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英特尔中国区女董事长王锐的事迹学到些什么?
2025年9月17日,观察者网发布了一个重磅新闻:英特尔中国换帅:首位女董事长王锐本月退休。巧的是,王锐是我家在美国得州首府奥斯汀的老朋友。王锐的人生故事让我学习到许多文献上看不到的东西,也是我在北大校园教经济学和管理学难以想象的东西。我把我的观察和大家分享。
【一】杰出的工程师和超凡的母亲
最早让我惊异的是早在九十年代,王锐在英特尔担任设计总监时,竟然能在奥斯汀家里上班,照顾刚出生的女儿,同时指挥远在加州的团队配合工作。女儿长大以后,对钢琴产生兴趣。王锐此时已成为英特尔的中国区高管。为了女儿,经常从中国飞往美国,参加女儿的学校活动,出席女儿的钢琴演奏,同时扮演职业经理人和好妈妈的双重角色。最终女儿成长为美国杰出的少年钢琴家,在纽约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和上海大剧院举行专场音乐会。让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对王锐钦佩不已。我家和王锐相识多年,从来没有感觉到她是一个手握大权的”老板“。她为人亲切朴素,说话轻言细语。从来没有穿金戴银,盛气凌人。我们从她身上学到的东西,是工程师的专注,是职业经理人的美德。让我理解什么是马克思讲的复杂劳动。我确实不知道如何在高科技产业做阶级分析。这对我的政治经济学知识,是新的课题。
【二】英特尔出色的工作环境助力杰出人才
除了王锐个人的超常精力,我也注意到美国的大公司给世界级的人才所创造的弹性工作体制和良性的工作环境。这即使在今天的中国头部公司,也是难以奇迹的挑战。中国的女强人为了事业,往往牺牲家庭,不敢结婚生育。企业为了盈利,鼓励九九六加班加点。即使对精英人才,也很少考虑他们在和平环境的人生需求。这对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转型,提出前瞻性的挑战。中国企业能否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为中国的教育民生的改善做出贡献?
【三】海外华裔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巨大贡献
我对华为的了解,还是我和我爱人到深圳去看望王锐的副产品。王锐让我们住她在深圳常年居住的旅馆套间。空荡荡的大房间,让我体会到职业经理人常年离家在外的高强度生活,如果是我的话,大约坚持不了一个月。王锐带我们去看华为的公司,她常年驻在华为,因为华为是英特尔的大客户。她告诉我英特尔在中国的营业额,约占公司的三分之一。深圳之行,首次让我看到特区的飞速发展,远超北京上海。王锐指给我们看深圳灿烂的夜景,超出纽约和拉斯维加斯的场面。王锐自豪的神情至今记忆尤新,因为这里有她的参与和贡献。
我查了一下最近的数据。2024年英特尔全球营收下降2%,但是中国区增长4.5%,达$155亿美元,占全球收入的29.2%。在她就任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任期内,她提升了英特尔中国区的全球定位,布局AI PC 生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和中国40余家企业发展合作关系。扩大成都封装厂的全球份额,全球70%的PC处理器在成都封装。在美国已经开始发动反华舆论战的情况下,我惊奇地在中央台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看到王锐身穿英特尔的汗衫,高举奥运会火炬参加接力,表示对中国的支持。她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勇气令我折服。
从王锐身上,我想到海外华裔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贡献。中国八十年代开放之初,跨国公司蜂拥苏联和东欧,无视中国的存在。是IBM公司来自台湾的美籍华人说服IBM的高管投资中国,才发现中国市场成功的机遇远大于实行休克疗法的中国。中国科技的飞速进步,首先得益于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回国培养大批人才的贡献。同时也得益于大批留学美欧的大陆学生,把美国先进公司的技术和管理带到中国。国内一些网民把国籍归属看成是否爱国的标志。国内有些部门也设置海外华裔不同的待遇标准。例如最近碰到的一件“小事”,中国各大博物馆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免票参观,但是只限国内和港澳台的居民,不包括其他的海外华裔。如此狭隘的爱国主义将阻碍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我们都知道,美国犹太人的游说集团使以色列获得美国两党一致的支持。我的犹太朋友对我说,海外华裔就是中国的犹太人,几乎控制世界一半的资产。如果中国的政策让海外华裔心向祖国,中国经济的海外发展将远超盎格鲁-撒克孙人构筑的海洋帝国。许多象王锐那样的海外中国人,他们可以同时是美国的模范公民,也是热爱祖国的中国人。国籍不是分割美中两国人民的鸿沟。我经常批评美国的政治体制,尤其是不断发动战争的军火工业集团。但是我对美国有创造力的大公司非常尊敬。和华为一样,对标苹果和英特尔公司,发展与他们的合作与竞争,是中国企业学习的捷径。
【四】中国企业和大学如何走向世界?
英特尔公司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他们任命职业经理人的全球眼光。比较日本企业,他们在海外的分支通常都是日本人当家。美国企业却往往重用华裔高管,有语言和文化的沟通优势。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企业,少有任命中国受教育的当地精英担任高管,这反映出中国海外投资的国企和民企,还缺乏英特尔那样的全球长期战略。王锐在英特尔能出任首位华裔女董事长,不仅有个人才能,还有公司管理文化的土壤。如果我有机会给中国有雄图大略的校长做参谋,我会建议他们聘请退休后的王锐博士,做中国一流大学管理学的兼职教授,不仅传授美国领军企业管理高科技的经验,而且坦率交流中国改革企业和教育的建议。
当特朗普的MAGA运动,让美国精英大学的软实力大幅倒退之际,中国能否学习美国以往发展一流大学,网罗世界一流人才的经验,提升中国大学的世界眼光,发展中国企业的全球战略,将决定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格局。我希望王锐的成功事迹,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从各级政府的领导,各大企业的高管,各大学校的教授,到我们的家长和学生,都可以对未来有新的期待。
【五】全民探讨走出内卷的新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面临的严重挑战,是以为拼体力拼苦干的高增长模式难以维继。妇女不敢结婚生育,干部牺牲家庭生活,社会缺乏良好互动,都说明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尤其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的发展,大量节省传统产业的劳动,有条件改善劳动者的福利民生。需要改革的不仅是企业的运作方式,也包括政府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的思维方式。王锐的成长故事,给我们大家都提供新的思路。走出内卷需要探索家庭,学校,企业,和经济的平衡发展。走出小农经济的苦干模式,走出去才能突破中国地少人多的资源限制,团结全球华裔有助于打破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围堵。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