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火了!“劝老外取消订单劝不住”,它为啥卖爆了?

源:央视网-2025-09/0712:53

看似堆叠在一起的纸张,轻薄柔软,实际上却是由白瓷所制成。日前,不少瓷器都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大展上展出。这个展览打破了许多人对瓷器的固有认知,开展以来吸引了超50万观众打卡,刷新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建馆十年来的单日观展纪录。

500

《神话》采用“高韧薄胎瓷衣技艺”,瓷衣远看是纱,近看是瓷,最薄处仅有0.2毫米,发丝清晰可见,历时半年,上百次烧制失败,才最终制成。

500

世博会福建馆镇馆之宝《世博和鼎》,瓷鼎饰有四大神兽浮雕,百朵瓷花绽放,寓意“万物和谐共生”。

500

《纸》以极致的轻薄柔软重塑白瓷的坚硬形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

500

《玄》则以轻盈灵动的螺旋镂空造型,展现出独特艺术追求。

500

更有《月球甜筒系列》将中秋满月化作冰激凌造型,点缀可爱玉兔,轻巧灵动。

500

《盛世馒头》则将日常食物艺术化,有趣的反差引发观众热议。不少观众惊叹:完全想不到。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策展人 项苙苹: 德化瓷它的底色、底蕴是以白色为主,观众看完了,哇,瓷还可以这么玩。

“万物皆可瓷”

吸引全球客户下单

德化白瓷因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被不少人喜爱,是福建德化县的一张名片,也被国外收藏家称为“中国白”。如今,德化瓷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魅力与生机,德化县也成为我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出口和生产基地之一,现有陶瓷企业4500多家,陶瓷产品销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660亿元。

在德化一家陶瓷企业的展厅,展出20多万件陶瓷产品,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陶瓷的海洋。在这里,陶瓷可以变化出万千种形态,它可以是大家熟悉的一个碗、一个盘子、一个水杯、一个存钱罐,也可以是一棵树、一只动物、一个摆件,一个陶瓷的水晶球,基本上大家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陶瓷工艺品,在这里都能找得到。很多的客商还有游客来到这里,都直呼“走不动道了”。

500

500

500

500

专注研发创新

陶瓷树年销400万件

在福建德化县,有一家十多年来只做陶瓷树的企业,靠着这门看似“单一”的生意,年销量达四百多万件,成为国外不少家庭的节日必买的“中国新特产”。

德化某陶瓷企业负责人 林良壁: 目前,我公司的年出口量为400多万件,人民币大概是4000万元。

其实德化很早就已经开始生产陶瓷树,但那时主要是以代工为主,形式和功能单一,利润也微薄。

500

靠着创新,2012年,林良壁的公司卖出了50万件陶瓷树。从此之后,他就专注于陶瓷树的研发和生产,如今已经开发出了4000多款不同的陶瓷树,年销量已是当年的8倍, 累计出口陶瓷5000多万件。

500

不断创新也让这家公司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即便面临贸易摩擦,仍然有底气,订单一直排到年底。

500

德化某陶瓷企业负责人 林良壁: 在关税涨到80%多、100%、140%多的时候”,一直跟客人讲,这么高的关税,你们这些订单要不要取消掉?客人很明确地讲,绝对不能取消掉。国外的客人宁愿少吃一餐,都要买你的这个东西,不管市场怎么变,你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不用去担心客人会流失。

瓷器餐具质保可达5年

易碎品变耐用瓷

不仅要数量,还要质量。 使用过瓷器餐具的人都知道,瓷器最怕磕碰和摔。在德化,有的企业却为陶瓷餐具承诺“五年质保”,让日用易碎瓷,变成“耐用瓷”。

德化一家陶瓷工厂的门店,每天都在叮当作响,现场工作人员乐此不疲地向顾客展示着瓷器的抗摔性能。企业还给每一件瓷器都标注上了生产日期,提供五年质保。

500

德化某陶瓷企业运营发展经理 肖春莲: 有一些撞击或者是碰撞的话,都没有问题。在正常使用下,这个碗可保证5000次或5年内光泽如新。

500

产品能够超长待机的底气,源自技术创新和超强品质管理,经过5年的研发,这家企业才找到独特的瓷土配方,研发出抗摔陶瓷餐具。为保证产品品质,企业不但上线了全自动生产线,还使用上了AI大数据质检设备。

500

当然,在德化,创新远不止于此。一家生产冰箱贴的企业,通过引进了UV打印技术,也称紫外光固化油墨印刷技术,改变了以往上色只能靠人工手绘的局面,实现了瓷器上色全自动化,与传统的手绘上色相比,效率提升了10多倍,每天可以生产十万个冰箱贴。

500

这家企业还自主研发了3D立体打印技术,突破了原来只能做平面花纸的效果。制作出的冰箱贴文创,立体感更强,细节也更丰富,一经推出,受到文旅市场的欢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