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女性视角”表现革命历史?——对陈力导演的建议

     当今能将革命历史题材拍得比较好的导演已经不多了。而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八一厂的陈力同志,恰好是女性。她的《古田军号》《血战湘江》都很好。《浴血荣光》稍逊,但可以感受到她很真诚。

     但她的一个缺点,是情感基调比较单一(“悲”),然后太啰嗦。

     举个例子,在《浴血荣光》里,长征出发前,贺子珍与毛泽东被分到不同的纵队(毛泽东在辎重队,贺子珍在休养连),她叮嘱毛泽东要注意身体。

     毛泽东说:“放心,我带了药。”

     贺子珍说:“你带了药?可这一路上会得病的又不止你一个。你那点儿药到底还不是让你分给战士们了?你还能剩下几片?辎重队大家都要抬那么多东西,你要是病倒了,看谁来管你?”

      贺子珍的这段话当然说得很清楚,但我感觉太直露也太啰嗦了。我觉得应该改为:

    “谁不知道你那个药从来都是给大家准备的?辎重队大伙儿都得挑百八十斤,你可别拖累同志们。”

    我认为这一改,也完全传达了原片的三个意思:

     1.贺子珍对毛泽东的关心;

     2.毛泽东与战士同甘共苦;

     3.贺子珍也关心战士们,并“利用”毛泽东对战士的关心,劝他保重自己,不要把自己弄病了增加战士们的负担。

    这一段交织着夫妻情、同志爱、战友情,本来应该很能触动人。但原片的那种过于直露冗长的表达,反而减损了效果。而我问过一位教文学的年轻同行,她认为我这样一改确实好多了:贺子珍对丈夫的担忧、疼爱、理解、钦佩与些许的无奈,还有她对革命的忠诚、对战友们的关心,都很自然地在这两句话里融为一体了,而且留给了观众自己去补充留白的余地,还带有一点风趣。

     总之,我感觉陈力导演有两个问题:

     1.她低估了观众的理解能力。

     2.她在创作及拍摄的时候自己很感动,而没有走出来。

    实际上,自己被感动当然说明她的态度是真诚的,可是真正定稿、拍摄的时候,又必须走出来,冷静下来,去精雕细琢。

     一受感动就走不出来,带着眼泪拍片,这是不少女导演的通病。

    而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里有一个撕白布收殓烈士遗体的情节,只有一声又一声的撕布声,现场的人一句词没有,但非常到位、传神——《大决战》编导是男同志,他们一定也很感动,但没有影响他们冷静的调度与表达。

    我上初中时学校组织看的《淮海战役》。看到这里,那些本来在吃瓜子的女生都在拿纸巾擦眼睛。

     这要是陈力那样的女同志按《浴血荣光》的模式来拍,可能感到就这样几个动作是不过瘾的,一定有长篇的台词来讲土改的伟大意义、翻身农民对未来的憧憬,还要讲深讲透几位烈士的光辉形象:比如让邓小平来详细解释那位照镜子的小战士对美的追求是多么合情合理(片中,邓小平只对那位替小战士收拾遗物的小姑娘说:“镜子就让他带去好了。”),让刘伯承陈毅当场赞扬写信要妻子把牛给乡亲用的三营长的无私无畏(片中,这两位司令员只是看过了信之后,来到三营长的遗体前仔细打量,垂首肃立)……至少得半个钟头的戏才能“一吐为快”了。

      所以希望陈力导演在保持她的真诚细腻的同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改进:

    1.要更理性、大气、凝练、含蓄;

    2.情感基调要更丰富,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比如表现出革命者身上爽朗、快乐乃至幽默风趣的那一面。

    3.陈力导演的战争场面都是扎堆乱冲,没有战术,这也很不真实,有失八一厂的水准,这也应该提高。

     总之,陈力等同志作为女导演来主创大型战争片,这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这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新中国妇女解放的真实性、深刻性。

     她的水准也是很高的,有自己的风格。

     同时也希望她正视自己的某些缺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可能有女同志会说我这些评论中对女性有“刻板印象”。但我感觉这确实是女性导演的一些共性问题。我对女导演拍战争片是肯定的,提出来也是相信她们能改进,而不是认为“女同志嘛,还不就这样?别期望太高了。”因此这不是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如果有些女同志一听到对女性的批评就受不了,不问合理与否一概拒斥,这反而是一种真正的“性别自卑”。

    另外,我感到陈力导演的那几部作品是着意要用“女性视角”去看革命战争。许多场景、角度、节奏、基调,确实有强烈的女性特征。

     我很支持陈力导演这么做,但我想说的是:

     “女性视角”不是一个排他性的视角,也需要吸入“男性视角”,而有其冷峻与锐利。

    就以我上面举的《淮海战役》片段而论,编导是男性,但也融入了抬担架小姑娘、擦遗体老大娘、撕白布少妇等人的“女性视角”,与战士们的“男性视角”构成多声部交响,立体地呈现出了那场战争与战争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事件的历史风貌。这就可见“男性视角”中是可以包含“女性视角”的,那么反过来为什么不可以呢?

    女性视角不是单一的、排他的,而是女性组织下的“双性视角”。

    陈力这样的女导演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很纯粹,没有多少商业气息。她们的创作,纵然有不成功或不完美的地方,那也是因为资源不够或经验不足、考虑不周,而不是为了炒作,为了收割流量“赚快钱”而故意乱来。大家都知道,对故意“呷烂钱”的编剧、导演、演员进行批评,责之以理想,求之以艺术,如同与汉奸谈爱国,同老鸨讲贞操,纯属对牛弹琴,徒费口舌。只有对陈力这样的人的作品,我们才可以给予有意义的批评。

     我期待女导演们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