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交保:司法战变政治战?

  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因「京华城案」、「政治献金案」被关押至今超过一年,羁押期将于十月一日届满,台北地方法院前日提讯进行延押讯问;柯文哲陈诉关押以来的心路历程,数度感叹被押让他接触到真正的社会底层,降伏自己的傲慢,庭中一度情绪激动落泪。庭讯至中午结束,合议庭通知不做出裁定,柯文哲还押台北看守所。台北地院昨日裁定,柯文哲以七千万元新台币交保,同时限制出境、出海及住居,并须接受科技监控。正当民众党支持者尤其是「小草」们欢呼要到台北地院门前迎接「柯P」,而柯文哲的太太陈佩琪也急忙到银行汇款,准备履行交保手续,将已经关押九个多月(起诉后羁押禁见,倘加上在侦查阶段的羁押,就是整整一年)的柯文哲接回家。但讵料柯文哲的律师团在昨日傍晚发布声明,指柯文哲对于交保一事「需再行深思」,决定下周一上午律见后「再行决定」。这显示柯文哲对是否接受以七千万元的巨额获保释,还有其它考虑,甚至不排除拒绝获保,给民进党当局施加压力,并极有可能会引发巨大的政治风暴。倘此,这场司法战就将演变成政治战,为赖清德在分批邀请党籍「立委」赴官邸餐叙时,提到的「三只黑天鹅」(分别是关税、「大罢免」结果及风灾),再增加一只「黑天鹅」。

  本来,柯文哲在前日台北地院召开延押、申请具保停押讯问庭时,柯文哲是以数度泪洒法庭,哭诉看守所的生活艰苦,不仅阳光照不进,且床靠马桶,为此需戴口罩睡觉,并表示坐牢有什么了不起,可以放风、进工厂,大概只有睡觉才需要进牢房,但收押禁见不一样,不能放风,他二十四小时被关在一个3坪(约合十平方米)的房间内,门上的铁窗只有点名才打开,只送饭口,要趴下来才能看到声音的小角落,因而恳请法院准予交保停押的。但为何在台北地院裁定柯文哲交保后,柯文哲却是突然「转軚」,声称「需再行深思」,待下周一上午会见律师后「再行决定」呢?

  不少人从司法程序的层面分析,认为柯文哲是不满七千万元的保金过高,不符比例主义。实际上,按照台湾地区的司法实践,这个保释金额之高堪比其它更为严重的犯罪嫌疑案件。而且即使是柯文哲本人的案件,在去年九月的侦查阶段羁押时,台北地方法院首次裁定保外受审,也只是三千万元。后来是因为台北地检署抗告,台北地院才以七千万元保释,柯文哲在保释回家仅仅几天得以回家过年,台北地检署继续抗告,台北地院只得裁定对柯文哲实行羁押禁见,并多次延押至今。

  而在今年七月十五日的延押庭时,柯文哲曾经表态,要他交一亿元保金他宁愿继续被关,民众党人士也指出七千万元就是底线。实际上,台北地院昨日在作出柯文哲以七千万元保释的裁定后,陈佩琪就立即到银行办理汇款手续。据报导说,柯文哲家族卖掉农地后,加上本身的存款等,约有不到五千万元,距离七千万元仍有一段差距。但既然上次在黄国昌及党内公职设法筹措下,都能筹足七千万元,今次更应是不在话下。高雄市党部就透露,昨日中午左右接获交保消息,虽然中央党部没有要求地方党部协助,但仍主动表达能协助部分交保金额,并募集数百万元,派遣专车护送上中央党部,虽然后续得知「阿北」要等下周才会考虑是否交保,但仍向党部表达,若有需要可以尽量协助。何况,还有「小草」以至非民众党支持者「拔刀相助」,实际上就有「小草」发起「一人一万元」筹款;而在高雄的知名「挺韩」直播主陈清茂,也到高雄市凤山区青年路某银行,称要提领一百万现金为柯文哲筹集保释金,不过因该银行保管金库钥匙的襄理不在现场,暂时无法让陈清茂提领大量现金,而当时已经接近银行打烊时间,让取不到钱的陈清茂向行员拍桌怒骂多声脏话,在银行内多次咆啸,过程遭民众拍摄贴网。由此可见,要凑足七千万元让柯文哲交保,并不是难事,而且七千万元也符合民众党的底线,及没有跨越柯文哲本人曾经公开的一亿元底线。

  但为何刚刚才哭诉看守所待遇黑暗,极为盼望获得保释的柯文哲,却又突然表示对于交保一事「需再行深思」?看来并非是对那「七千万元」发愁,还有着其它方面的考虑。即使是对于「保释金」的本身,柯文哲可能也已窥出了「门道」。其一是这个交保金额没有高于首次保释的七千万元,显见连台北地院虽然遇到很大的压力,但也认为在经过将近九个月的多次开庭审讯后,案情基本厘清,即使是「橘子」仍然在逃也无妨法庭搜集证据,因而没有必要继续羁押柯文哲,但在代表民进党当局意志的台北地检署的压力下,台北地院又不能以低于上次的七千万元准保,因而只是维持在七千万元,远低于柯文哲自己的不超过一亿元的底线,这显示就连法院也对检察署的起诉有一定的保留。其二是在上次的三千万元、七千万元两度交保时,法官一度问检察官「到底还有多少东西,一次拿出来」,等于是连法官也不值检察官的「追杀过当」手法。因此,柯文哲对于案件的案情的「深浅」,已经心中有数。虽然不排除台北地检署再次抗告要求续押,但这将会更为暴露检调机构的滥权,激起民众的强烈反弹,就将给赖清德再送上一只「黑天鹅」。

  何况,根据《刑事妥速审判法》规定,当被告涉及最重本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在第一审期间可延长羁押六次,每次延押两个月,亦即总共十五个月。柯文哲的一审羁押即将九个月,即使是继续延押,最多还只有六个月。既然这九个月都可以挺过来了,也就不怕后续的羁押了。但可以换来的政治「成果」,却并非可以与羁押时间能够比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柯文哲选择不交保,因现在距离柯文哲这次羁押期限届满的十月一日,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法院必须在羁押期限届满前,再做出新的延押裁定,否则羁押期限一旦届满又未裁定延长羁押,法院就得无条件放人,且由于不是具保停押,柯文哲连一毛钱保证金都免缴,就更是「完胜」。这也是柯文哲这次可以「长考」到下周一再决定的原因。

  而且,经过多次庭审,检方似乎是拿不出可以对柯文哲「一剑封喉」的「罪证」。若一审无罪,柯文哲就成为「台湾曼德拉」,并有权参选「二零二八」,倘届时能够顺利「蓝白合」,柯文哲无论是正副候选人都可以当选。因此,柯文哲又何必「斤斤计较」这几个月的羁押?前日的哭诉,只是为了铺垫「台湾曼德拉」的气氛而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