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中东“土豪”,8个爱中国手机壳

500

数码圈里,什么最卷?手机壳必须“申请出战”。

在国内,手机壳早已是“红海中的红海”,从国潮联名到液态硅胶,从磁吸环到防摔气囊,几乎你能想到的款式,电商平台上没有找不到的。

可就是这样一款在国内“卷到极致”的配件,到了中东,却摇身一变成了抢手货。

有博主晒出实拍视频,在被称为“迪拜华强北”的数码街,一款基础黑色手机壳可以卖到85迪拉姆(换成人民币一百六七十块),还经常断货。

500“中东华强北”内出售的高价手机壳

中东网红ayee.gallery的Ins照片中,频繁出镜的是几款在中国已经过气的手机壳。

磨砂质感配抽象线条,如今却成了迪拜年轻人眼中“有品位”的象征。

500网红ayee.gallery晒出的手机壳

这就是让中东土豪们疯狂的中国手机壳,我们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小商品,出口到国外就成了“中式特产”。

如果给普通手机壳加上水钻、镶上黄金,标价就轻松突破上百迪拉姆。

有人感叹:这年头卖手机壳,比卖Labubu还好赚。

500

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有这么个金句:“卖手机的,不如卖手机壳挣钱!”

“手机如手足,手机壳如衣服”,十几块钱的手机壳在个性化调整上大有文章。

手机壳虽小,盯上这方寸掘金的人并不少。

500中国手机壳品牌Casetify主打出海生意

当手机的升级换代开始变慢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换手机壳。有研究显示,全球25%的手机用户会购买2个以上手机壳,产品的复购率高达200%以上。

于是罗永浩坐不住了,2015年,当时还在刷流量的他大炒特炒“情怀”系列手机壳……苹果更在2024年推出高达498元的龙年特别款手机壳,被网友吐槽为“苹果最割韭菜的产品”。

但现在国内消费者并不会为高价手机壳买账,因为高性价比、质价比的可选项实在太多了。

5002024年苹果火上热搜的龙年手机壳 图源:苹果官网

聪明的商人,在国内价格、质量越卷越到天花板时,在传统海外市场美国关税日益增长时,将目光放到了海外,特别是尚未被挖掘的中东市场。毕竟中东没有那么多本土手机壳品牌,而且愿意消费的也大有人在。

依托国内成熟的配件产业链,不少中国企业已在中东实现成功布局。

例如有国产品牌用航空航天级芳纶纤维材质,还在厚度不到0.9mm的机壳内嵌入钢片以达到磁吸效果,在海外售价达60-70美元。

还有中国企业找准了AI商机,做了一款AI手机壳,支持个性化DIY手机副屏,一键上传自己的图片。图像可以是二维码、个人名片和信息备忘录,也可以是二次元动漫、自己的家人、鬼畜大头图。“很多外国人没见过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觉得很新鲜。”国外做B端,国内做C端,国外市场零售价介于50-80美元,月出口量约达50000件。

除了叫得上名的手机壳厂商,不少主做原厂直发、跨境电商的小厂商也在趁热营销。

其中为中东市场定制的款式往往极尽奢华:醒目的大Logo、浮夸的仿水晶、“鸽子蛋”式的大钻石镶嵌以及高饱和度的金色元素,精准满足当地土豪对闪耀、尊贵外观的偏爱。

为了用手机壳证明自己身份的不同凡响,拿到范思哲、LV等大牌授权的纯金手机壳也受到了中东人的追捧,主打分量足、有质感还稀有。

500中东热销手机壳样式

中东人有钱、有想法,但本地市场供不应求。靠着这股消费热情,中国手机壳在中东的生意疯狂生长蔓延,线下专柜和线上店铺开得遍地都是。

国内的团队不碰工厂,也不死磕设计。生产的活,交给深圳、东莞成熟高效的供应链;设计和销售则紧紧抓在自己手里,前端小团队深扎本地化运营,猛搞社交媒体和网红营销。

说白了,就是从中国供应链拿货,根据中东喜好精准改款,再通过跨境包裹或海外仓一件代发。

那很多人就要问了,这不就是简单的跨境倒卖吗?

但对于真正跑通的卖家来说,一点儿也不简单。对于3C贸易来说,中国和中东就像地理上的对跖点,走审美是最近的地方,走价格是最远的地方,多走一步,一个图案用错、一次货品迟发、一次环保不达标,满盘皆输。

但反之,找对路子,也能盆满钵满。

成立于2012年的图拉斯,早在行业野蛮生长、很多卖家靠信息差翻十倍定价赚快钱的时候,就选择了另一条路:专注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具有高消费力的中东市场,就是他们看中的关键一步棋。

迄今为止,图拉斯已拥有1300多项专利,用户超1亿,并多次拿下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等国际大奖。它不是靠倒货,而是靠研发、设计和品牌真正做出了溢价,而中东人也认可这样的价值。

图拉斯很擅长用品牌故事打动人心。它在官网上挂上了这样的字眼:种植树木、保护栖息地,目前已种树超2900棵,目标是2030年达到10万棵。对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中东人来说,“就像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500图拉斯手机壳 图源:图拉斯官网

靠着博取外国人的好感度,售价20-60美金、远超6.99-19.99美金市场均价的图拉斯手机壳硬是闯出了一片天。

那么,手机壳的利润究竟如何?据业内人士透露,普通塑料板材成本仅几十元。专注该领域的杰美特2023年财报显示,其自有品牌业务毛利率达54.67%。

尽管普通非联名款手机壳毛利率普遍在30%–40%之间,并不属于“暴利”范畴,但稳定的利润空间和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仍吸引大量企业入局。

而中东市场对中国手机壳的青睐,正源于“土豪”们对品牌溢价的高度认可。他们不差钱,还看重设计与品牌背后的文化价值与身份象征,哪怕价格不菲,也依然愿意为之买单。

500

为何中东土豪愿意为手机壳豪掷千金?

如果追溯独特的审美文化和制造业现状,或许能略知一二。

别看他们日常穿着黑白长袍,中东消费者对鲜艳色彩和繁复装饰的向往是刻在DNA里的。

金色象征财富与神圣,绿色代表天堂与生命,复杂精细的几何纹样更是伊斯兰艺术的核心元素。

所以那些镶钻嵌宝、颜色多样、设计浮夸的手机壳,非但不是“土味审美”,反而恰好“踩中了得分点”,要的就是高调、要的就是闪耀。这种对“闪耀度”和“装饰性”的强烈诉求,使中东消费者对中国供应链能快速提供的、设计大胆鲜明的手机壳产生了天然好感。

500中东黄金手机壳线下走红

而问题是,虽然需求旺盛、购买力强,中东本地却压根造不出这些“华丽花壳”。多年依赖石油的经济模式,让他们的轻工业几乎停留在荒漠状态。

虽说2025年初,沙特政府推出了“标准激励计划”(SIP),为中国企业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真金白银”大礼包,通过最高35%的现金补贴、最长七年政策支持周期,以及5000万沙特里亚尔单项目激励上限,邀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前来中东一聚。

500SIP申请与评估流程概览

但现在的中东制造业就像20年前的中国,要迎头赶上我们的水平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

尤其是像手机壳这类非刚需、快迭代的消费品,本地工厂在供应链完整性、生产敏捷性、设计创新力和最终成本控制上,都难以与国际成熟的制造中心竞争。

中东“食利经济”模式无疑加重了恶性循环,国家通过出售资源获得收入,然后通过高福利分配给国民。这种模式使得国家无需通过发展艰苦的制造业来完成原始积累,导致本土工业化进程缓慢,也产生了一切靠进口的惰性与依赖性。

众所周知中东人不差钱,想请动他们工作,那就要实打实的“氪金”。根据知名众包数据网站Numbeo的统计,迪拜的平均税后月薪为10961.09迪拉姆,折合为2985美元,本地劳动力成本过高,建立工厂难上加难。

这么一来,中东是要设备没设备、要设计没设计、要劳动力没劳动力。

一边是年轻人智能手机普及率超95%、换壳如换装的需求大爆发,一边是本地工厂根本供应不上,这个巨大的市场空白,迅速被“中国制造”给填上了。

500中国手机壳工厂

小批量快速反应、7天出样、15天量产,中东网红款还没火完,广东工厂的新款就已经空运到了迪拜商场。

说到底,不是中东天生就爱中国壳,而是在“疯狂想买”和“没人会造”的剧烈反差下,“东方制造”成了他们最现实,也最时髦的选择。

中国珠三角的供应链有多能打?不仅能以极高效率生产中东市场偏好的复杂设计款式,还能凭借小单快反的柔性生产模式,迅速响应市场反馈、持续推出新品,最终成功将国产手机壳打造为中东市场的热门进口品类。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新款手机壳从图纸迅速变为实物,快速打样、小批量试产、电商平台测款,全程往往只需几周。一旦某款设计被市场验证为“爆款”,立刻大规模铺货,这也成了中国品牌出海的强大底气。

但这也带来另一个现实:在华南,手机配件产业链完善到几乎“没有秘密可言”。设计很难长久作为品牌的护城河,只要找到同一套供应链,谁都能快速推出相似的产品。一个典型案例是CASETiFY:当它在海外因设计新颖而快速走红时,国内市场上很快便出现大量价格仅其十分之一的“平替款”,这些仿品不仅外形相近,甚至依托本地供应链和物流优势,发货速度比正品还快。

500真假CASETiFY,外形几乎无法辨认,但价格差了十倍

某种程度上,CASETiFY最初能够在国际市场崛起,正是借助了当年海外手机壳市场设计相对单一、供应链反应较慢的窗口期。等到它积累足够的设计资源与品牌认知、形成护城河再进入中国时,已很难与本地供应链的“速度与价格战”相抗衡。

因此,对中国出海品牌而言,产业链既是优势,也是挑战:它赋予了你快速试错、敏捷创新的能力,但也意味着产品极易被模仿。想要真正立足国际市场、维持品牌溢价,不能只依赖供应链,持续投入研发、构建技术壁垒、传递品牌价值,才能在“快生意”中做出“慢品牌”。

500

中国手机壳企业出海并非简单“把货卖到海外”,而是一场从产品、供应链到品牌建设的系统性工程。

以CASETiFY、PITAKA、杰美特等品牌为代表,一批中国企业已摸索出可行的路径,并逐步从“低价代工”走向“品牌输出”。

成功的关键,可总结为三大策略:

一是合规先行,中东多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与安全标准严格,尤其在化学物质残留和材料可降解性方面要求极高,仅凭低价已难以进入主流渠道。

以PITAKA为例,其采用航空级芳纶纤维材质,不仅强度高、重量轻,更关键的是符合欧盟RoHS和美国FCC等国际标准,更容易获得中东进口商的信任。

500PITAKA芳纶纤维材质手机壳

杰美特则持续推动材料进化,从早期普通塑料逐步升级至抗菌涂层、可再生材料等,主动送检并获得GCC(海湾合作委员会)认证,避免在清关和销售环节出现合规风险。

中国品牌出海,首先必须在“品质”和“合规”上建立起高于行业基准的信誉。

二是海外仓与本地化运营,中东消费者对电商配送时效要求越来越高,“从中国直发”的漫长等待难以满足市场期待。品牌大多提前布局海外仓,尤其是在阿联酋、沙特等重要市场建立仓储与分销中心。

例如,在迪拜布局海外仓,实现中东地区7-10天达,部分热门款式要做到3日内送达,用户体验才能大幅提升。只有应用海外仓模式,才能让退换货、售后响应成为可能,改变以往“一次性卖货”的粗放模式,逐步建立品牌忠诚度。

500CASETiFY线下手机壳门店

三是文化适配设计,并非镶嵌水钻、滥用金色就是“中东定制”。真正成功的本土化设计,需要深入理解文化符号背后的意义。

例如,有品牌推出以阿拉伯书法书写“幸运”或“平安”词的手机壳,图案采用传统伊斯兰几何纹样,但是进行了抽象化设计,这样既保留文化认同,又不失现代感。CASETiFY也曾推出与艺术家Caroline Hu、IP联名的系列产品,避开生硬的“文化搬运”,做出“知己知彼”的手机壳。

中国手机壳出海早年多以“防摔”“低价”为卖点,但如今在中东市场,真正站稳脚跟的品牌早已跳出了硬件层面的竞争。

500CASETiFY与艺术家和明星联名系列产品

它们通过合规建设、供应链本地化和文化深度运营,将产品从“保护壳”重新定义为“个性化配饰”乃至文化表达载体,从而实现品牌溢价和可持续增长。

中研普华预测,到2030年,手机壳将与TWS耳机、智能手表共同构成“个人智能终端三件套”,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

“千亿蓝海”,触手可及。

这条路或许比代工更重、更慢,但它带来的不再是“内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出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