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上闪耀的人性光辉,让里斯本丸的真相永不沉没

500

人的生命有两种维度,一种是生物性的,一种是社会记忆性的。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生命的真正消亡,是被世界彻底遗忘。

古来征战几人归,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阵营的胜利,背后是无数牺牲的英勇将士,有人千古流芳,被后世歌颂;却有更多的无名英雄马革裹尸,湮没无闻,家人甚至无处凭吊。

《东极岛》与《里斯本丸沉没》这两部作品为我们揭开了“里斯本丸”号上无数无名英雄背后的故事,让843名沉睡海底的英军士兵,在另一个维度获得了永生。

500

500

1942年10月1日,一艘名为“里斯本丸”的日军货轮,正悄悄押送1816名英军战俘驶向日本。

由于未悬挂任何标识,它被美军潜艇“鲈鱼号”误判为敌舰,在中国东极岛海域遭鱼雷击中。

为掩盖罪行,日军封锁船舱,企图让战俘与船同沉。就在那一刻,中国东极岛的渔民划着小船、迎着海浪赶来,从死神手中夺回384条生命。

500

岁月像一把比战争还残酷的屠刀,七十多年过去,幸存者们也逐渐长眠于历史的长河中,仍健在的两位老人也已年过九旬。

可世人依旧对里斯本丸上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留给这些漂泊无依的灵魂的时间不多了。

500

500

2016年至2024年,导演方励在拍摄《里斯本丸沉没》期间,走访了两位亲历者与380多位战俘的后人,揭开了“里斯本丸”的神秘面纱,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重见天日。

1941年12月8日爆发的香港保卫战空前惨烈,约四万日军入侵香港,不到两万的英军、加拿大援军、印度军和香港本地防卫队组成的盟军拼死抵抗。

由于寡不敌众,盟军在12月25日的圣诞节前夕投降,其中1816位战俘作为苦力被日军押上了里斯本丸号前往日本。

他们像沙丁鱼罐头一样被塞在三个船舱里,污水齐腰,尸臭熏天。

痢疾、瘟疫和白喉像死神一般盘旋在他们的头顶,寻找着下一个受害者。

里斯本丸在被鱼雷击中后,苟延残喘的战俘们在船舱日夜泵水,理智濒临崩溃——“我们是不是已经到了地狱?”

500

500

也许对于亲人的思念

是支撑战俘们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日军在战俘面前焚烧了他们的家人寄来的信件,信号兵托马斯从火堆里抢回恋人的相片,看守的鞭打随即如同雨下。

“我必须要带着一件能让我想起家的东西,一个我一定要回去的地方。”

奄奄一息的托马斯把照片嵌入了偷来的眼镜框中保存起来,捧在手心。

最终,这份眼镜框里的牵挂指引着他逃出里斯本丸号,让他回到了爱人的身边。

500

“我不知道怎么开口,除了这个,永远关爱、照顾我们的妈妈,她是这个世界上你所拥有的唯一的、最好的人。”

二等兵理查德出发前写了一封信,把家托付给了五岁的弟弟。

船沉后,为了回到母亲和弟弟身边,他耗尽了所有力气向岸边游去。

然而,最后他在离岛仅仅50米的地方被发现。他扒着一块木板,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500

500

!回家

战俘们的这个信念随着船体的下沉愈加强烈。在长官斯图尔特上校和卡斯伯森上尉的组织下,战俘们用一把餐刀撕开了日军用帆布和木板钉成的“地狱之门”并爬向甲板。

日军从一开始就未曾想过给予战俘生路。

六名“玉碎”成员无情地举枪扫射,第一波冲出舱门的战俘瞬间倒在血泊之中。

然而,屠杀并未吓退求生的人们,其他战俘前仆后继地涌上,他们以无比的勇气和愤怒,最终歼灭了留守的日军,并展开对其它船舱战友的救援。

500

当一、二号舱的士兵冲上甲板时,三号船舱用来逃生的唯一木梯突然断裂,底层日夜泵水的炮兵团不得不接受了死亡的结局,没有尖叫和呻吟,战俘们不约而同地哼起了家乡的歌谣。

里斯本丸沉入了万丈深渊,回家的路变得遥不可及。

“再见,皮卡迪利大街,再见,莱斯特广场,到蒂珀雷里郡的路很长,到家乡的路很远,但是那有我心爱的姑娘,我心往之。”

500

善良是跨越国际的语言

是比枪炮更有力的武器

没有人想到,逃出船舱的战俘只是进了另一个地狱,闻讯赶来的日本战船开始射杀漂在海上的战俘们。

蓝色的海水被鲜血染红,空旷的海域被尸体堆满。

500

浮出海面,枪林弹雨;潜入海底,溺水而亡。

战俘们闭上了双眼,准备平静地接受死亡的到来。

“忽然之间有一道光打在我脸上,下一秒,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中国人的声音,他大概是个中年男子,说什么我一个字也听不懂,我只知道他很友善。”

198名中国渔民乘着46艘木船和舢板,像天使一样突然出现,挡在了落水的战俘和死神之间。

500

近日上映的《东极岛》区别于之前的纪录片,对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从中国渔民视角出发,让观众对里斯本丸事件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500

在四十年代被日本侵略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战乱和贫困让渔民们食不果腹,朝不保夕。

但当他们看到命悬一线的英国战俘时,只知道这些素不相识的“洋人”比自己更加需要帮助,便义无反顾地扬帆起航,还把本不富裕的食物和衣裤分给救上来的384名英国战俘。

片尾,年迈的阿花甚至已经不记得为何去救。

她说:“无论什么人,说话听不听得懂,长得有多不一样,都是条命,生而为人,还是得互相帮着些。”

“我的爷爷曾经出海就没有回来,从那以后,我的爸爸遇到有人落水就奋不顾身地去救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也是善良渔民无条件施救的唯一解释。

500

“海上有难,必救。”这是中国渔民出海千年定下的规矩,也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淳朴和善良。

中国渔民搭救的人数比他们想象的更多,因为有了目击证人,日军不得不停止了射击,转而营救落水的战俘。

最终,一共有988人幸免遇难,七百多人在战后与家人团聚。

500

2019年10月,几位昔日的英国士兵的子女终于来到东极岛海域,与未曾归家的父亲完成一场时隔77年的告别。

500

828个想家的灵魂终得安息,198名老百姓的英雄事迹终于被世人知晓,这或许就是《里斯本丸沉没》和《东极岛》制作的意义。

如今,曾被关押在“里斯本丸”号上的战俘和参与营救的中国渔民,已全部逝去。

但他们的故事随着这两部电影,永存于我们的记忆之中。

30°13’44.42”N,122°45’31.14”E,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个坐标,人们也会永远记住在这里跨越国界的善良。

500

-END-

审核主编:刘美仪

副  主 编:许露琪、穆尼热、努尔扎代木

版      块:聊撩好书

版      主:穆巴热克

作      者:王梓豪

校      对:任慧林

排      版:热则燕

后      台:麦尔哈巴

图片来源:网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