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事迹
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历史沿革及抗战中的光辉历程
一、历史沿革:从工人武装到英雄连队的蜕变
组建背景(1937年9月)
工人武装起源:连队前身是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二大队四中队,由太原十多家工厂的500余名工人组成,是山西工人群体抗日救国运动的产物。
早期战斗:1938年2月,在九里湾遭遇战中,四中队以百人兵力阻击日军谷蒋旅团先头部队500余人,毙伤敌100余人,展现顽强斗志。
关键转折(1943-1944年)
秋季“扫荡”反击:1943年9月,日军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保德、兴县、临县地区进行秋季“扫荡”。连队随团开赴前线,以伏击、袭击、包围等游击战术对敌实施抗击。在大小善畔伏击战中,连队顶住日军多次冲击,迫使其突围南逃。
空陆配合歼敌战例:1943年9月,日军撤退至花子村时,派出5架飞机轰炸增援。连队官兵连夜奔袭,抢占郑家岔高地,切断敌军退路,全歼残敌300余人,缴获枪支700余支、子弹3万余发,创造了用步枪歼灭陆、空军配合之敌的战例。
荣誉称号授予:1944年7月,因连战连捷、战绩显著,晋绥军区授予该连“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荣誉称号。
解放战争与现代化转型(1945年至今)
解放大西北:连队跟随第一野战军参加解放宝鸡等战役,涌现出“战斗英雄”李建元等英模人物。
抗美援朝与对越自卫反击战:连队官兵傅全有(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延续“敢打必胜”传统。
现代化改革:2017年军改后,连队转型为机械化合成营,融入侦察、工兵、通信等多兵种,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
阅兵荣耀:2025年9月3日,连队战旗亮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二、抗战中的历史贡献: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严村防御战(1938年2月)
兵力对比:面对日军2000余人(含飞机火炮支援),连队仅百人兵力。
战术创新:依托有利高地,采用“白刃战+弹坑坚守”战术,顶住敌军轮番进攻。
战果:毙伤敌数百人,创造抗战初期防御作战奇迹,彰显“以血肉之躯抗强敌”的英勇精神。
甄家庄、马西坊等战斗(1944年)
关键攻坚:在晋绥军区秋季攻势中,连队担任主攻任务,三班班长带领战士迂回敌后切断退路,爆破组连续炸毁敌军3个碉堡,突击队趁势突入阵地,与守军展开白刃战。
战果:连克日伪军十几处据点,攻占晋中战略要地汾阳,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
精神动员与群众基础
复仇誓言:左权将军牺牲后,连队官兵喊出“三件报仇”誓言,500余名青年参军,形成“人人想打仗、人人争立功”的热烈氛围。
瓦解伪军:通过喊话、攻心战术,说服伪军弃暗投明,削弱日军统治基础。
军民融合:帮助训练民兵,发展自卫武装,构建“全民抗战”体系,使根据地成为日军无法征服的“钢铁长城”。
三、历史意义:英雄战旗永放光芒
荣誉象征:
连队战旗两次参加抗战阅兵(2015年、2025年),成为人民军队“忠诚、无畏、胜战”精神的象征。
连史馆陈列的战旗、家书复制品,成为新兵入伍教育的必修课,传承“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连魂。
现代化转型:
从传统步兵发展为合成部队,连队在实战化训练中屡创佳绩。2025年,排长黄健峰在集团军无人机集训中名列前茅,全连穿越机训练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探索“无人作战”新领域,培养“能实操、懂原理、会教学”的骨干,为营队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时代价值:
连队官兵以“任务面前我先上,攻坚克难看我的”为信念,在抗洪抢险、国际赛事等任务中屡建奇功。
下士李仁杰在世界军人运动会攀岩项目中闯入半决赛,取得我军近15年以来历史性突破,彰显“战无不胜”精神的当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