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展示6款不认识的无人机,“无人六代机”,将改变空战模式
去年珠海航展,军迷们就以为将中国所有的的无人机都看完了,就连无人机航母“九天”都出来了,还有什么好看的?没想到九三阅兵仪式上,所有人都不认识的六款无人机展示了出来,一下子让不少军事媒体编辑部陷入了混乱——不知道是什么?
不过,很快军迷们就回过神来,想起来这就是新一代六代无人机啊。没错,就是第六代无人机。这次亮相堪比一南一北有人六代机同时试飞!
“中航工业”就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无人机看得还爽吗?咱们现在有了飞不完的飞机!
那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下,到底这几款不认识的无人机到底是什么?
无人智能,通天争锋。这次“空中无人作战方队”阅兵中展示的无人机包括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忠诚僚机、无人制空战斗机、无人舰载直升机等,可隐蔽出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创新未来空战新样式。
第一架无人机编号为“21”,显然是隐形无人攻击机“攻击-11”的改进型,我们姑且喊它“攻击- 21”,其拥有空军陆基型和海军舰载机,主要负责打击任务,兼顾侦查任务。
“攻击- 21”采用飞翼式无尾布局,隐身性能更好。从进气道来看,应该是搭载了涡扇发动机,具体型号可能为涡扇 500小型发动机。其采用音速巡航和突击,航程大约 2000-3000公里。
“攻击- 21”可以单机作战,也可以当做“忠诚僚机”,配合歼20S、歼-35 协同作战,也可以搭载在 076 型两栖攻击舰上。
攻击 11 既是传感器,也是弹药库,更是飞行的助手,它是作战体系的一部分。
第二架是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编号“S338”。个人判定为“翼龙-2”。首飞时间是 2017 年月份,机长 11 米、高 4.1 米、翼展 20.5 米,采用平直单翼布局。搭载一台涡桨 - 9A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4200 千克。
最大飞行高度 9000 米,最大飞行时速 370 千米,最大续航时间 20 小时,轻载时可持续飞行 32 小时。作战半径至少 1500 公里。
“翼龙-2”可以挂载多种制导弹药,包括鹰击-9E反舰导弹、雷石-6滑翔炸弹、天雷-2 和 AG-300M 空地导弹,以及 FT 系列卫星制导炸弹等。
翼龙 - 2 无人机的国内装备版 “攻击-2” 从 2018 年开始装备,参与了中国台湾地区周边的实弹演习和南海巡逻任务。此外,它还出口到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
2020 年9月29日,翼龙-2 无人机执行了全球首次大型无人机应急通信实战演练,解决了灾难现场的 “三断” 通信难题。后来物流运输、人工增雨任务中,都有它的身影。
第三架是忠诚僚机,编号为“53431”。该忠诚僚机采用了兰姆达翼布局,该翼型为高隐身设计,其后缘呈内凹锯齿形态。
编号为“53431”忠诚僚机的进气道位置极为靠前,位于机头后方邻近区域,近乎由机背进气过渡至机头进气布局,这一设计显示其注重大攻角及高过载条件下的进气稳定性与机动响应能力。
在近距格斗场景中,该僚机可配合有人机完成急跃升、过失速机动等动作,确保发动机推力稳定输出,从而支撑最大过载的机动性能。
综合以上特征,编号为 53431 的忠诚僚机的功能定位更趋近于 “贴身护卫”,其主要作战域紧密围绕有人长机周边空域,以便有人长机在视距内遭遇敌机威胁时迅速介入,协助有人机摆脱近距离交战态势。
第四架、第五架为“无人制空作战飞机”,编号为“53535”和“53536”,这两架无人机都采用两侧进气,预估搭载了单台WS-10C,采用无尾布局使用全动翼尖。
一架是DSI进气道+三角翼,一架是加莱特进气道+拉姆达翼。两个弹舱比较宽,估计可以搭载大型中距离空对空导弹。它们属于新型无人机,很有第六代无人机的代际优势。
具体推测来说:53535 号无人机是一款相对较大的无人机,采用无垂尾设计,具备全向隐身能力,机翼为菱形布局,非常适合超音速飞行,其飞行速度可能达到 3 马赫。该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大概率可以到 18000 米以上,高空高速性能优异。
它可能采用了中型涡扇发动机或新型中推涡喷发动机,用途较为广泛,是以制空为主的多用途无人战斗机,在操控性上要求极其严格,超音速机动性非常好,适合配合五代机作战,做伴随五代机作战的僚机。
53536 号无人机机腹部有类似歼20的弹仓,尾部采用单发,喷口有点类似歼20用过的WS-10B,同样采用了六代机的无垂尾设计,运用了类似歼36 的副翼和襟翼融合技术。
其进气道为 DSI 进气道,机头较大,内部可能安装了大量的感知体系和无人自主探测攻击设备。这款无人机制空作战能力较强,很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无人作战实体,不需要和僚机一样配合有人战机。
可以看得出柔性蒙皮的特征,不知道是否使用了隐形涂料,颜色看起来很有意思。
第六架为编号“54” 的舰载无人直升机,作为压轴出场,所以具体参数不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可以执行多样化任务,包括预警、侦察、反舰、反潜、搜救、运输等。
由于不需要载人,舰载无人直升机的航程、留空时间和灵活度都比类似大小的有人直升机高。
文中很多参数都是猜测的,也请大家嘴下留情。毕竟不少军迷都成军盲了,俺也一样。
我们知道,歼-20S 并不是 歼-20 加了一个座位变成了双座版本,而是在空中增加了一个指挥席位,飞机自身也增加了大量的传感器和信息处理器。
歼-20S现在属于“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远程、重型、双座、多用途隐身战斗机”,其拥有优异的制空作战能力和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还有突出的态势感知、电子干扰和战术指挥控制能力。最为很关键的是:具有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
现在它这么多忠诚僚机都露脸了,真是替它高兴。
实际上,忠诚僚机早就是未来空战的热门话题,无人机担任有人战斗机的僚机,充当有人战斗机的眼睛、诱饵、武器库。
这背后其实是强大的体系作战能力支撑得来的,没有平台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战场网络体系的完善、数据资源体系的构建等,一切都是空谈。
另外,无人机最拼的还是产能,没有产业链、产能,再好的想法和技术,也不能在未来战场上赢得先机。
可喜的是,我们搞定了这一切,可以让这些无人机集群作战。这些无人机拥有高隐身、高自主、高机动的优势,这是彻底改变空战模式的存在。当然,这其实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空战必须将有我们定义,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