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嘴吃饭的罗永浩,把西贝吃怕了

罗永浩很勇,把西贝按在地上摩擦。西贝老板贾国龙很刚,“哪怕生意不做了,和罗永浩的官司一定要打。”

500▲ 注:图片源于小红书截图

罗永浩擅长把“商业争议”变成“公共话题”。

14年前,罗永浩在微博吐槽西门子冰箱,到西门子门口砸冰箱,把“冰箱门不易关闭”炒成行业焦点。最后逼得西门子中国公开道歉并承诺召回,成为“个体户撬动跨国企业”的经典案例。

14年后,这一幕又在西贝身上重现。预制菜是消费者忌讳的事情,价格贵也是西贝这些年被诟病的热点问题。这些讨论潜伏在社交媒体上,难以影响到西贝这样的餐饮企业。

直到罗永浩打着“为大众争取一个预制菜知情权”的正义出发,就将自身的名人效应与大众的立场绑在了一起,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大众其实清楚真相,预制菜已经无处不在了。在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明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艾媒咨询数据)。从商家的角度看,食品工业化是大势所趋,标准化、高效率的预制食品是最好的产品。

B端是生意,C端才是生活。大众沉默只因为,大多数预制菜性价比很高,日常在连锁门店就餐方便卫生。这背后有大众工作节奏快的原因,也有消费降级的时代背景,这里面也隐藏着难以满足口腹之欲的群体情绪。

吃的问题很日常,一旦把事情放在大众舆论场,“价格敏感”能放大群体性情绪。尤其是西贝董事长贾国龙“不贵”的言论爆出后,激起了大众的强烈不满。贾国龙开放厨房让记者进入后,标签纸上的日期和配料,彻底释放了大众情绪,自然把罗永浩捧成嘴替。

500▲ 注:图片源于小红书截图

过去的14年,罗永浩没有输过互联网骂战,6亿元的真还传还收获更多的粉丝。他身上的理想主义和“替大家说两句”的情怀,击穿了有朴素道德观的大众。14年后,罗永浩能掀起的舆论风暴,已经超过了西门子事件,尤其是在自媒体和短视频的加持下。

贾国龙不是在硬刚罗永浩,挡在在他面前是对价格和预制菜有意见的消费者。西贝的自证就像暴露在没遮挡的平地,只能被扫射,“难吃又贵”的烙印在西贝品牌上不断加深。

贾国龙接受《中国企业家》的采访时说,“我现在陷入了自证循环了。也谈不上痛苦,但有点生气,这事对西贝的伤害已经显而易见了。”《中国企业家》记者追问,“对西贝的伤害有多大?”贾国龙说,日营业额下降超过了百万。

对于西贝来说,这件事真得是坏事吗?或许将来贾国龙可能还会感谢罗永浩。

标准模糊的预制菜 |

9月12日晚,罗永浩在抖音、B站、微博等平台开启直播,从西贝聊到预制菜。在直播现场,背景大屏醒目地写着“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500

罗永浩在直播在中明确表示,当前预制菜领域尚未出台正式的国家标准。他还解释自己的直播间也卖过预制菜,“我们知道卖的是预制菜,也说了是预制菜,这没有任何问题。你买的时候也知道是预制菜,预制菜本身是合法的。”

现在争议的点是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没有出来,对预制菜没有清晰的定义,安全线在哪里也没有清晰的界定。

其实贾国龙也有这样的“困扰”。

贾国龙接受《中国企业家》中说,“从我个人来说,我是商家,也是消费者,我也不喜欢品质不好、品质低劣的预制菜…… 即使现做,用品质不好的肉、菜、调味品,同样口味不佳、不营养,甚至影响健康。所以,不能按预制和现做来区分,应该按一定的登记、标准区分。”

另外,他理解的预制菜是,“按照国家的标准定义的。在工厂将整道菜全部做熟,做好封装,送到门店后,用水浴、微波炉或蒸箱加热后就吃,这是预制菜。”贾国龙不认为半成品、加工过的原材料是预制菜,他只承认西贝有预制工艺,中央厨房加工后,配送到各类门店。

在记者走进西贝后厨后,舆论的焦点聚焦在半成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蔬菜等易加工的菜品为何也要预制。

《中国企业家》记者询问贾国龙,“现在社会上对预制菜存在焦虑情绪,你有感觉吗?你在意这个吗?”贾国龙淡定地回应,“感觉到了。原来挺在意的,现在我反而更冷静了。”他解释,“出餐效率、标准化程度越高的餐饮企业,预制程度越高。”

贾国龙的观点代表的绝大多数餐饮老板的心态,9月13日,奴毛肚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凌晨转载内参文章;吉祥馄饨创始人张彪直言“信任西贝”;朱光玉火锅联合创始人李扬表示“平台公知都在对着餐饮人一步一步勒紧脖子上的钢丝绳”。

500▲ 注:图片源于小红书截图

可见消费者与餐饮老板们对预制菜的定义和划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物种,罗永浩拆解概念的能力很强,他不可能不知道,但他选择搅浑这潭水。

罗永浩在直播间的话术也很微妙,他说自己并不反对预制菜这一产品形态,真正反对的是部分商家将预制菜伪装成先做菜品进行售卖,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可以明确说,罗永浩和贾国龙等餐饮老板认为预制菜没有问题,罗永浩强调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价格有问题。

中餐做中央厨房是行业大趋势,不仅可以更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预制过程在中央厨房的工厂进行,更安全、更好监管。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国内有超过74%的连锁餐企自建中央厨房。其中,超50%餐企研发标准化成品及半成品。

那大家是否可以理解成,如果罗永浩真得能借助舆论推动预制菜相关标准透明化,是否能够消除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对预制菜的误解呢?9月13日,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谁公开征求意见。那个时候,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围。

这是否意味着贾国龙等餐饮老板推崇的中央厨房将在国标的指导下,广大消费者能接受预制菜呢?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在论证阶段并非私密的信息,只能说罗永浩掀起舆论的时机很微妙,那么他掀起舆论的目的真的是当消费者的嘴替吗?

走向舒适区的罗永浩|

时间拨回到3个月前。

在6月的AGI Playground 2025 大会上,罗永浩坦言,“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烧了很多钱,证实十年内AR眼镜都不太可能商业化。”他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做AI的软硬件结合方案,硬件没有问题,软件却出了工程灾难。继手机之后,罗永浩又破灭了一个科技梦。

同在6月,穿着白色衬衫,学生模样的梁文峰遇到了罗永浩。梁文峰对他讲,“你靠嘴吃饭的能力是全国顶尖的”“一个人如果能在任何领域做到全国顶尖,就不应该辜负这份天分。”

后来大家都知道罗永浩听劝了,8月18日,他将微博昵称从“罗永浩·钮钴禄”更改为“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并宣布进军播客领域。罗永浩表示,这档节目将聚焦科技、人文、世界格局、时代变迁以及人生抉择,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重量级人物进行深度对话。每期节目时长预计为3至5小时,重点在于思想碰撞与深入交流。

500

次日,《罗永浩的十字路口》首期节目在B站上线,嘉宾是理想汽车CEO李想。这次访谈没有人怀疑罗永浩聊天的能力,但验证了他确实不适合科技创业。

罗永浩问李想创办汽车之家那个时期有什么科技偶像。李想说了一个宫本茂,罗永浩立刻加入话题。罗永浩分享的重点在他和任天堂结缘晚,买盗版的事情。而李想试图阐述的宫本茂的产品理念。

聊完宫本茂之后,李想提及乔布斯。罗永浩又延伸了这话题,他侧重在乔布斯被赶出苹果的几十年里当成笑柄,他觉得乔布斯是个怪人。这是媒体人或者大众喜欢的八卦角度。而李想提出了一种研究乔布斯的方法:通过研究Tim Cook和Jonathan等乔布斯周边人的书/传记,交叉确认乔布斯真实的一面,例如对于主流声音里说乔布斯的“简单暴躁”,但李想发现的真相是暴躁后面的高要求,乔布斯怎么与同事们建立信任以后,推行他极致的产品理念的。

可以看出李想是那个真正的创业者,在思考创业者困境之后,才会去乔布斯身上找真正的答案。但这不妨碍罗永浩的节目做好,播放量迅速突破千万,还让李想在镜头前掉下了眼泪。

节目的流量肯定不是罗永浩最终的目的,商业价值才是。

8月20日,罗永浩在微博宣布尘封九年的TBT项目即将面世。当网友们猜测这是否是某种革命性科技产品时,他端出的却是一盒泡面——康师傅“特别特”泡面( TBT 为“特别特”拼音首字母缩写)。

8月21日晚,罗永浩现身康师傅官方抖音直播间,以极大的热情推销这款“特别特”泡面。他反复强调这款产品“用泡的速度达到煮的鲜度”,甚至打出了“重新定义泡面”的标语。

500

但方便面市场萎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业内测算,外卖市场每扩张1% ,方便面消费量便萎缩0.0533% 。如果预制菜被接受后,估计方便面的市场还会继续萎缩。

这种围绕罗永浩的双线叙事,还缠绕着罗永浩的债务问题。天眼查风险信息显示,近日,锤子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两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2142 万余元。 

很难揣测罗永浩找西贝下手的真正用意,但所有迹象表明,他在回到舒适区。

战火停了才有真相 |

罗永浩砸冰箱不是输出内容,也不是输出作品,而是输出事件扬名立万。在冯唐的书里有一个记录,罗永浩砸完冰箱后,和冯唐一起吃饭。冯唐举杯,罗永浩说:“干杯,你我终于名扬四海了。”这很有可能是句自嘲的话,但后来,锤子完成了融资。

历史是会重演的。不否认罗永浩让大众刷新了对预制菜的理解,也期待老罗后面的动作。

对于西贝和贾国龙来说,或许需要等待新的舆论事件吸引火力,等待《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出来。

贾国龙没必要大动干戈。

罗永浩引爆预制菜,对西贝来说或许还是一次正名的机会。全世界都知道麦当劳肯德基是预制菜,这不妨碍消费者青睐。更何况,西贝的基本盘还在,儿童餐带动家庭用餐的思路是对的,避开第一楼和地下的快餐店,开在高层中高端餐饮旁边的差异化竞争路线是值得肯定的。这次媒体进入西贝后厨,还让大家看到了干净卫生的环境,获得了部分消费者的认可。

现在,对于贾国龙来说是个倾听消费者声音的好时机,改掉价格贵的问题,或许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