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先生的建议点评
经济结构升级,核心在分配
观察者网:可以说,目前市场上的资产荒,以及一些消费现象都是“水小鱼大”的经济环境下,财富愈发集中,并导致需求不足的结果。那么需求应该如何拉动?是国补这样直接补贴居民端,还是通过基建等方式效果更好?
管清友:中国是有很多办法的。全世界来看,可能中国是唯一能系统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国家。(全世界唯一,这是中国例外?没有它国先进经验和理论?)
但从具体手段来说,国补也好,以旧换新也好,更多是解决短期问题,对消费形成一定的支撑。它也会透支未来,不是根本之法。(是的,这些都是膏药,实施过程很难做到公正公平,也太能寻租了。赞同)
根本的办法是要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改善人们的收入预期,特别是要让年轻人有希望。(这个没错。增加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关注方向,东西方都应如此,计划市场都不例外)
想要系统性解决问题,核心是什么?其实是分配。
现在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那么在供给端就要反对“内卷”式竞争。地方政府不要再拿着财政的钱,去补贴“内卷”企业。
而在需求端,关键就是没钱消费。怎么解决?至少两个维度。
第一个就是借鉴美国和日本,直接通过印钱来给中低收入群体发钱,包括提高脆弱群体的补助。(前文讲了中国唯一,这里又讲日本美国,请问,美国的具体做法日本的具体做法,能罗列或引用?还有,近四十年来,美日做的结果如何?分配更公平了?)中国是个大国财政模型,完全有能力做这个事情。(什么大国财政模型?理论和实践出处?怎么证明大国财政模型就能?)
当然这也是短期的总需求管理。长期的关键是结构性改革,而在存量经济时代,结构化改革的核心就是分配。(理论和实践出处?为什么分配改革能促进结构改革?发达国家的结构变化是分配改革的结果?并且得到了好的结果?)分配不是说“劫富济贫”,是说在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里,如何让居民部门拿走的更多一点(怎么分配?又是美国那种政府少拿?减税降费?财政赤字?)。这是需要强势部门让利的(强势部门让利?是政府部门?还是广义的国民经济部门?银行?共有的铁路电力等部门?),需要公共部门给完全竞争的市场主体让利(公共部门怎么让利?不时公平竞争?不是行政干预?不是公有部门补贴私人资本家个人?美国的补贴进入了工人打工者的口袋?不时化公为私?)。
而且上述两个维度,我们也要放松管制让社会更有活力(放松管制?还记得2012到2020的金融互联网贷?还记得你们呼吁放松房地产私人企业内外发债?中国房地产问题特别是民营房地产公司的雪崩,就是你们祸害的。还记得你们呼吁市场出清?自由落体?)。最早手机开始有摄像头的时候,很多舆论还在讨论要不要禁止,认为这样会影响安全。所以有很多时候还是要有雅量,要有容忍度,通过放松管制来改善供给,激活活力。(放松摄像头?让飞车党抢夺党卷土重来?让失踪人口偷扒抢劫再来?让中国刑事犯罪回到八十年代水平,追赶美国先进国际水平?)
我觉得,中国其实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里最有条件做分配改革的,因为我们有执政党的坚强领导(表面说的堂皇,实际挖坑)。一方面我们的创新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我们有超脱于各个利益集团上的执政党,他代表全体民众的利益,我们是可以做这个事情的。
从宏观政策上来讲,中央财政的杠杆率完全可以大比例提升。我们要跳脱传统的以收定支的思路,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是一个大国财政,有庞大的国有资产和工业制造能力,又面临内需不足供给过剩的问题,这个时候财政杠杆可以大比例提上去,再由货币政策来配合。
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劳动者收入,主要是增加低端劳动者收入,因为这样才能水涨船高低增加整个社会劳动者收入。而增加低端劳动者收入,就只能搞基建等。靠发钱或许也行,但罗斯福新政已经证明,以工代赈效果好。后来的美国和西方政府的发钱证明,只能收买选票,导致的是经济结果的灾难。在反思计划经济的年代,话术就是国名经济失调是重大罪恶之一。今天去产能,是不是经济失调?是不是资源浪费?今天的登记失业率百分之四,全国有非学生和非残疾人三四千万人没工作,是不是资源浪费?是发钱养他们还是创造工作岗位给他们就业?我们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中西部的基础设施是不是充分了?我们的体育基础设施是不是充分了?我们的教育和学生补助是不是充分了?我们的国防基础设施是不是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