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前高管辞职创业,“占领”老外庭院

500

  作者:田甜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房主悠闲地坐在庭院里喝着咖啡。旁边偌大的草坪上,一台智能机器人安静、精准地工作着。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无数欧美家庭上演的日常场景。

  这样的传统已经沿袭了好几个世纪。

  早在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和上流社会就有修剪草坪的习惯,那是财富和地位的彰显。此后,种植草坪及维护逐渐从贵族庄园扩散到中产庭院——如今全世界大约有2.5亿个配有草坪和花园的私人庭院,其中美国1亿,欧洲8000万。

500

  ● 在欧洲,草坪和花园几乎是家庭标配。图片来源:摄图网

  只不过,曾经的手推式或骑乘式割草机正逐渐被智能割草机器人替代。

  一批来自中国大厂或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宅,凭借算法与供应链优势,正在重新定义欧美草坪上的割草机——将房主从繁琐的庭院维护中解放出来。

  其中,前大疆高管魏基栋创立的割草机器人品牌Mammotion尤其值得关注。

  它一出场就直接杀向中高端市场,产品定价从1999美元到4099美元不等,相比宝时得等老牌割草机器人,Mammotion同类产品价格高出近一半。

500

  ● 割草机器人。图片来源:Mammotion官网

  不过定价高看上去一点也不影响销量。

  今年一季度,在亚马逊割草机器人best seller榜上,Mammotion旗下产品荣登德、法、美三国销冠。售价4099美元的LUBA 2 AWD 10000H智能割草机器人,更是上架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亚马逊北美站销量第一。

  Mammotion用实力证明,谁说中国制造只能打性价比这张牌呢?

500

  起死回生

  今年上半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出货量达234.3万台,同比激增327.2%。

  别看割草机器人那么火,入场券可不容易拿到。想要站稳脚跟,就更是考验全方位能力。你得是个“六边形战士”,研发、供应链、融资、渠道、品牌……都不能有短板。

500

  ● Mammotion不同系列产品。图片来源:Mammotion官网

  既然是智能割草,算法研发方面的投入自然是一场“军备竞赛”,这直接关系到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关键在于,需要平衡市场订单量和研发方面的开支,很多初创公司都因为现金流问题,很遗憾没有闯过量产前的“鬼门关”。

  而且,割草机器人毕竟是高客单价的工具类消费品,消费者认品牌,这对于新入场者来说非常不友好。

  Mammotion成立至今只有3年,但实际上,魏基栋也算是机器人领域的“老兵”了。

500

  ● 魏基栋

  15年前,魏基栋曾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名参赛选手,他说,当年在赛场收获的深度工程思维和极致创新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他。

  因参加机器人大赛,从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后,2014年,魏基栋进入大疆,担任研发经理。

  3年后,他离开大疆,一头扎进机器人创业赛道中。

  东莞松山湖,这里坐落着香港大学教授李泽湘创立的机器人产业基地,目前已孵化出140多家硬科技企业,其中包括云鲸智能、海柔创新、希迪智驾等独角兽企业。李泽湘正是大疆创始人汪滔的老师。

  魏基栋拉上几名志同道合的圈内好友,在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租了一间不足40平米的办公室,松灵机器人成立了。

  6名创始成员来自大疆或李群自动化,有的还是通过机器人大赛相互结识。

  最开始,松灵机器人做的是停车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向搬运车)。

500

  ● 松灵机器人的停车AGV

  团队推出了夹轮式自动停车方案:停车AGV直接钻入车辆下面,利用夹持装置将车辆轮胎夹起,把汽车送到停车位上。

  可以想象一下,当你来到商场,不需要去地下车库艰难地寻找停车位,只需将车停到地面指定位置,就会有机器人自动将座驾送到车库;需要提车时,机器人又将座驾移动到最初的停车位。是不是很酷?多么愉快的体验。

  团队原本以为这是一项牛逼的发明,直到掉进坑里才深有体会,单独的停车AGV设备根本无用武之地。

  一个智能停车项目,至少还需要智能停车软件、立体车库建设运营等多方配合。

  结果是项目周期拉得很长。连续好几个月,松灵机器人的资金只出不进,这支初创团队快要撑不下去了。

  最艰难的时刻,魏基栋决定破釜沉舟。

  2019年初,松灵机器人进行了战略方向调整,聚焦机器人底盘。

500

  ● 松灵机器人底盘。图片来源:松灵机器人

  一块小小的机器人底盘,其实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它承载了机器人定位、导航、移动、避障等基础功能。

  当时移动机器人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不过魏基栋看到了未来,他认为行业对于高性能、高灵活性的机器人底盘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松灵机器人推出了两款机器人底盘产品,只要在底盘上加装不同的组件和导航系统,就可以用于安防巡检、环境检测、农业灌溉、物流运输等场景。

  正是凭借这两款底盘产品,松灵机器人起死回生,当年就实现了千万级营收。2020年,松灵机器人底盘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一。

  2022年,魏基栋又将目光投向割草机器人领域。松灵机器人推出子品牌Mammotion,要做老外的“私人园丁”。

  对于Mammotion来说,松灵机器人做底盘积累的导航算法、传感器融合技术正好可以迁移过来.

  另外,松灵机器人现金流的加持,也让Mammotion发展得更加从容。Mammotion可以更好地掌握主动权,洞察用户需求,逐步地研发迭代产品。

500

  Mammotion如何突围?

  割草机器人不是直到今天才被中国的技术宅们发明。

  要知道在欧美国家,割草早就是强制性义务了。

  比如美国的很多州就有规定,任由荒草丛生会被施以经济处罚。在欧洲,满院杂草就相当于中国在楼道里乱堆杂物,被视为不道德行为。割草机器人诞生前,手推式或骑乘式割草机已在欧美的草坪上服务了数百年。

  只是手推式或骑乘式割草机仍离不开人工操作,欧美人工成本高,如果雇佣园林工人上门打理,每年大约需花费1000-1500美元。于是上世纪90年代,埋线式的割草机器人脱颖而出。

500

  ● 手推式割草机,费时又费力。图片来源:摄图网

  埋线式割草机器人,顾名思义,需要预先在草坪中埋线,框定割草区域。当机器人割草时触达边界,就会转弯掉头。

  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不过提前埋线实在太麻烦,到了线框拐角处,机器人还容易卡住。

  这一代中国产的割草机器人,则是充分发挥了中国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

  2022年5月,Mammotion首款“不埋线”割草机器人LUBA问世。

  产品展示视频中,机器人穿行在暴雨后泥泞的草坪上,遇到花坛就会精准避开,作业完毕,还会自动返回充电桩。

  原来,这款机器人配置了RTK高精度定位系统,无需埋线,机器人通过卫星信号就可以自行定位。

  再加上3D视觉模组、智能避障方案也被植入产品中,无怪这款机器人在草坪上穿行自如,让众多欧美消费者一见倾心,在Kickstarter上众筹首日就突破了100万美元。

500

  ● LUBA上线首日众筹金额突破100万美金。图片来源:松灵机器人

  LUBA卖得好也不难理解,毕竟相比请人工,像这样一款割草机器人至少可以服务5-6年,是一笔算得明白的经济账。

  当然,想要在欧美市场赢得消费者,仅靠“不埋线”这一项肯定不够,现在“不埋线”几乎是这一代国产割草机器人的标配了。

  在跟用户沟通方面,Mammotion也有自己的妙招。

  在Kickstarter众筹页面上,Mammotion给早期支持者开出最高达52%折扣的早鸟价,而且,用户的每一条留言都会得到回复。这大幅降低了用户的尝鲜门槛,又建立了品牌信任。

  对于用户留言,Mammotion不光会“听”,还会“用”。

  通过分析用户评论,Mammotion团队了解到,欧美消费者特别关注割草机器人在复杂地形、极端天气下的表现。

  基于这些洞察,Mammotion团队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相关展示内容,还对“陡坡割草”“雨天作业”等关键词加大了投放。

500

  ● 图片来源:Mammotion官网

  TikTok、YouTube、Facebook是海外主要的社媒流量平台,运营这些平台时,Mammotion制定了差异化策略。

  比如机器人在草坪上安静地工作,主人悠闲地享受着阳光,旁边还有宠物陪伴,这类很治愈的视频通常发布在TikTok账号。目的就是通过内容,勾起欧美中产阶层对庭院生活的美好想象,吸引潜在消费者。

500

  ● 割草机器人在阳光草坪上作业。图片来源:Mammotion官网

  在YouTube,Mammotion则立起了专业人设。比如与科技博主合作发布评测视频,使用激光测距仪对比人工割草和机器割草的效果差异。

  Facebook是熟人社交平台,相当于国内的微信,Mammotion运营Facebook旨在建立用户信任。

  比如Mammotion在Facebook运营了多个超万人规模的官方用户群组。Mammotion会在群里发布产品更新及功能教程,用户则会在群里交流割草经验、分享草坪效果。

500

  向上攀登

  相比欧洲,美国无疑是割草机器人品牌更难攻克的山头。

  美国的私人花园太大了,平均面积达1000平米,而且没有围栏边界,通过陡峭坡地与大自然紧密融合。

  美国的草种也很特殊,种的是高羊茅、黑麦草,硬度高,对刀片损耗巨大。一般的割草机器人进入美国家庭,只怕都经不住考验。

  直到今天,割草机器人在美国渗透率仅为2%。

  许多美国家庭仍然坚持DIY,或者请园林工人上门割草,使用传统的手持式割草机进行作业。

  但另一面,低渗透率也意味着市场潜力。

  2023年10月,Mammotion推出了LUBA 2 AWD系列。

  这一系列产品主要针对大型复杂草坪,可以穿越斜坡,在高草、砂石等恶劣地形也不易卡停,可以说为美国庭院量身定制。

500

  ● LUBA 2 AWD可以穿越陡坡。图片来源:Mammotion官网

  颇具创意的是,LUBA 2 AWD还推出了“草坪打印”功能,用户可以通过Mammotion APP设计并打印草坪图案、标志或文字。这时,草坪就是一块艺术创作画布,割草也不再是纯体力劳动,而是可以带来愉悦身心的情绪价值。

  LUBA 2 AWD推向市场后果然表现不俗,最高售价达4999美元,却在亚马逊北美站排名销量第一,还荣获《TIME》杂志“2024最佳发明奖”。

  你以为这就是Mammotion全部的故事吗?

  即便已在欧洲和美国占据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Mammotion仍在通过创新产品,不断占领割草机器人新的技术高地。

  今年4月,Mammotion发布了搭载固态激光雷达的LUBA mini AWD LiDAR割草机器人。

  因为光速已知,这项激光雷达方案是通过激光扫描回波时延计算出机器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从而生成一幅3D点云图像。相比其他方案,即便在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下,割草机器人仍能高效作业。

500

  ● 激光雷达生成3D点云图像。图片来源:Mammotion官网

  不过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1500平米以上的大草坪,激光雷达也有难以接招的时候。因为视域辽阔,会导致反射回来的激光点数量太少,造成点云稀疏,精度有所下降。

  这个难题也被Mammotion攻克了。就在近期举办的IFA(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2025展会上,Mammotion发布了自主研发的Tri-Fusion三重融合定位系统。

  何谓Tri-Fusion三重融合定位系统?就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算法,激光雷达、RTK、视觉三者之间将实现实时协同,机器人会根据光照变化、障碍物密度、地形等因素,自主选择最优工作模块。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全球首款集激光雷达、RTK、视觉“三合一”的定位导航系统。

500

  ● Mammotion横扫IFA2025十余项大奖。图片来源:Mammotion官网

500

  结语

  对于技术,魏基栋总是有着近乎极致的追求。

  他曾把割草机器人与智能汽车相提并论,“割草机器人本质上是个高度集成的智能移动平台,相当于一台小型汽车,产品标准应当向汽车工业看齐,而不是普通的小家电或者玩具。”

  在这里,技术当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以市场为导向,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再逐渐培养技术的“张力”。

  这也是魏基栋从松灵机器人停车AGV项目失败中汲取的教训。

  “技术出身的人,往往把技术放在首位,从而忽略了市场的重要性,这在商业社会中是不合理的。”他说。

  纵观Mammotion的发展,无论对于产品功能的更新,还是技术路线迭代,Mammotion始终重视与消费者沟通,基于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

500

  ● 图片来源:Mammotion官网

  这也给中国制造带来深刻启示:不是只有低价内卷这一条路。

  深刻洞察用户需求,用新技术解决用户的老难题,这才是中国制造更高维度的制胜之道。

  ● 参考资料

  [1] 格隆汇APP|国产机器人,疯狂割老外的“草”

  [2] 兔克出海|大疆前高管离职创业,把智能割草机做到类目第一!

  [3] 亿恩|拿下亚马逊三国销冠,深圳大卖成最大黑马

  [4] 硬氪|2025北美割草机大爆发,九号、松灵、追觅刀锋对决

  [5] 亿欧网|松灵机器人魏基栋:从谷底走出,借机器人之足逆风翻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