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的集结号:西门子的第二增长曲线
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规模化落地:西门子Xeclerator的战略雄心
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每个企业的必经之路。但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而言,它依然显得过于昂贵。中小企业如何快速获取低成本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是否存在一个触手可达的工业数字化平台?这是否能够成为一门真正的好生意?
一家百年德国公司,正在试图给出突破性的尝试。
数字化转型,技术平权化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下半场,头部企业基本完成布局,真正的“蓝海”则在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相比于大而全的解决方案,中小企业更期待的是“刚好够用”的小而美,这也决定了市场的重心正在发生转移。
在经历了众多技术路径的失败与成功之后,一些大中型企业的IT部门与数科部门,正在有条不紊地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各个业务的变革之中。而那些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公司,也习惯采用重资产的项目制方式,服务头部客户。
然而,众多中小企业面对数智化技术,依然会有严重的不适应感。数字化转型需要修复IT与OT之间天生的断裂点,这让中小企业难以驾驭。缺少充分的预算,也是进行智转数改时所面临的难题。
大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与中小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数字化鸿沟。
对此,西门子深有感受。从硬件到软件,西门子有着广泛而成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一眼望不到边。然而这种庞大的体系,无疑是为大企业而准备。全球近5万家大企业客户,构成了西门子坚实的业务堡垒。
这些动辄百万元级、千万元级的产品,很难面向中小企业。这并非只是涉及到预算多少。那些面向大客户所设定的商业流程,对中小企业而言就显得过于复杂了。
然而中小企业的数量之多,引人瞩目。在中国,有着超过5,000万家各行各业的中小微企业,制造企业则超过600万家,这其中很多年营收不超过1亿元。这类企业同样有着数字化转型需求,而预算则只有几十万元,甚至数万元。
如果能有足够灵活的数字化方案来面向中小企业,那么在收入上也将会获得百倍量级的放大。西门子决定开辟这样的第二个数字化战场,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个有力的平台支撑。而它也需要在既有的运行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中,动态性设计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商业形态。
2022年6月,西门子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西门子Xcelerator商业平台。这支数字化奇兵,很快被引入中国,并在这里成为主战场。
作为一个商业平台,它自然需要满足交易撮合的需要。这里为用户提供了琳琅满目的数字技术方案的商品货架。这些“在架方案”最大的特点是简洁实用。中小企业哪怕只有一个IT人员,也可以下载即用。这种极简可用的数字化技术方案的汇聚方式,在以前从来不曾出现过。
西门子Xcelerator将成为西门子完成数字化“技术平权化”的关键平台。大企业方案虽然无法直接复制到中小企业,但经过适度凝练的经验和裁剪的方法论,依然是可靠的。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试图成为一个大型知识蒸馏容器,知识流复用,方法论溢出,使得中小企业从中获得真正的受益。
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上的“工易魔方”,就是一种低门槛的图形化IT与OT融合的工具。它一开始就是为了让各种机器人统一在一个界面下编程,而后来则拓展成面向各种产线设备。西门子广泛的设备知识以及各种IT系统,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轻型易上手的工具。它使得车间现场的工程师,可以深度参与数字化的建设。IT人员重点是将各种知识、AI算法模块封装,而OT人员则利用可视化界面将各种工序用图形化的方式拖拽组合。它还将用于调度任务的运行指令下沉到边缘端,从而使得现场产线具有足够柔性。
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限预算的沙盘上,到底会摆放哪些战略目标?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为此而生,致力于成为中小企业计划数字化转型时能第一个想到的平台。
风满用户端,工厂新思维
数字化转型并非只是技术的选择,更是一种工业化思维的延伸。至少有三类锐意革新的工厂:年轻态、AI真落地和大出海,让西门子Xcelerator看到了未来成长的机会。
第二代接班,年轻态工厂
工厂早已经是年轻人驰骋天下的舞台。《吴晓波2024年终秀》曾提到,中国60万家工厂在阿里巴巴开设门店,面向全球。而有1万家,则成为阿里巴巴的超级工厂。在这1万家优秀工厂的管理者之中,80后、90后和00后这三代人已经占比将近75%。这意味着60后和70后的管理者们,正在成为少数派。
工厂第一批创业者逐渐退隐,厂二代正在星光璀璨。他们往往渴望新的变化,甚至希望挣脱老一代的束缚。而数智化技术,就是突破工厂传统节拍的最好利器。
天生就是数智迷的厂二代,正是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的关键锁定对象。该平台旨在用快捷可用的数字化技术,满足厂二代强化柔性生产线的需求。
与第一代创业者依赖老师傅的经验不同,厂二代更重视数据驱动带来的经验,对数字化的决策有更强的敏感性。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提供了快速尝试各种技术方案的机会,这让厂二代通过低成本试错方式,逐渐走上数字化转型的正轨。
与厂二代对应的,是“年轻态工厂”。随着90后的年轻人进入工厂,车间里的机器界面,也需要发生显著性的变革。全球生产线的系统,大部分还源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时代。在这样一种控制器体系下,操作人员有着一套固有的指令传递体系。这里有复杂的上位机、笨拙的人机界面,以及严明的数据上下传递秩序等。
然而,年轻人进入工厂,给传统生产的界面带来巨大的挑战。以纸为基础的作业管理,早已经过时。年轻人从小就在玩手机、打游戏、用电脑的数据空间长大。对于“屏驱动”,有着天然亲切感。未来就是“屏幕驱动”的生产系统。而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提供众多软件,正是为屏而生,为年轻态工厂而准备。技术不断进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产系统。
浙江温州乐清的红旗仪表,制造系统正在经历全新的变化。留学回来的年轻掌门人,则有着更加执着的数字化和绿色信念。红旗仪表也希望全方位地践行ESG理念,将产品能耗与碳足迹联动管理起来。而它在湖州工业园区正好大力进行光伏建设,光伏是跟其它电力联合使用。在车间的每个班组的每个订单,以及电价波峰波谷如何应对?每天开机的能耗、换班时间的能耗是多少?这期间绿电比例多少,每年的碳足迹是多少,碳中和的目标如何实现?年轻的厂二代,希望快速建立一套数字化的能耗管理体系。
红旗仪表的MES服务商新核云,感受到了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压力。新核云的MES主要围绕生产制造的核心业务管理,虽然也会采集许多数据,但并未直接涉及到能耗与碳的管理。作为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的合作伙伴,新核云向红旗仪表推荐了西门子的能碳管理软件ECX。
客户的第一反应是:西门子的产品,会不会太贵?
这正是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要破除的一种“西门子只为大客户服务”的刻板印象。
平台上的Smart ECX能碳管理产品,可以直接嵌入到新核云的MES系统。由于采用订阅方式,单次成本较低,对公司费用压力并不大。这两款产品组成的联合解决方案上架前就已经打通,因此Smart ECX的能碳管理信息可以通过新核云的看板直接展现出来。
不需要机房,也不需要现场部署,整个能碳管理系统只需要从平台下载软件。这正是未来生产系统发生的显著变化,标志着年轻厂二代引领的数字化绿色工厂,正在成为当地的典范。
AI真落地的时刻
数据驱动还只是基本功,AI应用则是下一个极其重要的时刻。AI机器人对话的异军突起,彻底打开了AI的应用场景。那么AI到底离工厂有多远?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决定提供“AI真工厂”,将众多AI的方案,彻底引入到整个商业平台上。
用AI视角看过去,所有的工艺都可以重置。例如拧螺丝,人们经常会把拧螺丝当成工厂里最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螺丝拧紧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上海大制科技是西门子Xcelerator的生态伙伴,其解决方案中也融合了西门子技术和产品。大制科技正在将AI引入电枪的扭矩曲线之中,从而通过分析来做质量监控。例如一个工序的装配,标准规范要求拧螺丝需要2秒钟。在AI算法中,两秒钟被分解成3,600个点。每个点的扭矩都被记录,进入大模型进行分析。惊心动魄的2秒钟,这正是中国工厂在AI时代的数字化质量新篇章的真实体现。而这样改变工艺格局的软件,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则开始推动进入工厂中,开启AI真工厂的局面。
AI工厂兴起的同时,很多新兴行业的初创企业,如具身机器人、无人机等,正在追求高速增长。以往这些公司在初期发展阶段,很难与西门子这样的公司进行合作。很多没有规模的企业,往往采用半自动化甚至手工化的作业方式。考虑到这些企业代表着未来高成长的产业,这些简单的生产系统也是异常的刺眼。
显然,这些战略新兴幼小产业,也需要一流的数智化技术来匹配初创公司的雄心。而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正在以多样化的AI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广泛的触角,触达到这些快增长的工厂。西门子服务头部企业的经验,包括AI技术在内的数智化技术方案,可以用快捷的方式,灌注给这些未来蓝筹股的企业。
大出海,中国制造全球出征的突破
还有一类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重点关注的工厂,那就是“大出海的工厂”。出海的企业,有很多产品是面向欧美市场的优质产品。这些产品往往需要满足低碳标准,甚至需要透明化的供应链来支持。大量中小企业,擅长专精特新巧的技术,而对欧美众多标准以及在碳足迹方面往往一头雾水。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在数字化碳足迹、碳排放和能耗管理等方面,都实现了在线平台的部署。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借助西门子的力量,可以更容易接入到全球价值链的版图。西门子凭借170余年全球化经营的深厚底蕴,依托西门子Xcelerator这一“全球信用”软实力平台,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值得信赖的“航海地图”,助力其在国际市场上稳健前行。
年轻态、AI真落地和大出海这些新锐智工厂,是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重点服务的对象。而平台上各种充满创意的数字化技术,也在不断唤醒用户追求新制造系统的意识。一种面向中小企业的“未来生产系统”,正在以各种方式形成枝繁叶茂的骨架。
携手合作伙伴,满天照繁星
在数字化转型的世界里,单一企业的力量往往有限。很多技术服务商只在某个环节有一技之长,能够提供局部方案,却难以覆盖企业全流程的需求。于是,一个中小企业往往要同时对接多家厂商,最后反而容易形成新的“数字孤岛”。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西门子在 2023 年启动了“繁星计划”。这个计划试图把分散的市场需求点以及能满足这些需求点的“星星”(西门子与合作伙伴)连成一张可以真正照亮中小企业转型之路的星图。
一方面,通过“繁星计划”,西门子与合作伙伴联合,把各自的能力模块化、场景化,让中小企业能够在平台上找到“刚好够用”的工具,而不是庞大笨重的系统。另一方面,“繁星计划”所撬动的广泛生态资源也让更多的中小企业用户被触达、被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西门子也赋能并成就了新一代数字化和低碳化转型服务商。
在这种机制下,产品和服务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从一次性买断转向订阅,从大而全的系统转向细颗粒度的功能。碳足迹软件可能只需要“计算+出报告”就能满足出口需求;轮胎质量检测、螺丝拧紧曲线分析,则成为“一剑封喉”的短流程应用。这些过去往往被认为“太小”的需求,如今在平台上都有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小记:为商业而聚合
面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需要全新的商业视角与技术要素的组合。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正在提供一种“转型认识论”的升级。
从商业模式看,它重新改写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故事版本。它建立伙伴生态系统(ecosystem)的商业关系,试图最大限度地丰富技术与方案组合(portfolio),而以通过在线应用集聚地(marketplace)作为第一触达地。
从技术底座看,它改变了数字化服务商的服务模式,以简易、快速、模块化的方式,大大降低使用者的门槛。一个好的数字化转型平台,不仅要有技术的突破,还必须具有平易近人的界面。只有技术平权化,使用门槛才能大幅度降低。
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正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种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制造系统。在线化、屏幕化、SaaS化、智能体化等,也都是中小企业的标配。而西门子正在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开启这样一扇通向数智化新工厂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