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讲古:皇

500

甲骨文【皇(木柴火光)】词例:凡皇(彷徨)。

工方其凡皇于土……

彷徨 páng huáng 〈动〉又写作“方皇”、“仿偟”、“旁皇”,意为游移不定、盘旋。徘徊、游荡。芒然失据的样子。《庄子·大宗师》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莊子·逍遙遊】彷徨乎無爲其側。【正韻】彷徨,猶徘徊也。

又【集韻】雨方切,音王。彷徨,往來。

甲骨文【耳皇(举火而听声)】祭祀相关(接亡送亡、招魂之类)。或夜袭相关。

500

金文【皇(油灯,增底座)】词例:皇考。

祭祀祖宗,以灯火象征祖宗灵魂。引用为皇祖(远祖,称高祖以上的祖先);皇舅(女子称丈夫的亡父);皇姑(对丈夫亡母的尊称)。【禮·曲禮】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註】更設稱號,尊神異于人也。

媓 huáng 母亲。【揚子·方言】南楚母謂之媓。

子孙万代薪火相传,逐渐美化、夸大、乃至神化的上古圣人祖宗。皇祗(地神);皇娲(指女娲氏);皇羲(指伏羲氏);皇娥(传说中古帝少昊的母亲)。【尚書·序疏】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風俗通】三皇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说文解字注》尚書大傳:燧人爲燧皇,伏羲爲羲皇,神農爲農皇。譙周說同。

在明堂祭祀天地祖宗,(柴火、油灯之类)灯火辉煌,光影晃动,有如祖先灵魂飞舞往来其间。(后来改为蜡烛之类)

又猶熒熒也。【揚子·太經】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又猶栖栖也。【禮·檀弓】皇皇如有,望而弗至。

又於皇,歎美辭。【詩·周頌】於皇來牟。【註】於,音烏。

又聿皇,疾貌。【前漢·揚雄·校獵賦】武騎聿皇。

又遹皇,往來貌。【張衡·思賦】察二紀五緯之綢繆遹皇。

又矞皇,神名。【前漢·司馬相如傳】前長離而後矞皇。【史記】作潏湟。

又冢前闕曰皇。【左傳·莊十九年】葬于絰皇。

又寢門闕曰皇。【左傳·宣十三年】屨及于窒皇。

又室無四壁曰皇。【前漢·胡建傳】列坐堂皇上。【博雅】作堭,非。

500

所谓明堂,即“明政教之堂” ,是“天子之庙”。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大享祭天,并配祀宗祖。

东汉·桓潭《新论·正经》:“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命曰明堂”。

东汉·班固:“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

500

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形〉皇祜(大福);皇业(大业;帝王的事业);皇道(大道);皇竹(大竹名)。冠冕堂皇。《书·洪范》建用皇极。《诗·周颂·执竞》上帝是皇。《詩經·大雅·皇矣》皇矣上帝,臨下有赫。【湯誥】惟皇上帝。【傳】皇,大。上帝,天也。

【書·大禹謨】皇天眷命。【爾雅·釋天疏】尊而君之,則稱皇天。

唐 ·柳宗元〈天對〉:「皇熙亹亹,胡棟胡宇!」

皇直(美好忠直);皇想(美好的怀念)。《诗·周颂·烈文》继序其皇之。传:“美也。”《诗·周颂·桓》皇以间之。《詩經·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國。《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上·傅毅傳》武丁興商,伊宗皇士。

又美盛貌。【詩·大雅】穆穆皇皇。(祭祀天地祖宗盛大庄严肃穆)

【詩·小雅】皇皇者華。【爾雅·釋言】皇,華也。【疏】草木之華一名皇。

皇驳(黄白色与赤白色)。《诗·豳风·东山》皇驳其马。

〈名〉皇命(天命);皇穹(犹皇天);皇门(天门);皇皇天帝(天)。《楚辭·屈原·離騷》陟陞皇之赦戲兮,忽臨睨夫舊鄉。漢·王逸·注:「皇,皇天也。」《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皇再命而紹卹兮,乃云眷乎建武。唐·章懷太子·注:「皇,天也。」

皇天上帝(天帝,上帝);皇公(天帝);皇穹(指天帝);皇祗(天神与地神的并称)。《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动〉匡正。《诗·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穆天子传》皇我万民。【爾雅·釋言】皇,正也。

……

通“迋”。往。《诗·小雅·信南山》先祖是皇。

500

古代或用柴火、油灯之类,后来改为蜡烛之类

古同煌。莊盛、輝煌。《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儀禮·聘禮》賓入門皇,升堂讓,將授志趨。《书·帝命》騐皇者,煌煌也。

【詩·小雅】皇皇者華。【爾雅·釋言】皇,華也。【疏】草木之華一名皇。

同“惶”,恐惧。皇遽(惊恐);皇骇(惊慌;恐惧);皇乱(惊慌失措)。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大臣皆皇惧而退。

同“遑”,闲遐。皇宁(闲适;安闲);皇暇(空闲;闲暇)。《诗·小雅·渐渐之石》不皇出矣。……不皇朝矣。《左传·哀公五年》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左传·昭公七年》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

又與遑偟徨通。【左傳·昭三十二年】不皇啓處。【詩·小雅】作遑。【爾雅·釋訓】作偟,暇也。【前漢·揚雄甘泉賦】溶方皇于西淸。【註】猶仿偟也。一作彷徨。

凰的古字。皇翼(凤凰的羽翼。借指笙管)。【書·益稷】鳳皇來儀。

衍生字:煌惶凰徨遑。引用为辉煌、惶恐。凤凰、彷徨(徘徊)、不遑。

形声字:魂晃徊恍惚荒。引用为鬼魂、三魂七魄。灯影晃动、徘徊、恍惚。荒唐(祭祀断绝,无人守陵扫墓)。

古圣先贤有大量子孙后代祭祀,神魂不灭。旁支四凶则是香火断绝、无人扫墓,是为荒唐,人死如灯灭。某些人数典忘祖,只能找个非洲野爹,还到处宣扬,不容辩驳,是为空前绝后的荒唐滑稽又荒谬绝伦。

……

又㵎名。【詩·大雅】夾其皇㵎。

又山水名。【山海經】皇人之山,皇水出焉。

……

字形讹变。

秦小篆【皇(自王)】《说文》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

500

字义引用逻辑分析如下:

①祭祀祖宗,以灯火象征祖宗灵魂。灯火辉煌,光影晃动,有如祖先灵魂飞舞往来其间。引用为皇考、辉煌、惶恐。凤凰、彷徨(徘徊)、不遑多让。鬼魂、三魂七魄。灯影晃动、徘徊、恍惚。荒唐(祭祀断绝,无人守陵扫墓)。

【詩·大雅】穆穆皇皇。【詩·小雅】皇皇者華。

祭祀祖宗,庄严肃穆,族人或娴熟自如,或紧张茫然手足无措。引用为截然相反的两个用义。

偟 huáng【廣韻】【集韻】【正韻】胡光切,音黃。仿偟猶佂營。【莊子·大宗師】茫然傍偟乎塵垢之外。

古同“遑”。偟暇(空闲)。【爾雅·釋言】偟,暇也。【揚子·法言】忠臣孝子,偟乎不偟。【註】言忠孝之人,不暇問仙人無益之事也。

通“惶”。恐惧;不安。如:偟偟(恐惧不安的样子);偟遽(恐惧不安的样子)。《隶释》恬静湛泊,匪偟偟时荣。

惶 huáng 恐惧:~惑(疑惧)。~窘。~遽。惊~。~~不可终日。

〈形〉惶惶(惊恐不安);遑迫(惊慌);惶汗(惊惧而汗流);惶沮(恐惧沮丧);惶怖(恐惧害怕)。《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说文》惶,惶恐也。《广雅》惶,惧也。

汉·王符《潜夫论·卜列》孟贲狎猛虎而不惶,婴人畏蝼蚁而发闻。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圣朝西顾,关右震惶。

【後漢·杜詩傳】蕭廣縱暴,百姓惶擾。

明· 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多官惶惶,只得散去。

②子孙万代薪火相传,逐渐美化、夸大、乃至神化的上古圣人祖宗。引用为三皇五帝。皇天后土。

……

音韵:

皇煌惶凰徨遑荒晃恍huang魂hun惚hu徊huai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說文】大也。【風俗通】天也。

又【正韻】戸廣切,黃上聲。【禮·少儀】祭祀之美,齊齊皇皇。陸德明讀。

又【正韻】于放切,黃去聲。義同。徐邈讀。

又【集韻】羽兩切,音往。皇皇,祭祀之儀。【禮·少儀註】皇,讀如歸往之往。【疏】謂心所繫往,孝子祭祀,威儀嚴正,必有繼屬,故齊齊皇皇也。【詩·魯頌】烝烝皇皇。【箋】皇皇,當作暀暀。猶往往也。

……

其它历史文化知识说明如下:

民间传说,盘古、女娲、伏羲为三皇。

天皇盘古开天辟地。地皇女娲补天造人。《河图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与(北)极同道”(相当于盘古)。《史记·秦始皇本纪》:“臣(王绾、冯劫、李斯)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纪》:“天皇、地皇、人皇。”

“泰皇”即指“人皇”,其实是说“天皇、地皇皆神祇人物及传说,惟“人皇”是统治现实社会的真实统治者,所以王绾、冯劫、李斯皆曰泰皇最贵。”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云:“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为九州长天下也。”《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如此则其它所谓三皇皆为人皇。包括祝融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有巢氏等。

500

根据人类文明进化历程逻辑分析:

三皇依次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西汉《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即炎帝)为“三皇”。汉班固等编撰《白虎通》以伏羲、神农、燧人或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说文解字注》尚書大傳:燧人爲燧皇,伏羲爲羲皇,神農爲農皇,譙周說同。白虎通曰:三皇者何,伏羲、神農、燧人。則改燧人居第三,恐非舊也。

祝融氏。晚期猿人利用自然火,雨季在洞穴保存火种二百万年,烧烤吃熟食加速进化大脑。间接打制细石器时代上百万年。

燧人氏。早期智人发明燧石取火(间接打制细石器+油脂+皮毛+炭屑)。磨制木器,发明钻木取火。距今约三十万年。

伏羲氏。中期智人磨制骨角器,骨针缝纫,穿皮裘跨越白令海峡至美洲五万年。制定婚礼、画八卦、测天气。针灸治疗疾病。

炎帝神农氏。现代智人陶器农业时代二万年,吃煮食营养更丰富。神农尝百草,进一步发展医药。

有巢氏。农田村寨茅草庐屋就近收获晾晒储存谷物。磨制新石器时代上万年,石磨盘石磨棒加工谷物。

依次为祝融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有巢氏。

以此为准,则三皇时代始于三十万年前早期智人(燧人氏)发明燧石取火,止于现代智人(炎帝神农氏)陶器农业时代晚期。至约五千年前(公元前3077年)为止。

500

其它说法:

《庄子》、《纲鉴易知录》以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为三皇。

(4)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第一,引《春秋纬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 

(6)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

(7)伏羲、神农、黄帝(《三字经》)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

《周礼·春官·外史》

女娲的地位不一,有时在三皇之上,有时在三皇之内,有时在三皇之下。据说原因有三:一、神话传说中女娲化生万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二、传说中伏羲、女娲既为兄妹又为夫妻,母系氏族的兄妹是父系氏族的表兄妹,中国有表兄妹婚姻的传统,列入三皇时有时两个人都选中,有时只选一人作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三、尚书在经书中的显赫地位使得它所宣传的伏羲、神农、黄帝三皇观点,因为有黄帝姬轩辕这个最接近历史史实人物而被大多数人认可,而且女娲所在的是母系社会,之后是父系社会,以男为尊,所以在三皇之下。

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媓 huáng 舜的妻子名:“尧闻其(舜)贤……于是妻之以~。”

母亲。【廣韻】【集韻】胡光切,音皇。女媓,堯妃。【揚子·方言】南楚母謂之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