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来华演出的二次元少女乐队,最后都会哭着说再也不来上海了

星彡P丨文
前两天看到个帖子挺有意思的。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不是有个“时代少年团”在上海体育馆开演唱会嘛?演唱会有相关的规定,有些物品诸如灯牌之类属于违禁品。
很多集美想尽办法偷偷运进现场,结果跟主办方起了冲突,引发网上一系列的讨论。期间什么在市区被沪C出租车拐走,在松江张江跳江之类,谣言满天飞……
具体的就不多提了,你也不想这是BB姬的鸡生最后一篇文章吧。
而当天(8月23日)另一处的东方体育中心,有一个《BanG Dream!》企划的日本少女乐队叫Poppin'Party(简称ppp),同样也在上海开演唱会。

顺带一提,据说《Bang Dream!》的最初起源于木谷高明(也有说法是某个武士道高层)看了2014年 爱美 的一次演出。
当时偶像大师“MOIW2014”演唱会的现场,爱美抱着吉他Solo弹唱歌曲《流星群》,作为“茱莉亚”这个角色初披露个人曲,让所有观众大受震撼。
原来偶像声优真的可以现场演奏吉他,完成一场100%的摇滚演出吗?


——意识到舞台的可能性,有人在武士道内部的作品企划会议上,描述了这个闪闪发光让人“星”动的瞬间,力荐「以爱美为中心组建的乐队企划」。
这才有了后来的《Bang Dream!》。爱美也被邀请出演动画主角“户山香澄”,并担任Poppin'Party乐队的吉他兼主唱,进而有了其他邦邦乐队。

所以Poppin'Party和主唱爱美,也算是现在火到半边天的少女乐队企划的引路人吧,属于Mygo、Mujica等的前辈。扯远了……
前两天,QQ群流传很广的一条聊天记录。说是吴中路那一块,很多看时代少年团的集美们和看完ppp演出的集帅们,在海底捞开OFF会的时候进行了会晤。
结果没大家想象中的“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的场面,反而和乐融融的,还有人向集美展示自己的军火——亮到闪瞎眼睛的“孔雀舞”、“风火轮”。


类似的“都市传说”还有很多,各种ppp演出期间让人看不懂操作的神人录像让人应接不暇。
有人模仿动画角色一边喊“Saki酱”一边在地上爬,有人聚集在Live场馆的地下停车场,放着音乐打着节拍一起蹦迪。场面之混乱,连梦想紫吧都直呼对次事件概不负责。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01
说实话,每次我参加二次元相关的线下Live,都像一场人类学观察的实验记录。
尤其跟二次元偶像/少女乐队动画扯上关系的活动,简直跟《如龙 8》的街头一样,走着走着,就会刷新奇装异服的“江湖宝贝”。

LoveLive!的活动经常会出现顶着李嘉(Liyuu)身份证照片的面具的神人。而BanG Dream!的神人,则举着木谷高明的黑白照,或者羊宫妃那的手搓周边到处乱跑。
进了场馆,你可以看到单手端着40cm高棉花娃娃、专注猛拍的纯良宅哥;能撞见挤在最前排却掏出手机看LPL比赛的电竞老哥;
还有一言不发、全程举着手机的盗摄哥,往往Live刚结束,B站上就能刷到标题“某某大学习”的录像——当然,这些只能算开胃小菜,杀伤力压根不值一提。

若论“类人群星闪耀时”的名场面,还得看二次元神人小团体的操作。
他们一般普票入场,在观众席最后几排的中间位置围成一道人墙,荧光棒转得像风火轮,孔雀舞动作大开大合配着爆闪灯,甚至叠罗汉起飞,堪称群魔乱舞,把好好的演出硬生生变成一场篝火狂欢。

没抢到票的哥们会把Live场馆的地下停车场围个水泄不通,一边听着楼上动静一边打Call;还有人会找“内应”在场馆内开启语音直播,一群无票的人挤在马路边上外放声音,跟着节奏甩头甩手艹电线杆子。
只能说,还好去看二次元演出的大多是男大学生。男生么,你懂的,没有法抗,不像新闻里占道不走的老年暴走团、拖着不走的追星族。二次元在马路上发癫顶多行为只是比较迷惑,帽子叔叔一来,大家都乖得很,危害性倒不大。


日语里有个词叫「厄介」,本意是 “麻烦的事情”“给人添麻烦”,现在经常被大家用来形容看Live遇见的神人。
02
早几十年前的日本偶像的演出活动,为了让氛围平淡的场次也能充满乐趣,许多粉丝会自发设计各类应援形式来调动现场气氛。
大概1990年代左右,这些应援内容逐渐体系化,形成了固定的口号(比如Call & Mix)与动作(Wota艺)。

油管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视频:漆黑的夜色里,阿宅们在无人的街头挥舞荧光棒,光影在快速甩动中拖出一道道残影。
——这便是Wota艺最直观的模样。看似简单的挥舞动作,可一旦亲自尝试过你就会发现,这玩意的技术性非常高。

(2010年代的Wota艺视频)
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核心力量,根本没法驾驭大幅度的身体扭动。不常运动的人,随便跟着音乐跳上一分钟,就会上气不接下气,说不上话来。
随着发展,后来出现一批纯粹享受汗流浃背快乐的人,他们突破了“为偶像应援”的原始框架,把Wota艺变成一项独立完整的舞蹈形式。
因此有了一个“荧光棒艺(サイリウム芸)”的新称呼,演唱会打Call与Wota艺也渐渐分离开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 “地下艺”,连荧光棒都不使用了,就是空手的动作。
相比Wota艺,它的动作幅度更大,表演者也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的性质会更强。
比如在Anikura(アニクラ,即Anisong Club,动漫音乐DJ活动),经常能看到一群人围成圈,疯狂甩头甩手的场景。

(肉FES,这段的BGM是迪迦主题曲)
这便是地下艺的常见形式。到B站搜索“地下偶像”相关视频,那些看似神魔乱舞的光景,本质上也是地下艺的一种表现。
以前刷到这类视频,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地下偶像,由于绝大部分表演者缺乏经验,某种程度来说“台下的观众更像是主角”。
可如今在国内看声优Live,却到处都是类似的神人出没,比耍电音的嘉豪还嘉豪,让我有点笑不出来了。

要知道「厄介」这个词,最开始的一个引申含义就是:那些将地下偶像Live现场的独特习俗,带到声优或动漫活动等不合时宜场合的人或群体。
其中最典型的行为就是喊「家虎」。
在副歌开始前的几秒,经常能听到一群人齐声喊“耶太噶”——也就是日语「イェッタイガー」,汉字写作“家虎”,英文叫 Yeah Tiger。
据说,家虎起源于2010年代初期的日本地下偶像现场,并在2016年开始在偶像宅间广泛传播,被带到动漫歌曲演唱会流行了起来。
但“耶太噶”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大家之所以愿意跟着喊,据我了解,只是因为这种集体互动能带来强烈的爽感。

类似的应援行为还有喊「Mix」。
指的是在音乐前奏、间奏等段落,一群人喊出的格式固定却意义不明的Call。路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外星语种共鸣。

相关黑话还有很多,本质上,都属于小圈子的自娱自乐。现在B站上也有不少“日式应援大讲堂”视频,专门教别人在演出前预习这些内容。
视频面向的对象都是经常飞日本跑活动的新人同好,带有一定的门槛。而且光靠视频是没法简单学会的,要不断实战,才能融入环境。

(Up主「無用男Rain」)
不过近些年,很多二次元活动运营也会提前立下规定,禁止那些“影响周围观众的”厄介行为,比如Bushiroad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强调“家虎根绝”。
今年BW上海活动,Bushiroad社长木谷高明上台的时候,底下一群人还在那起哄“Yeah Tiger”,惹得老头在那一个劲比划“家虎禁止”。


(武士道的木谷高明社长,今年BW上海发表“家虎禁止”宣言)
03
规定是这么规定,但是,运营一般也不会阻止活跃气氛的应援,只要不对艺人或者周围观众造成特别困扰的行为,基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厄介本来就是日本人传过来的东西,他们玩得更花,只不过日系演出一般禁止摄影摄像,演唱会出BD碟也会修正删去家虎的部分,所以“家丑”比较难外扬。

(艺人所期望的CALL以及大声回应)
而随着声优艺人偶像化,以及少女乐队企划大行其道,三偶二偶的受众群体重合,声优和偶像的界限愈发模糊,引流来一大批神人小鬼。
我印象比较深的国内大型厄介场面,还是2019年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的BML,算是“神人小鬼”第一次大规模出圈吧。
网上的盛况至今历历在目……
场外遥控无人机,敲锣打鼓集合号。
致敬曼巴肘击王,不动如山地藏王。
旁若无人光棒猴,万众瞩目光害哥。
七零八散军尻人,虎啸震天厄介仔。

没想到后来遇上了疫情,国内国外的演出活动经历长时间的停摆,竟然一时间成了绝唱。
直到这两年,日系艺人来华演出迎来报复性反弹——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声优、动漫歌手在上海、广州等地开演,结果“神人小鬼”现象也卷土重来……


每次一有什么活动结束,B站大数据就开始给我推送“厄介合集”、“神人结算画面”、“XXX哭着说再也不来上海了”。
这类小鬼的行为往往并非单纯的 “不懂礼貌“,多半源于一种扭曲的心理诉求:他们渴望“出人头地、获得关注”,即便通过不当甚至恶劣的方式也在所不惜。
包括但不限于:在需要保持安静聆听的场合(如声优正在讲话、演唱抒情歌曲的时候),故意极速拍手;叠罗汉以吸引台上声优注意;携带不合规格的爆闪荧光棒干扰演出等等。
极力在偶像面前展示自己的丑态。

可令人无奈的是,很多人似乎已经无法正确认知「厄介」一词背后的贬义内核,反而把给别人添麻烦的行为,解构、曲解成了普通的应援方式。

慢慢的,“厄介”这个词的意思也跟着出现微妙变化:
① 对于一般观众来说,任何不遵守观赏礼仪及相关规定、给其他观众造成困扰的行为,你都可以归类为「厄介」,算是回到了“给别人添麻烦的人”的本意。
② 而对于原本跑现地活动、原教旨主义的「厄介」们来说,网上视频那些跟着瞎JB乱Call的神人小鬼根本不能算厄介,认为他们不配。
——扩圈的必然阵痛,新人、老人的矛盾了属于是。

我认识一个朋友,经常打飞滴看演出的那种现地佬,之前他吐槽:“以前看过日式应援大讲堂的人感觉能有10%,现在的人感觉不到万分之一(”
“厄介的传承在疫情期间已经断代了,太长的时间里面没有Live,没法带”——广义上来说的厄介(小鬼)多了很多,但是厄介圈子本身小了不少。
接着他又感慨,“你说Anikura,国内小鬼懂个屁Anikura。”
现在很多神人只会淘宝下单孔雀,然后跑正经的Live场子搞光害。没有技术,没有口条,不会去学,甚至连在喊什么都不会,还不如大学社团的Wota艺激情——自我感觉很NB,实际上很SB。

正好有个现成的例子。Poppin'Party有一首比较出名的歌叫《イニシャル》,initial(最初)的意思,读音很像“印尼虾”。
你现在到B站上搜“印尼虾”,可以找到前几天上海演唱会的各种“大学习”视频切片,底下评论全在吐槽家虎喊得一塌糊涂。
各种抢拍,没有想象中的一体感,纯纯丢人。

不管什么形式的应援活动,对歌曲本身的熟悉度真的很重要。



话又说回来,尽管很多人荧光棒换色和Call都做不到完美,还有各种厄介出没,但是终究都是一些小插曲。
Poppin'Party演唱会的时候,台下应援的声音大到主唱爱美感言,大家的呼唤都穿透了耳返,全场团体应援色其实也很有一体感,对她们来说也是很新鲜的体验。
讲真,如果你参加过一些演出、或者观影会的话应该会感同身受:你一个人看,跟十个人看,跟1000个人看,跟10000个人看,氛围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应援文化的本意,是为了营造一种更好的氛围,让你更加享受演出的活动。

有些Live厄介下来亏的是自己,自己在台下耍疯,台上在做啥都看不见。
花个几百块钱门票,在后排聚成一团在那玩荧光棒篝火,我都分不清这群人里到底是为了厄去厄的,还是错把厄当正常应援行为在做了。
为了当神人彰显独特,大可不必。

参考资料:
BV1kUezzQEkP「poppinparty上海外场无票神人们」
BV1p8e7zxEPZ「沪ppp印尼虾家虎实录」
BV1yWe4znExA【厄介合订本】Poppin'Party全员看完哭着说再也不来上海了
BV1BE12YjEhJ【厄介合订本】lovelive全员看完哭着说再也不来上海了
https://youtu.be/tj3U_xLTRSw?list=RDtj3U_xLTRSw&t=98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4OLG0S-UoA
https://youtu.be/3O9rB4kzq44
BV16K4y1j7zF 家虎是能让小仓唯露出笑容的神奇词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