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家庭欢聚定位,西贝成功破局餐饮红海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消费需求持续升级、赛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餐饮市场,西贝餐饮集团(以下简称“西贝”)始终以动态进化的姿态穿越周期。
从品牌定位的精准锚定,到市场竞争中的主动破局,从性价比维度的多元实践,再到以消费者反馈为核心的迭代机制,这家以西北风味为起点的餐饮企业,正凭借清晰的战略定力与扎实的运营能力,构建起差异化的竞争壁垒,其长远发展潜力已然显现,未来图景值得期待。
精准品牌定位,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据观察,西贝品牌定位的迭代升级,是西贝在餐饮红海中站稳脚跟的核心密码。回溯发展历程,西贝并非一蹴而就锁定方向,而是在多次探索中逐步聚焦——从早期尝试“西北民间菜”“烹羊专家”等标签,到最终以“西贝莜面村”为核心载体,将“莜面”这一兼具地域特色与健康属性的食材作为品牌锚点,成功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起“西北风味+健康好吃”的清晰认知。
2017年“家庭友好餐厅”战略的落地,更是一次关键的定位升级,“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口号不仅精准击中亲子家庭的用餐需求,更让品牌从“卖菜品”向“卖体验”跨越,赋予餐饮消费更浓厚的情感价值。
为支撑这一定位,西贝在产品、环境与服务上形成了闭环式打磨。食材端,西贝坚持“源头直采”原则。
据了解,西贝的羊肉选自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散养羔羊,莜面源自张家口坝上的有机种植基地,每一份核心食材的产地溯源,都成为“品质”二字的具象背书,精准匹配中高端客群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产品创新上,西贝从未停步,2025年推出的新烤鸭便是典型案例——在保留传统挂炉技艺的基础上,创新搭配“三生三熟”非遗莜面鸭饼与酸萝卜鸭架汤,既延续品牌的西北基因,又拓展了菜品的受众边界。
据西贝官方数据,该单品在春节期间单店单日最高售出131只,大众点评5星好评率高达90%,成为品牌新的增长引擎。
与此同时,在门店体验层面,西贝同样围绕“家庭友好”做足文章。明厨亮灶的设计消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顾虑,红格子桌布与暖色调灯光营造出温馨的欢聚氛围,定期开展的亲子厨艺课堂、儿童生日会等活动,更让餐厅从“用餐场所”转变为“家庭互动空间”。
这种“定位-产品-体验”的深度绑定,让西贝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截至2024年底,其核心客群中家庭消费者占比已超60%,品牌忠诚度持续提升。
主动破局市场竞争,拓宽增长空间
中国餐饮市场的竞争早已进入“精耕期”。据红餐产业研究院《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4》数据,2024年1-8月全国餐饮相关企业注册量达239.2万家,新品牌层出不穷,存量品牌加速迭代,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增量空间,成为所有餐饮企业的核心课题。
西贝的应对策略,聚焦于“专业深耕”与“差异化创新”两大方向,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在专业领域的深耕上,西贝选择以“儿童餐”为突破口,打造细分赛道的竞争优势。
自2017年布局儿童餐以来,西贝累计售出超4000万份专业儿童餐,服务家庭顾客超2亿人次;2025年暑期,其家庭带娃就餐客流突破230万,同比2024年增长25%,儿童餐销量超400万份。
更值得关注的是,西贝并未满足于现有成绩,而是计划进一步细分儿童餐市场,针对学龄前低龄儿童推出更适配的菜品与服务,通过“更专业”的标签构筑护城河——正如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所言:盲目“内卷”价格不可取 专业度是未来餐饮角力点,这种聚焦细分需求的深耕,让西贝在家庭客群中形成了难以替代的优势。
差异化创新则是西贝拓展市场的另一重要抓手。2025年初,西贝XIBEI门店推出158元/只的新烤鸭,引发市场关注。
推新举措并非简单的品类扩充,而是品牌升级战略的一部分,更是基于“欢聚餐厅”定位的战略延伸——通过引入烤鸭这一适合家庭分享、宴请场景的菜品,西贝将品牌边界从“西北菜”拓展至“多元欢聚美食”,吸引了更多非西北风味偏好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西贝在组织管理层面也进行创新,2025年推出的“城市合伙人计划”打破传统雇佣模式,将收益向一线倾斜:城市负责人、门店店长可获得股权分红激励,员工从“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服务主动性与运营效率显著提升。据西贝内部数据,该计划落地后,试点城市门店的顾客复购率平均提升15%,员工离职率下降8%,为品牌应对市场竞争注入了内生动力。
重构性价比认知,品牌定位不断升级
提及西贝,部分消费者会联想到“偏高的客单价”,但事实上,西贝对“性价比”的理解从未局限于“低价”,而是通过“品质-价格-体验”的动态平衡,构建起多元维度的性价比体系。
据窄门餐眼2023年10月数据,西贝莜面村人均消费为97.09元,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这一定价背后,是对食材品质、服务体验与品牌价值的综合考量——优质食材的采购成本、明厨亮灶的运营成本、亲子活动的服务成本,都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感”,让中高端客群愿意为“放心、好吃、有氛围”付费。
为覆盖更广泛的消费需求,西贝还通过多品牌布局完善价格梯度。2023年推出的“贾国龙小锅牛肉”,定位中段价格带(人均60-80元),以“小锅现煮、性价比高”为核心卖点,填补了西贝在大众消费市场的空白。
该品牌上线后,首店月均营收突破300万元,大众点评“性价比高”相关评价占比超40%,成功吸引了学生、年轻上班族等客群。
这种“高端有西贝莜面村,中端有贾国龙小锅牛肉”的品牌矩阵,让西贝既能守住中高端市场的品质底线,又能触达更广泛的大众消费群体,实现了“性价比”从“单一价格”到“多元价值”的重构。
餐饮行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能否敏锐捕捉并响应消费者需求,直接决定品牌的生命周期。西贝始终将消费者反馈视为“品牌迭代的指南针”,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意见,形成“反馈-分析-改进-验证”的闭环机制,让品牌始终与消费者需求同频。
在菜品优化上,西贝建立了“消费者口味测试”机制——新菜品上市前,会邀请不同年龄、地域的消费者参与试吃,根据反馈调整口味、分量与搭配;上市后,通过大众点评、美团等平台的评价数据,实时跟踪消费者满意度,及时优化产品。
以2025年新烤鸭为例,上市初期有消费者反馈“鸭皮偏油”,西贝研发团队仅用1周便调整了挂炉温度与烤制时间,解决了这一问题,后续好评率从82%提升至90%。这种“快速响应”的能力,让西贝的菜品始终保持市场竞争力。
在服务体验升级上,西贝同样以消费者反馈为核心。针对家庭顾客提出的“儿童等待时易吵闹”问题,西贝在门店增设儿童游乐区与绘本角;针对上班族“午餐排队久”的需求,推出“线上预点餐”服务,平均缩短顾客等待时间20分钟。
对于消费者投诉的服务问题,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由专人跟进处理并反馈改进结果。据西贝2024年消费者满意度报告,其整体满意度较2023年同比大幅提升,其中“服务贴心”“响应及时”成为高频好评关键词。
更重要的是,西贝会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调整长期战略。从早期聚焦“西北菜”到如今定位“欢聚餐厅”,从单一品牌到多品牌矩阵,背后都是对消费者“从吃饱到吃好、从吃口味到吃体验”需求升级的精准洞察。这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迭代逻辑,让西贝始终保持鲜活的品牌生命力。
结语
回顾西贝的发展历程,从一家区域西北菜馆成长为2023年营收就已超过62亿元、门店超400家的全国性餐饮集团,其核心竞争力始终在于“守正”与“创新”的平衡——“守正”的是对食材品质的坚守、对消费者需求的敬畏,“创新”的是品牌定位的迭代、市场策略的突破。
在品牌定位上,西贝从地域特色锚定情感需求,构建起差异化壁垒;在市场竞争中,西贝以专业深耕与组织创新破局,拓宽增长空间;在性价比维度,西贝又跳出“低价陷阱”,以多元价值赢得消费者认可。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反馈上,西贝建立了闭环机制,让品牌与需求同频。
从草原羊肉到非遗莜面,从亲子欢聚到多元宴请,西贝的每一步都扎根于消费者需求,每一次创新都围绕着品质与体验。相信这样一家“以用户为中心、以品质为基石”的企业,必然能在餐饮行业的浪潮中持续前行。而其未来,值得市场与消费者共同期待。
【天眼查显示】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一家以从事餐饮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8990.2896万人民币,实缴资本8927.3575万人民币,并已于2025年完成了战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