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交保被撤:又是陈智菡惹的祸?

  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所涉「京华城案」及「政治献金案」持续延烧,在历经「侦查中羁押」及「一审中羁押」共三百六十三天,于本月八日才以七千万元新台币有条件交保,获得「半自由」后仅五天,台北地检署于前日列出包含「不当接触证人」等五大理由正式提出抗告,台湾高等法院前日收案后,昨日下午裁定撤销台北地方法院合议庭的交保裁定,将全案柯文哲与三千万元交保的台北市议员应晓薇发回台北地方法院重新裁定。

  这是柯文哲三进三出台北看守所后,台北地检署第四次抗告成功。现在就看台北地方法院的更审,作出如何裁定。按照通例,可能会有如下的几个结果:其一,台北地方法院维护自己的司法专业威信及权威,对抗台北地方检察署的抗诉理由,再次裁定柯文哲及应晓薇交保;其二,对柯文哲部分,既要维护自己的司法权威,坚持交保,又要「俾面」台北地检署及其背后的「政治势力」,因而裁定保释金「加码」,在七千万元的基础上增加若干千万元,但可能不会达到一亿元,因为此前柯文哲曾经扬言,倘是裁定一亿元交保,他将会拒绝接受,宁愿继续羁押,甚至不排除绝食抗议,可能会惹发巨大的政治风暴,这反而是民进党当局的「政治负担」;其三,台北地院不愿「得罪」台北地检署背后的「政治势力」,决定裁决重新收押柯文哲及应晓薇,甚至是以柯文哲违反交保命令「接触证人」为由,没收柯文哲的七千万元保证金。

  实际上,台北地检署今次抗告,虽然搬出了「五大事由」,但唯一拿得出手的「理由」是柯文哲获交保后,于九月九日在赴台北地院接受庭审时,与证人陈智菡(民众党「立法院」党团办公室主任)、陈宥丞(民众党台北市议员)同乘一辆车,违反台北地院裁定交保的附带条件「不得与证人有任何接触」,直接踩到交保「红线」。而按照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法律,接触证人是极为严重的妨碍司法公正的犯罪行为。因此,柯文哲是主动「撞到了枪口」。

  正因为如此,在台北地院于本月五日作出柯文哲交保的裁决后,台北地检署虽然有声明将会提出抗告,但却「偃旗息鼓」了整整四天,都未见有所行动,与此前的四次抗告,都是从未迟疑,无论是无保请回或交保,抗告动作总是当天晚上或隔天就启动相比,显得「理虚心怯」。一方面,是真的拿不出什么可以「过硬」的理由;另一方面,柯文哲毕竟已经被关押了足足一年,与其它同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羁押实率相比,呈现不符比例原则的状况,再次正式提出抗告,也实在是「没有意思」。

  但就正在台北地检署「搲晒头」之际,本月九日,有人发文晒出一张「木可案」证人陈智菡、陈宥丞与柯文哲同坐一辆车的画面,当即被民进党的前桃园市议员王浩宇向台北地检署「告发」,指控陈智菡是「柯案」的证人,而台北地院裁决柯文哲「交保」的条件之一是不得与同案被告证人有任何接触。台北地检署如获至宝,当天就正式宣布向台北高等法院提出抗告,并于翌日「入秉」高院;而高院合议庭于昨日下午裁定,撤销台北地院合议庭的交保裁定,并发回台北地院重新裁定。

  柯文哲的律师也知道事态严重,在柯文哲与陈智菡「同车」的照片曝光后,连忙解释说,是陈智菡自己登车,因而柯文哲是「被动」接触证人;另外,也有人「缓颊」说,柯文哲与陈智菡在整个车程内,都没有谈及案情内容,而是就沿途所见景观,议论柯文哲在任台北市长时的市政内容,包括「双子星」的兴建进度等。

  这些辩解,可能都是软弱无力,因为禁止与证人接触,是为了防止串证。只要有接触,就是违法,而不管是否触及案情。

  不过,仍然有「窍门」,因为目前台北地院正在审理的,是「京华城案」;而陈智菡是作为「政治献金案」中的「木可案」的证人,亦即她并没有被列为「京华城案」的证人。可能这也正是陈智菡居然会主动与柯文哲「同车」的「有所恃」原因。就看在台北地院重开羁押庭时,辩护律师「此案非彼案」的诉求,以及台北地院当初在作出交保裁决时,只是在限制条件中仅以「不得与同案被告、证人接触」作为规范,却未明确界定范围与名单,在被告与证人众多、名单动态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执行上的模糊,导致陈智菡误与柯文哲「同车」等理由,是否获得法官接纳。

  但不管如何,陈智菡「恃熟卖熟」、「习惯成自然」地登上柯文哲的汽车,使得柯文哲有「接触证人串供」的嫌疑,而有可能会被再次羁押,这就被「小草」们视为柯文哲交保遭撤的「战犯」,昨日纷纷涌入她的脸书留言怒呛:「为甚么要害柯文哲…你是不是赖清德派来的」、「妳是卧底!!」、「妳是证人身份,为何当天不回避」、「北检要感谢妳了,让北检抗告成功,柯文哲如果再被覊押,妳是民进党和北检的最大功臣」。还有「小草」重翻陈智菡导致「蓝白合」破局的旧事,指责就是因为她破坏「蓝白合」,而导致「阿北」今天的遭受司法迫害。

  实际上,当初在马英九出面举行政党协商会议,双方达成「蓝白合」的六点共识时,如果不是黄珊珊、陈智菡强烈反对,导致「蓝白合」破局,柯文哲今天就不但没有遭受牢笼之灾,而且更是享有刑事豁免权的「副总统」,民众党也就成为「联合政府」的执政党,可以出掌除「国防」、「外交」、两岸以外的各部会职位,黄国昌更是可以担任其念兹在兹的「法务部长」以推动司法改革。但因为黄珊珊、陈智菡的搅局,再加上柯文哲过高估计自己,而致「蓝白合」破局,丧失了难得的「下架民进党」机会,而进而导致柯文哲遭受「司法追杀」。现在,陈智菡又因「主动」与柯文哲「同车」,而有可能会导致柯文哲被重新羁押,这正是「旧恨未消,新仇又起」。

  这就难怪,老资格「柯粉」张乔瑜「点名」陈智菡、许甫(前二人是夫妇)、黄珊珊这三个人,「再不离开民众党核心,蓝白二零二六年再不合的机率超级无敌高!」「蓝白再不合,是只会再次爽到赖清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