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与前公司打过官司,女子求职背调“亮黄灯”被拒录,你怎么看?

据封面新闻报道,在应聘某银行征信投诉专员岗位后,余女士突然接到该公司HR发来的不予录用通知。经过反复沟通,她才得知被拒录的原因,是公司在“背调”时,发现她和前公司有过打官司的记录,背调标为“黄灯”。

“有劳动纠纷,背调未通过......”这是余女士反复追问下,公司HR回复给出的理由。

2025年7月,余女士在某网站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岗位是xx银行的征信投诉专员,她给招聘方发去了简历,之后顺利通过初筛,并一步步到了入职背调阶段。

令余女士意外的是,自己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岗位需求,并且通过了面试。但在等待的过程中,该银行HR却发给她“不予录用”通知。在她反复沟通下,HR才回复,她因为和前公司有过打官司的记录,背调未通过。

500

但这个理由,却让余女士很是气愤。“这个劳动纠纷是七年前的了,而且我还是原告维权,在前公司工作一年没有签合同,公司不给我支付工资。”她告诉记者,她从前公司离职后,申请过劳动仲裁,起诉过前公司。案件在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开庭,一审判决她胜诉,公司应支付她工资;之后前公司上诉,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驳回上诉,该判决也在网上公开了。

“为什么现在求职还要背调这个?”余女士说,她询问HR为什么要查之前的劳动纠纷,对方告诉她,确实“背调”要查这一项,并且还会查征信、工商企业信息和是否有过刑事诉讼记录等。

余女士现在求职的这家银行HR还回复称,如果是个人名下有纠纷记录,就需要求职者提供结案证明,或者说证明自己是起诉人(原告),过错并非在自己,“但凡涉及背调的公司,只要你名下有劳动纠纷,基本上背调都不会过,公司担心用工风险。”

9月4日上午,该公司人力周经理确认,余女士之前确因背调未通过而未被录用,并解释称背调授权明确、流程合规。周经理表示,公司在背调前会要求候选人签署纸质授权书,并明确告知将查询包括征信、工商信息、刑事诉讼等内容。

她强调,余女士的不予录用决定是基于综合风险评估,企业在背调过程中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即只要存在劳动仲裁或诉讼记录,无论其性质如何,都会被视为潜在风险。

记者梳理发现,劳动者因有过劳动仲裁经历,在求职时被拒的情况,并非偶然。

据《工人日报》报道,应聘某食品公司的罗女士背调被标为“黄灯”,原因是她在2018年小区业主与物业的纠纷中,罗女士被列入了被告名单。无独有偶,上海一名求职者王某,在已经拿到了公司录用通知后,却在背调环节因有过劳动仲裁记录也被拒绝录用……

如今,背景调查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职场招聘流程中。常见的将背调结果进行标准化、可视化分类模型的方式,就是给求职者标注“红黄绿灯”,旨在帮助HR和业务部门快速作出决策。

观网小伙伴,对此你怎么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