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入华夏则华夏之,入夷狄则夷狄之”,什么意思呢?
【本文由“星辰大海路上的腹黑兔”推荐,来自《中国近现当代史上的几大历史架空幻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没毛病,
所谓“入华夏则华夏之,入夷狄则夷狄之”,什么意思呢?
在 “华夷之辨” 的语境里,若个体或群体遵循华夏的礼仪规范、道德准则,践行华夏的文化传统,那么就被视作华夏成员。
反之,即便拥有华夏血统,但行为和文化上采用夷狄的方式,便会被当作夷狄看待。
例如,历史上一些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像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积极学习汉族的礼仪制度、语言文字,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使得北魏在文化层面逐渐向华夏靠拢,进而被华夏文化圈所接纳 。
清朝并没有发明新的文化,而是采纳了华夏的礼仪规范、道德准则,践行华夏的文化传统
所以他就是华夏文明(即汉文明)了
西方和日本想从否定某个时期在中国的主导统治政府为非汉文化政权,从而达到割裂中华文明历史连续性的目的,并进一步掩饰自己的侵略性才是一切问题的起源。
“崖山之后无中国”就是日本人为了这个目的炮制的观念
这是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不能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