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中期业绩重磅发声:拒绝“百米冲刺”

500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在银行业整体经营承压的当下,招商银行于9月1日线上举办2025中期业绩发布会,行长王良携管理层团队围绕全年业绩、零售业务、风险平衡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传递出以长期主义应对行业挑战、多维度筑牢发展根基的战略思路。

从业绩表现来看,招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增速回正,扭转了一季度的下滑态势。回溯一季度,受1月1日贷款重定价影响,净息差进一步收窄,给营收增长带来显著压力;进入二季度,经营状况逐步改善,呈现向好趋势。对于下半年,王良明确表示,招行将通过四大举措推动发展:稳步落实董事会部署的战略规划,加速转型以实现四大业务板块均衡协同;精细化管控成本费用,提升资金投入产出效率;发力中间业务,重点推动财富管理收入增长;强化资产质量管控,筑牢风险防线。一系列组合拳下,招行对圆满完成年初预算目标充满信心。

零售业务作为招行的核心优势领域,在行业底部期依然展现出强劲韧性。上半年,招行零售客群稳步增长,零售AUM(管理客户资产)突破16万亿元,半年增量创下近年新高,零售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副行长王颖将这份成绩单归功于三大底层支撑:其一,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从早期的一卡通、信用卡,到后来的一网通、手机银行,再到如今的“AI小招”“AI小助”,科技持续驱动产品与服务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其二,全员参与的零售生态,“人人讲零售、人人懂零售、人人做零售”的理念贯穿全行,打破条线壁垒,形成发展合力;其三,“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落地,这一理念并非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融入日常经营决策与客户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成为业务发展的核心指引。

面对资本市场波动引发的“存款搬家”讨论,王颖指出,今年零售客户风险偏好虽有调整,但稳健仍是主流,同时进取型偏好已出现边际改善,客户对权益类资产的关注度逐步提升。她认为,未来客户风险偏好的进一步改善,将与低利率环境、资本市场回暖及经济基本面修复节奏紧密相关。作为财富管理机构,招行将聚焦两大方向: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提前布局优质赛道;深度适配客户需求,为其提供长期、稳健、持续的综合财富管理服务。从当前趋势看,财富管理业务中间收入已呈现逐季回升态势,叠加AUM规模与客群基础的持续扩大,未来增长潜力值得期待。若资本市场回暖态势延续,含权类产品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将为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理财产品等业务收入增长注入新动力。

ROE(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变动备受投资者关注。此前招行ROE长期维持在15%以上,2024年跌破该关口,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3.85%。对此,王良表示,ROE水平与净利润增速、净资产增速及现金分红密切相关,面对净利润增速放缓带来的ROE下行压力,招行已建立以ROE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两大目标:一是确保ROE在国内银行业保持领先,目前13.85%的水平较国内银行平均9%的水平高出约4个百分点,未来将努力维持这一优势;二是保障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让招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符合投资者预期。王良强调,招行将在利润增长、净资产积累与分红之间寻求平衡,未来ROE能否回升,核心取决于盈利能力的修复情况。对于是否通过提高分红比例、减少净资产来维持ROE,招行将综合考量资本实力、业务发展需求、监管政策及投资者意见后审慎决策。

国际化战略是招行2025年提出的“四化”转型之首,也是其寻求新增长极的重要布局。王良认为,国际化既是顺应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的必然趋势,也是破解国内银行业务高度集中、助力建设金融强国的现实需求。目前,招行已在境外构建起完善的服务网络,在中国香港拥有永隆银行、香港分行、招银国际等核心平台,并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经过两年多的持续投入与能力建设,2025年上半年境外机构总资产增速与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对全行的贡献初步显现。不过,王良也坦言,国际化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深耕细作,未来招行将继续加大境外布局力度,逐步将国际化打造为新的增长引擎。

从“办银行是马拉松比赛,不是百米冲刺”的理念重申,到零售、ROE、国际化等领域的战略落地,招行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展现出清晰的发展路径与坚定的长期主义定力。在银行业转型深化的关键阶段,招行以稳健的经营策略、精准的业务布局,为行业提供了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参考样本。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