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中国,“躺平”不是选择,奋斗仍有价值
1)一段时间以来,我时不时看到有人在网上鼓吹一种“躺平”理论。
2)什么是“躺平”?大概就是,不努力,也不奋斗,得过且过,维持最低的生存条件即可。其实,就个人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无可厚非。不想在大城市生活,想回农村?没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不想结婚、不想买房、不想加班?也没什么问题。一个成年人,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违反社会的公序良俗,不给别人添堵,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这没有任何问题。当然,前提条件是,一种选择就意味着一种结果,做了某种选择就要接受某种结果,只要自己能接受、不纠结、不后悔,就可以了。
3)但是,就整个社会来说,不能鼓吹“躺平”的思想,更不能把“躺平”浪漫化,尤其是年轻人,不能迷信“躺平”的“美好”。
4)有人可能会说,房价这么贵、彩礼这么高、工作这么累,我为什么要买房、要结婚、要努力工作?其实,买不买房、结不结婚,跟真正的“躺平”并没有必然联系。真正的“躺平”,是不工作、不努力、不奋斗,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状态,也是一种极其负面的思想倾向。
5)对个人来说,年纪轻轻,就“躺平”,去做“网吧大神”,游戏一打一个通宵,泡面吃一桶又一桶,这很爽吗?至少我不觉得有多爽。虚拟游戏能带来多少快乐,当我们回到现实就会觉得有多么落寞。那种邋遢、潦倒的生活,既不健康,也不可持续。一两个月在网吧当“大神”的,也许有,一两年的,也许也有,但是,你见过一二十年在网吧当“大神”的吗?
6)对家庭来说,一个彻底“躺平”、不思进取的孩子,绝对是父母心中的痛。我们也为人父母,不求孩子富贵、显达,但是,起码得有健康的身心,得有正常的生活。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为家庭、为亲友、为社会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就太好了。面对完全“躺平”的孩子,哪个父母能甘心?
7)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我们更不能接受“躺平”的思想。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算起,过去185年,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吃了多少苦?要是人人都“躺平”,那么,在晚清,我们就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就亡了国,今天,我们的孩子就要说日语了。有几个中国人能接受?
8)青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青年人的状态,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状态。今天,无论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美西方卡我们脖子,想延缓我们发展的步伐,甚至要逆转我们的发展势头。这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怎么能“躺平”?环顾中国四周,世界并不太平,美军在中国周边有那么多的军事基地,“台独”分子整天妄想分裂国家,东边的日本,军国主义幽灵随时都有复活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能睡得安稳?我们怎么能“躺得平”?我们有幸生活在今天,而不是晚清、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甚至不是抗美援朝时期,这是我们的幸运。但是,不要忘了,我们能有今天的幸运,是我们之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斗、牺牲的结果。我们既然享受了这种幸运,就应该努力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我们手中变得更好,就应该把一个更好的中国传递给我们的后来人。
9)有人说,我不关心“大国崛起”,我就想好好躺着。但是,如果人人都躺下去了,哪还有什么“大国崛起”?没有了“大国崛起”,我们不就又有可能再次退回到近代那一百多年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危险境地了吗?“大国崛起”,终归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个“小民”都过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大国崛起”,也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小民”都参与其中,各尽各心,各尽各力。
10)确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没有哪一代人真的很容易。如果累了,就休息休息,如果感觉到苦,就放松放松。这几年,全国多数地区房价都有所下跌,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去风险”工作完成了不少。从发展经济的角度,需要房地产健康发展。从保障民生的角度,房价出现阶段性回调、房价相对于工资有所下降,这是好事。此外,今天的中国,仍是创新、创业的沃土,虽然互联网的“红利”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有所消退,但是,人工智能的红利方兴未艾,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创造和创业,前景广阔,机会众多。今天的中国社会,还远远没有到“阶层固化”的地步。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读书、通过创业,依然有大把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之后,最终被清廷推出来背锅,在他被贬往新疆的途中,他写下了那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没有“躺平”,他在新疆期间,看到了沙俄和大英帝国觊觎新疆的巨大威胁,他走遍天山南北,绘制了详细的地图。后来,他在湘江船上,将这些资料传给了左宗棠。多年后,在新疆面临即将被从中国永久分裂出去的巨大风险时,他力排众议,甚至抬棺出征,最终,平定了叛乱,收复了天山南北。曾国藩的儿子,晚清著名外交官曾继泽也在左宗棠大军的支持下,在谈判桌上与沙俄据理力争,收回了伊犁地区的部分领土。
说实话,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真的没有“躺平”的资本。
把目光拉回现代,任正非老爷子,七八十岁的时候,女儿被加拿大政府扣押,华为公司遭遇美国一轮又一轮的极限制裁,二十多万员工、无数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嗷嗷待哺”。任正非也没有“躺平”,他用一架被打得千疮百孔的二战时轰炸机作比喻,激励华为全体将士,要有质量地活下去。现在来看,华为不仅活下来了,还帮助中国芯片、操作系统等行业打开了新局面。
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林则徐、都是任正非,但是,我们又怎么知道,自己不可能是林则徐、任正非呢?尤其是今天的年轻人,不经过努力、不经过奋斗,你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出多大的贡献呢?即便我们最后成为不了林则徐、任正非,但是,我们只要保持身心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在此基础上,还能照顾好身边的人,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一生。这样的人生,也比彻底“躺下”、也比当一个“网吧大神”要好。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累了,就好好休息下。休息完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在今天的中国,人人都“躺平”,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终归在于奋斗、在于责任、在于把自己活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