东大越不利!
尤其是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对华战略将呈现前所未有的进攻性和系统性,越来越咄咄逼人。其战略蓝图已逐步清晰可见:整合欧洲、崩解俄罗斯、掌控中东、拉拢印太,布局东北亚、东亚和东南亚,构建对东方大国的全方位包围网,最终在台海方向或者如主播所说的在东南海域发起战略总攻。
首先是在经济领域推进"脱钩断链"的升级版。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实现推动美欧联合对华贸易制裁,除了关税大幅度提升外,同时建立针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联合禁运清单",在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构建排华技术联盟。其宣称的"全球基准关税"政策若实施,将重创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而"制造业回流"计划配合"500万美元绿卡"的财富收割策略,再加上印钞票继续推高美股,使其处于巨大的金融黑洞,将对中国高端产业人才和资本形成虹吸效应。更危险的是,美国正试图掌控全球贸易通道关键节点:巴拿马运河的运营权暗战早已开始,马六甲海峡的军事部署持续增强,甚至连北极航线也纳入其战略视野。
其次是在能源领域实施"断供绞杀"战略。美国将通过进一步操控中东政局,联合以色列、沙特等地区盟友,逐步建立针对中国的能源禁运机制。同时通过制裁威胁迫使俄罗斯大幅减少对华能源供应,破坏中俄能源合作基础。近期美国加速并购格陵兰岛、控制加拿大能源出口、干预委内瑞拉内政等行动,都是这一战略的组成部分。一旦能源命脉被扼住,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面临严重威胁。
最危险的则是在台海方向策划"战略摊牌"。特朗普团队很可能借鉴乌克兰模式,通过武装台湾、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制造突发事件等方式,逼迫中国大陆提前解决台湾问题,而借助台海冲突概念,联合北约诸国制造第二个对华金融制裁,借机一次性吞掉东大及华人的在北约境内的全部资产,从而将美帝台风级金融危机转嫁给东大及华人。而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前,联合日、韩、菲及北约力量,在西太平洋区域打一场"代理人战争",最大限度消耗中国国力,打断中华民族复兴进程。
七、金砖机制隐忧:巴西印度或将倒戈的地缘变数
在美国全力围堵中国的战略布局中,分化瓦解金砖国家机制成为关键一环。巴西和印度作为金砖重要成员,正面临被美国策反的重大风险。而农业方面,阿根廷也不是铁板一块,在美国地缘威胁下,也随时可能会被美帝策反。
巴西新政府在美国压力下,外交政策正在悄然转向。美国通过经济利诱和政治渗透双管齐下,一方面承诺大规模投资和市场开放,另一方面扶持亲美政治势力,试图将拉美最大国家重新纳入其势力范围。巴西农业综合企业、矿业集团与北美资本的深度捆绑,使其对华政策存在巨大变数。若巴西倒向美国,不仅意味着中国失去拉美重要支点,更将使金砖机制出现严重裂痕。
印度则在边境问题、印度洋霸权、大国地位等问题上与中国存在结构性矛盾。美国正利用印度制衡中国的战略需求,通过"美印太战略框架"、"四方安全对话"等机制,加速拉拢印度成为反华前沿。近期印度在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中国周边国家加强渗透,与美国印太战略形成默契配合。莫迪政府采取机会主义外交政策,虽然对华政策有缓和的表现,但关系极为脆弱,很可能在美国压力下再次倒戈,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严峻挑战。
更令人忧虑的是,美国正试图将金砖机制"北约化",将其从发展合作平台转变为地缘政治工具。若这一图谋得逞,中国不仅将失去重要国际合作平台,更可能面临新兴市场国家集体倒戈的战略困境。
八、第五纵队威胁: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鸦片战争
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不仅体现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更在意识形态层面发动全面进攻。其通过收买公知大V、操控网络舆论、渗透文化教育机构等方式,在中国内部培养"第五纵队",推行精神殖民和文化阉割。
近期某高校出现的"亲美媚日"乱性层出不穷就是典型例证。个别教师和学生在外部势力诱导下,公然美化鼓吹西方体制、贬低中国文化、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其言论之荒谬、立场之颠倒令人震惊。这种"精神鸦片"的毒害性远胜于枪炮,其目的是摧毁民族自信、瓦解爱国精神、扭曲价值观念,为西方"颜色革命"营造社会基础。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正利用其文化霸权,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反华话语体系"。通过各类NGO、好莱坞电影、社交媒体、学术交流等渠道,系统性污名化中国形象,将中国塑造成"规则破坏者"、"秩序挑战者"和"威胁来源"。这种认知战的目的在于孤立中国,为后续的战略围堵创造国际舆论环境。
九、战略破局之道:东大的应对之策
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战略环境,东方大国必须以高超的战略智慧和坚定的战略定力,多管齐下、破解困局。
第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夯实经济基本盘。要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同时扩大内需市场,减少对外部市场依赖,形成内外需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特别要防范美国通过金融战、货币战等手段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必要时,可以强化公有制体系,构建统一大市场,将内循环能力做到极致。
第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破解战略围堵。要加强与东南亚、中亚、中东欧、非洲和拉美等地区合作,开辟多元化经贸通道,降低对传统贸易路线的依赖。强化中欧班列南线、中线建设,探索北极航线商业化运营,构建陆海联动、多方位的贸易网络。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巩固全球南方阵营。
第三,深化中俄战略协作,稳定战略大后方。要以灵活务实方式支持俄罗斯稳定经济,推动本币结算规模,扩大投资合作领域。同时积极劝和促谈,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避免冲突无限期延长消耗俄罗斯国力是小,进一步将欧洲推向反俄同时反华之路则得不偿失。面对对手的集团式冲击,单打独斗极容易吃大亏!中俄背靠背协作是打破西方围堵的关键支点,必须全力维护。
第四,强化军事斗争准备,震慑台海风险。要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化抢占高科技制高点!发展不对称作战能力和降维打击能力,形成对美日干预力量的可靠威慑。同时完善涉台法律法规,加强对台独势力的惩戒力度,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在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同时,做好应对最坏 scenario(设想) 的充分准备。
第五,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筑牢思想防线,强化锄奸的同时打好舆论战!要清醒的认识到:中美争霸的本质,最终是谁也打败不了自己的!唯一能够打败自己的是,自己打败自己!中美角力注定是持久战,最终失败或者倒向的,必然是自己打败自己的那个!尤其是东大最大的敌人!还是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弱化了精神文明的力量!这导致思想阵地,最终被大量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糟粕甚至是意识形态渗透所占领,狗粮派人数众多!因此,要真正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落地!只有精神文明落地,与锄奸形成联动,修之以文,齐之以武,东大才有机会获得必胜的力量!否则,可能会走向自我毁灭!这类似于企业管理,与国家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企业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可能会花费最小的代价,但是,却可以获得十倍的收益!因为,企业的凝聚力就是战斗力,国家的凝聚力更是战斗力!一个团队再强,如果一盘散沙,那也是乌合之众!所以,如何借助强化精神文明建设,重新恢复教员时代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这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议题!当年教员时代,或许经济和科技方面,远远不如美帝,但是,之所以能够击败整个联合国军,根源就在于凝聚力!因此,要千方百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明自信,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清理教育文化领域的内鬼,扭转崇洋媚外现象,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主动设置议题,讲好中国故事,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第六,推进金砖机制改革,巩固全球南方阵营。要推动金砖国家扩容进程,增强机制代表性和影响力。建立金币结算系统,减少对美元体系依赖。强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当前国际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确实前所未有,但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中华民族历来在磨难中成长、在困境中奋起,浴火凤凰,涅槃重生!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集中力量办好大事,就一定能够破解战略困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任何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都不会得逞,任何阻挡民族复兴的企图都注定失败。东方大国这艘巨轮必将冲破惊涛骇浪,驶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