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水流沙坝”是什么意思?

“水流沙坝”在重庆方言中是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俚语。一般指说话不文明、对人不诚信、做事不牢靠的人,带有贬义色彩。后逐渐演变为对行为不端、言语低俗者的贬称,这类人常被描述为“水流沙坝的人”。

  这一表述源自重庆码头文化。重庆地处两江交汇,水文特征显著,方言中常用“水”比喻流动、无常的事物。“水流沙坝”由此衍生出“像水一样流动不定”的引申义。比如某件事情没有完成,就说这事水了。某人做事不负责任,就说那人做事水得很,用于调侃某人言行缺乏诚信或立场不坚定。

   重庆境内江河纵横,山峦重叠,交通不便,以前货物流通、客运往来,主要靠木船载客运货。码头作为重庆最重要的交通节点,聚集了大量从事体力劳动的“下力人”(指从事搬运、抬工等体力劳动的劳动者)。解放前下力人因无条件受教育,部分人养成了不诚信的习惯和低级趣味的嗜好,他们的不端言行进一步强化了该词汇的贬义属性。“水流沙坝”概括了这类人物的特征,既包含对言行粗鄙的批评,也隐含对特定人群的负面评价。 ‌ ‌不过那是当时社会造成的,不是他们的错。跟今天爱讲黄段子的二流子不同。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