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之后,互联网平台开始“围剿”携程
互联网企业切入 OTA 赛道,并未像外卖行业,因新玩家涌入而掀起惨烈的价格战。相反,新进入者更多着眼于规范化经营,这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凸显了携程的业务模式存在诸多不足。
作者/无字
出品/新摘财经
外卖和OTA,一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因外卖大战,阿里、美团、京东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的业绩恶化,反观OTA领域的翘楚携程则活在“岁月静好”中。
图源:携程2025年Q2财报
2025年8月28日,携程集团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26%。对此,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洁表示,“第二季度业绩体现了旅游市场的强劲韧性和我们把握结构性机会的能力。”
图源:百度
因业绩表现不俗,8月28日-29日,携程股价连续两天上涨,涨幅为12.42%。不过新的一周,携程股价突然迈入了下行通道。9月1日-3日,携程股价连跌三天,跌幅为3.5%。
资本市场之所以在利好出尽后迅速谨慎看待携程,或许是因为目前航旅纵横、京东、抖音等“局外人”,正加紧布局直销机票、酒旅等业务,接下来的OTA赛道可能与近期的外卖产业类似,掀起内卷式竞争。在此背景下,携程的未来,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一、亮眼业绩背后,携程口碑不佳
2025年Q2,携程的业绩可谓“全面开花”,住宿预订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21%;交通票务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度假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5%;商旅管理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9%。
图源:携程2025年Q2财报
更重要的是,携程并没有投入太多成本。2025年Q2,携程研发、销售及营销、一般及行政费用分别为35亿元、33亿元、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17%、2%。因成本涨幅低于营收涨幅,携程打开了利润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携程之所以可以博取亮眼的业绩,与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有直接联系。文化和旅游部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居民出游数据显示,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另一方面,携程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杠杆效应,撬动更大规模的营收,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套路式的经营手段。
图源:黑猫投诉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以“携程”为关键词检索,可以发现13.87万条投诉,诸多消费者均控诉称,携程存在大数据杀熟、默认搭售、霸王条款等问题。
图源:新浪财经
比如,2024年7月,亿欧EqualOcean创始合伙人黄渊普就发文抨击携程存在大数据杀熟问题。黄渊普在携程订购北京飞阿斯塔纳的机票,页面显示价格为3868元,下单时,携程却给出了4408元的价格。为尽快出票,黄渊普在携程订购4408元的机票。然而,订购完成后,携程上该航班的价格又回落至3868元。
图源:微博
无独有偶,2017年,演员韩雪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作为一个在携程获得‘天外飞仙’的人,曾多次发现并手动取消隐藏在订票信息下的‘预选保险框’,然而百密一疏,还是被套路了。”
韩雪晒出的截图显示,其在携程订购的机票总额明细中,除了常规的票价、机场建设费,还包含38元的酒店优惠券。韩雪奉劝各位网友,“携程在手,看清楚再走。”
事实上,携程不止套路用户,还将贪婪的触手伸向了酒店供应商。2025年6月,诸多酒店商家对外表示,携程强制要求自己开通“调价助手”功能。开通后,携程一旦发现自家平台内的酒店价格高于其他平台,就会通过“调价助手”强行调低相应酒店的价格。
由此来看,尽管携程的业绩颇为亮眼,但由于平台过于追利,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消费者的体验其实并不好。一旦OTA赛道出现新的玩家,携程的供应商和消费者就有可能用脚投票。
二、流量红利消逝,携程被“围剿”
由于已成为OTA赛道的寡头,并且屡屡通过套路式经营手段榨取消费者和商家的“剩余价值”,携程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互联网巨头。
财报显示,2024年,携程毛利率为81.13%。对比而言,同期腾讯、快手、美团的毛利率分别为52.9%、54.6%以及38.44%,均比携程低一个段位。
图源:QuestMobile
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已消逝殆尽。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规模为12.67亿,同比仅增长2.5%。近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规模月同比增速一直徘徊在2%左右。
在此背景下,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主营业务均开始直面增长天花板。为了打破成长困局,诸多互联网公司纷纷横向拓宽业务线。典型如外卖大战,就源于京东、阿里的电商主业增长触顶,向外扩张即时零售业务,侵入美团的腹地所引发。
尽管2025年上半年,携程正享受“岁月静好”,但一众焦虑的互联网企业已将目光投向OTA赛道。
比如,2025年6月,京东入局酒旅赛道,向酒店经营者发布公开信,酒店商家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可享最高三年0佣金。对此,京东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表示:“我觉得我们能够为酒店餐饮提供一个新通路,为行业创造价值。京东比拼的是让产品变得更好、价格更便宜、服务更好。”
图源:航旅纵横
无独有偶,2025年7月中旬,航旅纵横官宣,整合37家航司资源推出“民航官方直销平台”,销售源头机票,主打“六大承诺”,包括价格透明、无捆绑销售、严格执行航司退改规则、杜绝大数据杀熟、保护用户数据安全以及报销凭证真实。
综合来看,互联网企业切入OTA赛道,并未像外卖行业,因新玩家涌入而掀起惨烈的价格战。相反,新进入者更多着眼于规范化经营,这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凸显了携程的业务模式存在诸多不足。
三、新模式层出不穷,携程市占率已悄然走低
与百度类似,由于已制霸OTA赛道多年,缺少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近年来,携程的业务模式没有明显的变化,一直致力于通过简单粗暴的“货架”模式,“压榨”供应商和消费者。
对比而言,因竞争异常激烈,其他互联网赛道不断出现新的经营模式。比如,在电商领域,兴趣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模式已可以和传统的货架电商分庭抗礼。
随着越来越多新玩家入局,OTA赛道也涌现了全新的业务模式。比如,抖音正试图凭借内容优势,在OTA领域重演其在电商市场崛起的神话。2025年7月,抖音对外表示,将为本地生活业务投入亿级平台补贴,支持连锁品牌酒店官方直播、区域矩阵号及商家职人直播、明星达人探店等。
图源:交银国际
事实证明,由于短视频、直播内容更具吸引力,抖音在OTA赛道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年,用户在抖音观看酒旅直播的总时长同比提升206%,酒旅直播支付GMV同比增长200多倍。交银国际预测,2024年,抖音酒旅GMV为900亿元,规模约为美团的28%。
图源:交银国际
一方面,新玩家纷纷通过规范经营的方式,痛击携程的“七寸”;另一方面,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OTA产品被新玩家开发出来,携程的市场影响力不断走低。交银国际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携程的市占率高达67%,此后一路下滑,预计2024年仅为57%,五年时间下跌10个百分点。
总而言之,尽管携程在2025年Q2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但在移动互联网竞争已趋白热化的当下,这份业绩或许反而会成为“信号弹”,引得其他互联网巨头对OTA业务觊觎。
更令投资者感到焦虑的是,携程虽然早已成为OTA赛道的王者,但其并不像美团,拥有深厚的商业护城河,而是依靠陈旧且充满套路的经营模式攫取收益,市场口碑不佳。一旦竞争对手规范化运营,并且发力全新的经营模式,携程的市场地位就岌岌可危。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OTA赛道的竞争逐渐加剧,携程的业绩很难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