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速狂奔的地平线,如何卷出“智驾怪物”
地平线还在狂飙,员工想喊停。
作者|景行
编辑|文昌龙
“911+6,我担心有命赚没命花。”一位地平线前员工如此形容其在职期间的高强度节奏。
作为国产智驾芯片的代表企业,近日来地平线市值连续走高。8月28日,半年报发布次日,地平线股价暴涨14.74%。29日成都车展,全球首款搭载地平线HSD的车型星途ET5发布,引发市场关注。
地平线HSD是全栈自研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定位上对标特斯拉FSD。有接近行业人士对「市象」表示,直到HSD发布,地平线才是真正进入高阶智能驾驶市场。
但这背后,是地平线内部持续拉高的工作强度。一位接近地平线人士对「市象」表示,地平线能站稳巨头环伺的芯片市场,一方面得益于芯片国产化要求,但更多靠的是卷到爆棚的交付部门“不当人”,靠着随时顶上的服务撑起市场份额。
从财务数据看,地平线上半年实现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了67.6%,随着征程6(J6)系列芯片量产,上半年地平线中高阶产品出货量达到98万套,占其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总出货量的49.5%,而去年上半年,地平线中高阶产品出货量只有16万套。
正因如此,尽管经调整净亏损从去年上半年的8.04亿元扩大至11.11亿元,但市场依旧看好地平线。
智驾平权时代,两个站在潮头的企业地平线、momenta均以强工程化能力、超高交付效率著称。二者共同解释了智驾行业突围的唯一解法——刀刃向内,把自己卷成随时作战的“怪物”。
01 从Mobileye“鲸落”到国产突围地平线由余凯于2015年创立,起步于智能驾驶芯片这一“小而难”的赛道,目前在智驾供应商赛道中以兼具软硬件能力而著称,其崛起过程,有两个重大红利。
其一是地平线通过J2、J3等产品,在低阶智驾市场吃掉Mobileye“鲸落”的市场份额。
早在地平线起步阶段,Mobileye就已经是全球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芯片市场的霸主,其EyeQ系列芯片被特斯拉、宝马、蔚来、理想等车企广泛采用。
但Mobileye自身存在缺陷,它长期以来向主机厂提供僵化的强制捆绑式解决方案,不仅算法与硬件绑定,甚至车企无法获得修改Mobileye算法的权限,一遇问题,只能将数据返回Mobileye。换句话说,这相当于让车企永远抵押“灵魂”,无法对智驾系统迭代做任何干涉。
2016年的特斯拉致死事故引爆了Mobileye的信誉。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车主的Model S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将卡车识别成白云,一头撞了上去,车主当场死亡。同年,特斯拉放弃Mobileye芯片,转而选择支持自研算法的英伟达PX2。此后,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也纷纷弃用Mobileye。
这为英伟达、高通、地平线、华为等供应商接替市场提供了机遇。其中,以2021年理想汽车放弃Mobileye EyeQ4,选择地平线J3为标志,地平线J3成为首款实现L2+导航辅助驾驶的国产芯片,此后在低阶智驾市场一路畅通。
有接近地平线人士对「市象」表示,在这一轮智驾芯片国产化的浪潮中,地平线凭借超强的交付响应能力,以及主动权完全交给车企的开放生态,在低阶智驾市场站稳脚跟。此时地平线的市场份额主要是靠低端市场的j2、j3产品,而国内的低阶智驾对手不多,地平线抓住了市场红利。
截至今年6月底,地平线以45.8%的市占率蝉联ADAS(基础辅助驾驶)市场份额第一名,以32.4%的市占率蝉联中国自主品牌整体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份额第一名。今年4月的产品发布会上,余凯的表述是“中国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
另一个红利则是地平线借助比亚迪智驾价格战战略,一举杀入高端智驾市场。
2月10日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比亚迪喊出智驾平权口号,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并覆盖从7万元到20万元级市场。同时比亚迪宣布,其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搭载地平线征程6系列芯片。
这意味着,智驾市场的入场券已经从低阶的ADAS,迈向中高阶的高速NOA、城区NOA(即高速公路和城区辅助驾驶功能)。
地平线财报披露,2025年上半年配置中高阶智驾的汽车占所有智能汽车新车销量的32%,而去年年底还是20%。此后,长安、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纷纷跟进,智驾白菜化时代正式开启,地平线则成为最大赢家。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地平线拿到了近400款新车型定点,其中搭载中高阶辅助驾驶的车型超过100款。
02 余凯打法:从硬件切入的反共识地平线的战略文化在业内颇具特色。有接近地平线人士透露,公司过往在选址团建时,常会选择具有“象征意义”或“历史感”的地点,用于传递目标导向和团队协同的组织氛围。这种文化并非偶然,而是与其战略选择一脉相承。
在行业主流争抢互联网与算法赛道的阶段,地平线选择了从硬件这一苦脏累的方向切入智能驾驶赛道,聚焦芯片底层自研,最终踩中了国产智驾芯片兴起的结构性红利。
“当时和百度的人聊,没人看好芯片这个方向,百度也不太支持我……事实证明,这种‘反共识’的选择是对的。我们在几乎没有竞争的环境中打磨技术和产品,等市场起来时,已经占据了先机。”余凯表示。
一位接近智驾行业人士对「市象」表示,智驾的软件生态十分重要,借助芯片+算法、开发工具、测试工具的完整产品链,地平线能“稳住”客户,只要产品不落后,客户后续产品沿用地平线体系的概率很大。
软硬协同的定位意味着难以被取代,但同时也为智驾供应商自身套上枷锁。
有接近地平线人士对「市象」表示,生态既是地平线最大的竞争门槛,也可能成为发展的隐性陷阱。采用软硬一体化方案,意味着企业需同时投入算法与芯片的研发资源,承担更高的人力与交付成本,压缩自身利润空间,商业化压力显著。而对于车企而言,尽管当前不少主机厂也在尝试自研,但想要达到头部供应商的水准,不仅技术门槛高,周期成本也较大,短期内难以替代。
为此,地平线的另一战略则是生态开放,把朋友搞多。
相较Mobileye从算法到硬件的大包大揽模式,地平线的交付车型大量借助Tier1(一级供应商)完成,并将自己严格定义为Tier2(二级供应商),既降低了自己的交付负担,也让合作生态能一起“喘口气”。
这可以从地平线业务结构看出端倪。地平线的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划分为产品解决方案业务以及授权及服务业务,前者整合了硬件、专有算法以及软件,后者则是向客户销售软件及算法授权,同时向客户提供培训、设计等服务,以帮助车企将地平线算法融入到车型中。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曾在演讲中表示,地平线与英伟达同属一代开发模式,即让主机厂参与智驾软件开发,不仅能缩短周期,厂商也能在早期就对芯片提出深度定制功能,最终形成开放工具链、支持主机厂掌握主动权的的“白盒”交付模式。
这构筑了地平线复杂的产品线,这家智驾Tier2能提供智驾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也提供智驾硬件、高速NOA以及高阶智驾等软件解决方案,同时提供开放开发工具组合,以便于生态伙伴及主机厂开发对应软件。
对地平线来说,国内尚没有和地平线站在同一生态位的企业,这是地平线能从一众智驾玩家中脱颖而出,站在舞台中央的核心原因。
03 十倍速“内卷”的隐性代价与地平线在业务层面的快速推进相伴的,是一种高强度的“组织内卷”状态。
一位智驾工程师对「市象」表示,英伟达智驾量产目前不如地平线,更不如momenta,“外企相对宽松的组织节奏,确实不太适合目前这种依靠高人力密度推进交付的智驾竞争。”他坦言,作为员工,虽然在地平线能明显感受到项目的高速推进,“但是真的很累”。
智驾市场的特征是产品力决定一切,供应商必须始终瞄准最前沿技术方向,才能确保在下一轮变革中不被淘汰。余凯透露早期地平线竞争Mobileye时由于产品技术落后“连桌都上不去”,Mobileye则从EyeQ5芯片开始尝试转型开放生态,但未摆脱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的趋势。
对此余凯的解法是快速打磨技术,保持领先:“当某个技术要素在行业里发生十倍速变化时,玩家之间的关系就会彻底翻盘。谁先掌握生产力,谁就是庄家。谁要是停下来,谁就会被干掉。”
目前,地平线面临车企多元化战略威胁,车企一方面合作成熟供应商,寻求低成本、稳定的智驾方案,另一边也在通过自研芯片掌握灵魂。
理想长期都是地平线重要合作方,但据《晚点 Auto》报道,近日理想汽车自研智驾芯片M100于今年一季度样片回片,迈过量产前的关键阶段,而理想旨在通过自研芯片优化理想智驾的算法效率及性价比。另一边,Momenta自研的辅助驾驶芯片也于近期装车测试。
对地平线而言,自研对手在短期内无法威胁自身。一位接近行业人士对「市象」表示,自研芯片不意味着好用,消费者不可能用同价位买低水平芯片,需要自研方测试数年后才能上线主流车型,届时市场形势尚未可知。
但这并不意味着地平线可以高枕无忧,车企自研趋势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地平线必须全速奔跑。在此次业绩会议上地平线方面表示,如果剔除云计算的模型训练费用和云计算采购费用的增长,地平线在在各个方面的运营效率其实都在提高。
眼下,随着高阶战略成功,地平线正在与华为、特斯拉、英伟达等玩家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一位智驾从业者对「市象」表示,目前,高通缺少软件能力,地平线的主要对手是英伟达,其工具链强,芯片算力超前。华为的智驾能力不会单独出售,出海也受限,相比之下,地平线出海空间更好。
国信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6月,地平线、英伟达、特斯拉FSD、华为的智驾芯片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0.4%、53.5%、9.4%、11.6%。
成绩背后是地平线对人力资源的高强度使用,通过将响应效率做到极致,用工程交付能力与巨头竞争。这与余凯的战略判断相契合,地平线必须必须保持十倍速运转,永远冲在最前面:
“科技行业不是卖LV包包,靠品牌就能稳赚。它更像是冲浪,你必须一浪接一浪地过去,如果你有一浪没过去或者冲晚了,那你就会翻在海里。更重要的是,最好每一浪都是你造的。”
8月26日,瑞银在研报中预测地平线将于2027年实现盈利。对投资者来说,地平线盈利意味着投资逻辑反转,前景向好。为冲刺这一目标,地平线的十倍速奔跑不会结束,只要智驾技术没有走到终局,就没有一刻可以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