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加增材应收账款飙升账龄风险加剧,研发费用率远弱同行

500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近期,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加增材)的科创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此次IPO,易加增材计划募资12.05亿元,其中4.64亿元用于北京易加三维金属3D打印扩产项目;4.42亿元用于杭州增材制造设备产业化项目;1.87亿元用于杭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12亿元用于技术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应收账款飙升,占比超四成

天眼查显示,易加增材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主要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级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的技术企业。目前,公司生产的增材制造设备产品主要包括金属3D打印设备和非金属3D打印设备,现阶段以金属3D打印设备为主。

从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包括3D打印设备和3D打印材料及配件收入,其中3D打印设备销售收入占比超过90%,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具体销售情况方面,报告期内,3D打印设备实现收入分别为2.29亿元、3.84亿元和4.41亿元,销售量分别为124台、160台和163台,平均单价分别为184.52万元/台、239.79万元/台和270.47万元/台。

2023年、2024年,3D打印设备的销量同比增长29.03%、1.88%,均价同比增加29.96%、12.76%,共同推动3D打印设备收入大幅增长。

另一边,3D打印材料及打印件、配件和服务的各期收入金额分别为1751.03万元、2254.53万元和2224.9万元,占当期收入的7.11%、5.55%和4.8%。

报告期各期,易加增材实现营收分别为2.47亿元、4.09亿元和4.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92.6万元、6858.15万元和9881.34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3.79万元、6880.37万元和9270.59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9.29%、43.54%和44.84%。

报告期内,同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毛利率均值分别为53.93%、49.4%和42.44%,2022年、2023年,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要明显高于易加增材的毛利率水平。

易加增材表示,公司报告期前期的营业毛利率和3D打印设备业务毛利率偏低,主要系当时公司规模相对较小,竞争优势相对较小;报告期后期,随着业务规模提升及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的毛利率逐步攀升。

需要注意的是,易加增材期内的存货及应收账款水平整体居于高位,且应收账款还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

易加增材的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等构成。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68亿元、3.75亿元和4.45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1.26%、47.20%、43.26%,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238.84万元、576.54万元和717.01万元,存货金额和跌价准备金额均逐年增加。

报告期各期末,易加增材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224.63万元、1.54亿元、2.17亿元,应收账款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30%、37.68%、46.04%,应收账款余额及占比逐年增加。

500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龄1年以内的占比分别为90.54%、58.99%和66.45%,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龄1-2年的占比分别为7.69%、37.76%和25.47%。

截至报告期末,易加增材一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余额为7496.99万元,占比34.59%,部分长账龄款项未能完全收回。

同一时期,易加增材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76次、0.71次和0.62次,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04次、3.46次和2.54次。存货周转率略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研发费用率远弱同行,销售费用率持续增加

由于各期末存货金额增长较快,同时部分国有客户回款周期有所延长,易加增材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偏离净利润。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6亿元、1967.28万元和-9379.5万元,各期的净现比分别为-3.67、0.29和-0.95。

2023年,公司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主要原因为收回1500万元银行承兑保证金以及收到的政府补助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财政经费金额增加。

2024年,公司采购货款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以及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增长,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公司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支付的银行保证金增加,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所支付的现金增加。

报告期内,易加增材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372.24万元、4016.85万元和4756.32万元,占当期收入的9.6%、9.83%和10.1%;管理费用分别为1596.84万元、2726.25万元和2814.78万元,占当期收入的6.46%、6.67%和5.98%。

上述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17.9万元、2377.39万元和3061.03万元,占当期收入的8.57%、5.82%和6.5%相比,易加增材的销售费用率明显高于研发费用率。

报告期各期,易加增材的销售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广告宣传费、差旅费等构成。其中,各期销售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分别占比64.10%、52.01%、53.06%。

广告宣传费占比11.70%、23.42%、15.12%,主要为展会和宣传推广支出,2023年公司加大境内外展会投入力度,广告宣传费相应增长;差旅费占比5.63%、6.05%、4.88%,随着公司销售人员和业务规模的增加,销售人员差旅支出相应增加;居间服务费占比1.01%、2.63%、10.24%。公司居间服务费主要为出于获客目的支付居间服务商的费用,金额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增加。

于上述同一期间内,易加增材的同行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8.46%、8.82%和9.96%,管理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6.32%、10.14%和8.71%,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4.87%、14.53%和16.79%。其中,易加增材的研发费用率远弱于同时期可比公司的均值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企业研发费用率持续且显著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将制约其核心产品开发能力,使其缺乏构建技术壁垒的能力,最终导致品牌溢价能力下降,滑入低利润率的同质化竞争区间。

报告期各期末,易加增材的员工人数分别为232人、289人及316人。截至2024年末,公司管理、研发、销售、生产人员占比分别为15.19%、16.77%、29.75%和38.29%。销售人员占比仅次于生产人员。

本次发行前,易加增材实际控制人李诚、李健浩合计控制公司54.53%股份。按照本次发行2922.2079万股测算,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预计合计控制公司40.89%股份,仍将对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内控方面,据了解,易加增材及北京易加历史沿革中存在时期股权代持行为。分别包括:北京易加设立初期员工股权预留、委托持股及其终止;历史股东逸晫资产、杭州汉港股权代持及终止;历史股东王玲华股权代持及终止;历史股东金加林股权代持及终止。

报告期内,为满足银行贷款要求,易加增材存在先将取得的贷款资金支付给部分供应商,再由供应商将资金转回公司的转贷行为。期内公司合计贷款金额为1.25亿元,转回金额为1.2亿元。

杭州易加变更为股份公司之前,出于操作便捷性考虑,曾使用员工个人账户代公司对外收付款项,涉及零散3D打印服务业务。2022年、2023年,代付净额分别为15.33万元、10.89万元。

报告期内,易加增材的现金销售金额分别为3.21万元、3.90万元、0.08万元,均为废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低;2022年及2023年公司现金支付金额分别为2.00万元和1.00万元,为零星费用支出。

截至2024年12月末,易加增材及子公司尚未执行完毕的诉讼事项包括:子公司北京易加于2023年9月向山西省兴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航宇新材料智能制造研究院(山西)有限公司支付相关销售合同项下未支付的货款176.40万元,并承担相应利息。2023年12月,山西省兴县人民法院判决航宇新材料智能制造研究院(山西)有限公司支付北京易加货款176.40万元及违约损失。

易加增材于2024年2月向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顶维(山东)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支付相关销售合同及补充协议项下未支付的货款2029.91万元,并承担相应利息。2024年7月,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法院判决顶维(山东)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公司货款1942.13万元及逾期利息。(港湾财经出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