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中的万千惠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张泉灵一针见血点醒梦中人,万千惠当头棒喝原是受害者。
《姐姐当家》第9期,迎来了节目开播以来的最大反转。承受群众嘴炮最多的万千惠,被眼明心亮的张泉灵盖章“受害者”——万千惠在公司管理中多存在被蒙蔽情况,判她一个识人不明倒算恰当。
面对一个没有定期了解财务、不知道账户波动、甚至不清楚自己有没有收坑位费的直播从业者,谁不想@自己的大冤种朋友一起观看。不用太多江湖经验,都知道万千惠被坑了。
问题很严重,问题也没有那么严重。比如之前悬在头顶的1000万资金缺口,被张泉灵看完财务情况后说“看不出未来会亏损这么多。”其中有600万,还是万千惠屯的水晶没卖出去。最大的问题,就是万千惠根本不知道公司的具体问题,感觉张泉灵都有点急眼了。
咱看客呢,本来隔屏吃瓜看大女主左支右绌,忽然变身名侦探在线破案了:“合伙人突然跑了感觉有点心虚”“120万一年请人看化妆品成分肯定是猫腻”“坑位费和返点都不知道被坑也不冤”……社媒上的抽丝剥茧,还原出另一个万千惠。
而后真相时代,每一次舆论反转都伴随着某种社会情绪。《姐姐当家》播出以来,从对万千惠的吐槽批判到共情理解,我们越来越明确一个共识:在“下定义”之前,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方面事实。非此即彼之间,还有更多可供讨论思考的中和地带。
张泉灵下场,万千惠觉迷
《姐姐当家》是爱奇艺自制的聚焦“中女群体”的生活观察真人秀,由谢娜、董璇、王琳、万千惠组成当家的姐姐团成员,倪萍、李维嘉、张泉灵加盟当家观察员,倪子君担任专家观察员。
但即便压根没看过这档节目的人,只要还在保持中等强度的上网冲浪,想来也对王琳的孤独、董璇的情感、谢娜的亲情、万千惠的公司如数家珍。有时硬糖君只要几天没刷到,都感觉少了点社交货币。
前8期,万千惠的亲密关系被群众认定为经营不善,而更加经营不善的是她的公司。眼见火烧眉毛了,第9期《姐姐当家》终于迎来救苦救难的张泉灵老师下场督导。不得不说人家是实在人,把自己核心团队全带过去了,一点不藏私。
在张泉灵和张晓楠的“双张合璧”下,认真听讲的万千惠宛如电商直播圈的“新兵蛋子”。对症下药,数据说话。审计下场,真相大白。万千惠公司的经营问题终于浮出水面:
2025年利润急转直下涉及公司制度问题、给三宝准备的音乐会资金可能被挪用、运营成本过高、合伙人重金聘用某员工而万千惠不知情、行业规则不清楚……归根结底一句话:万千惠过于信任他人、疏忽公司管理,但本质上是受害者。
三宝老师贡献了最狠吐槽“能力差”,倒是张泉灵立刻反驳:“咱们也是有门槛的,要是没有能力在这样的制度问题下,早亏死了。”前两年都在盈利,最近才开始亏损,确实说明万千惠是有点实力在的。表面是开玩笑,但张泉灵也是真给万千惠撑腰——咱不差。
从万千惠的眼神里,完全能感受到她强烈的进取心和改变意愿。分析会上万千惠突然泪目,张晓楠说“她这几年辛辛苦苦一直直播,结果还亏钱,我特别能get到她的点。”相信观众也能get到,努力做好分内事却获得负反馈的无奈。张泉灵总结“她只有为做一个好主播做准备,没有为承担公司的经营结果和风险做准备。”
但从前几期照着稿子念“演老板”,到这一期合伙人对万千惠有了不熟悉感,硬糖君也没想到,从《姐姐当家》里看出了“老板养成记”。问题在于,指责她经营不当、误信伙伴、慈不掌兵也是上帝视角,万千惠才是迷宫中的那个人。没有张泉灵的梳理分析,恐怕洞察核心问题并非易事。
如果说张泉灵是从经营者的角度指出问题,那么嘉宾则是站在合伙人和打工人的角度“把脉治病”。有嘉宾说过分信任合伙人容易被“创伤”,李维嘉补刀是“创飞”。还有人指出员工在公司希望获得的是报酬和提升,在此前提下才有共担风险。
大女人和老baby
“我还是爱你的,即使你有点大女人。”感觉张宇的《大女人》,最适合概括三宝和万千惠的亲密关系。前面节目里,群众最搞不明白的就是万千惠为何让三宝赋闲在家,连张泉灵老师都贡献了金句——“不需要和不愿意是两回事儿!”
与此同时,万千惠只管挣钱把孩子的生活学业全部丢给三宝和妈妈,又被群众盖章为“不顾家”。感觉把以前对大男子主义的批评,性转到万千惠身上完全适配。夫妻俩去学校接孩子,小米却因为意外的幸福而感到困惑:“是有什么事儿吗?”因为忙工作,万千惠有三个月没有去接儿子,难怪人家有此疑问。
最近对万千惠在家当“甩手掌柜”的质疑,和此前万千惠心脏不舒服选择不告诉三宝,均是社媒热议点。万千惠想在家庭生活里扮演“大女人”,因此很多事情选择独自承担。
面对资金缺口,万千惠在沙发上撑腰说“我不怕”的时候,感觉她既想让三宝放心也想获得鼓励给自己充充电。她给予伴侣更充分的尊重和个人空间,竭力保护三宝的艺术形象,但这种勇敢反而让她伤痕累累的同时有一些疲惫。
如果她的行事风格符合大众刻板印象,这种批评还会存在吗?硬糖君打个比方,万千惠在家和妈妈带孩子不上班,三宝在外工作写歌挣钱,想必批评的声音又会变成另一种画风:不思进取嫁老头,豪宅香车做娇妻。某种意义上,万千惠也陷入了“父子骑驴”困境。
观众对万千惠亲密关系的质疑,在于“女主外男主内”万千惠一人扛下了所有。但问题是,讨论的标准是否一定局限在“谁撑起这个家”。正如倪萍指出的,“如果有一个老头很平庸叫四宝,万千惠还会嫁给他吗”。两个人能把日子过到一起去,肯定是可以相互扶持各取所需的。
在我们大算经济账指责谁占便宜谁恋爱脑的时候,实际忽略了经济账之外还有众多人性因素。教育孩子难道不是付出吗,亲情陪伴不需要时间吗,硬要这么算三宝应该学家庭主妇哭诉万千惠“不着家”才对。
网友重炮轰击的“三宝气哭丈母娘”,硬糖君也觉得可以换个角度。固然可以说,万千惠在老公和妈妈吵架的时候没有帮妈妈说话。但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本质上是理念之争。现代家庭多存在这样的代际理念不合,通常都是夫妻统一阵线,让教育有一定之规。万千惠妈妈秉持比较传统的育儿观念,万千惠和三宝则相对自由主义,显然夫妻俩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EP14姐姐的母带”里,万千惠和三宝在沙发聊天,可以看出她处理家庭矛盾还是颇有智慧的。“孩子在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不说那种。比如说我妈说唉让他睡觉,然后我们就反驳姥姥说,哎呀不睡又能怎么样呢?就别让他听到了,我们可以单独和姥姥沟通。”
对“万千惠们”宽容一些
看《姐姐当家》时,硬糖君经常觉得人一旦公开了自己的生活,便要受到猛料的炮火审判。而如果置入现实语境,这明明就是普通人的日常罢了——不完美,但也没那么惨;不睿智,但也有合理的行动逻辑。
事业经营不善,家庭危机重重,是常见的对万千惠的批评。但平心而论,它们都有一些求全责备。公司的问题如果不是节目组条分缕析,其实是有一些隐蔽和迷惑性的,万千惠更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亲密关系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三宝并非没有付出金钱和精力,万千惠公司初期房租不就是人家付的嘛。同时,他能在万千惠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情绪价值和鼓励,这种有别于刻板印象的亲密关系模式,值得被更公平的审视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知道三宝的两份遗嘱,就能明白他对万千惠是真心实意的。一份遗嘱,是自己所有遗产给万千惠。另一份则是万千惠婚内经营公司所得全为其个人财产。三宝老师非但有丰厚的版税来生活,还不贪图万千惠的奋斗成果,简直是“家庭妇男”的模板好嘛。
“我现在可能没有这份自信,让大家必须留在我这儿。”谈裁员时,万千惠的崩溃大哭说明她就是比较感性的人。她对公司和员工投入了很深的寄望和情感,前几期总是被说“不适合当老板”。但这种判断本身是基于冷静克制的劳资关系,而非老板和员工的良性互动。第9期,万千惠说想努力在10年后把老员工再请回来,硬糖君觉得还蛮感动的。比起“祝你有更好的未来”这种漂亮话,万千惠倒是个实在人。
其实万千惠的困境这样的:她想通过开公司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务自由,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艺术事业上,比如说演戏和给三宝办音乐会。但这个公司最大的收益点却是她开直播,公司不但没有把她解放出来,反而左支右绌了。
相当于为解决困难找了一个办法,但办法变成了新的困难。这时候,她没有选择抽身而退,而是迎难而上准备破局。深夜在公司办公时,万千惠已经意识到她不是为自己而努力了,她的肩膀上有几十个人的生计,也有家庭的责任。
人生的容错率其实大的惊人。我们经常感觉一步错步步错,回头却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巨大的资金缺口似乎已经把万千惠逼到了人生的边上,但当她愿意躬身入局时,却被张晓楠告知一点都不难:“小学水平就能弄懂。”
在走向世俗意义成功的道路上,固然有杀伐果断的张泉灵,但不可否认还有更多努力改变的万千惠。她们小心翼翼地向前,保护着小小的梦想。虽然几经坎坷,但一直乐天开朗。对于她们,不妨可以再宽容一些。对万千惠如是,对自己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