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音乐剧教父,被小娇妻坑惨了

来源 | 摇滚客

500

今日BGM,《暗香》,沙宝亮

本文约2355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如果要提名婚恋类综艺最佳受害者,我选择刘欢老师。

别着急,刘欢老师没找第二春、也没上离婚综艺把床底那点事摊在全国人民面前说。

他只是人缘太好,本人不到,却总身处漩涡中心。

500

还记得去年以一己之力燃遍全球的麦琳女士吗?她和李行亮夫妻大战的导火索之一,便是刘欢老师的聚会;

今年轮到三宝和小娇妻万千惠上婚恋综艺,刘欢老师又虽迟但到了。

可怜刘欢老师银幕硬汉形象已久,如今却要端坐在板凳上聆听三宝与小娇妻互诉衷肠。

500

当然这还不是最惨的;

同为行业泰斗,刘欢被当成吉祥物;他对面的三宝,如今已经成了全民讨伐的软饭男了。

500

“三宝”可能没太多人认识,但绝对是行业大咖。

北京亚运会,他以一首《亚洲之光》成功出圈;和张艺谋合作,完成了申奥片的音乐制作工作;

在90年代起就给苏芮、李宗盛、卢冠廷写歌;

后来转战内地所作的影视剧编曲也极为动听:《太平宫词》、《金粉世家》...总之这么多年提到三宝:有才,但从不为三斗米折腰。

500

要说三宝在公众面前最出圈的一次,必然是他二婚和娇妻的婚纱照。

三宝西装革履、娇妻不着寸缕,仅由丈夫“手动打码”;

只能说是艺术家有钱任性,同时也引发全民讨论。因为他符合那种最刻板的“成功男人”:功成名就后,和娇妻共赴爱巢。

500

这恐怕也是《姐姐当家》节目组想请三宝的原因:

大众太好奇这种老夫少妻私下里究竟咋过的?

三宝真如公众想象的是那种“成功赢家”吗?

500

节目播了5期,围绕三宝的就一个话题:缺钱。

第一次是小娇妻不满租房,想买房,还得是那种至少4室的别墅房;

这点就让公众大跌眼镜,咋滴一个这么成功的音乐家连套房都没有?

第二次是娇妻公司爆发财务危机,窟窿高达1000万,想借钱渡过难关三宝兜里却掏不出一个子;

到这儿大众已经对三宝很不满了。还是那套传统价值观,人小二十岁的女孩跟着你个糟老头本就吃亏了,如今人财两失,图个啥?

500

最新一期三宝不仅不能赚钱,还成了拖后腿的那个。

三宝的音乐事业与娇妻的直播事业撞档期,为了满足丈夫的音乐梦,妻子疲于奔命也难以应付。

于是来到节目组的究极修罗场,三宝被节目组当众拷问:能不能赚钱?

500

为了让三宝全方位丢脸,节目组使出多重攻击:三宝你得豁出老脸、拉人情、割韭菜了;

眼看三宝仍在推辞,前央视主播张泉灵直接言语攻击:

谁关心你的脸面,人活着就得赚钱哪!

最后逼得三宝掰着手指头数自己真的赚不到钱。

估计三宝本人都没想到:上个综艺而已,自己居然沦落成“坑老婆”的了。

500

我们这不是个八卦号,我也不想谈那些得躲在夫妻俩床底的私密事;

只是我感慨三宝为了赚钱,“牺牲太大了”。

按照三宝的说辞,他不参与妻子的直播事业,因为自己不懂、也不想折腾。

他只对音乐感兴趣、也只会拿这个赚钱。

如果你再留心一些,就会发现他同意上节目的主要原因,就是给自己的新音乐剧打广告。

500

其实这剧去年就已经开始宣传,但是你懂的,音乐剧市场太小,按照三宝的估算,一档再成功的音乐剧,最后能赚到十万就顶天了。

500

所以这次三宝夫妻,想搞个大的。

他们采用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宣传方法,把音乐剧的落地全程,都直播给你看。

从前期和平台、投资方谈合作;到敲定主演;再到纠结剧本、排练、首演阵容,可以说剧还没上,宣传已经做到位了。

500

当然你可能会质疑这不是营销。

如果不想“搞个大的”,区区十万元的收益还不值得大麦这种量级的演出平台专门派员工来演综艺、甚至“揭老底”式透露分账比、连双方讨价还价都拍进综艺了。

三宝这波也算开创音乐剧营销新高度了。

以前咱都是剧上了先看口碑;

现在是剧本还在娘胎里,就开始跟拍连续剧《与三宝音乐剧一起同行》。

只能说三宝还是找了个好老婆,以前三宝不乏《金沙》这种高分音乐剧,但圈外几个人知道?

现在大众都知道他有个《雌雄》,秉着吃屎也得亲自尝尝咸淡的原则,这波票是不愁卖了。

500

互联网时代,没人能逃得过营销。

我从三宝上节目的表现,发现搞音乐的简直是上这种婆妈综艺的天赋奇才。

还记得去年以一己之力搅动芒果台收视风云的“李行亮-麦琳”夫妇吗?

这俩人的核心矛盾点之一:李行亮的音乐梦与麦琳的经济账。

李行亮的每一笔音乐投资,看在麦琳眼里就是纯撒币。

这便是音乐人走进现实生活的永恒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纠结。

500

三宝在《姐姐当家》节目里的表现,也恰恰说明了啥叫“为三斗米折腰”?

最开始他还想保持老艺术家的体面,声称自己绝不会沦为那种在直播间里赚吆喝的“老艺术家”;

500

接着面对小娇妻的别野梦,三宝也还能稳住阵脚,说自己游牧民族习惯东奔西跑;

再到后面剧本演到音乐剧钱不够,面对金主的资金压力,三宝慢慢缩到了拐角。甚至因为他本身对音乐的坚持,反而成了碍事的那个。

三宝呈现出一种让公众大跌眼镜的家庭模式,这个原本被看做“成功典范”的老男人,原来也因为没钱被娇妻拿捏;

即使他再怎么表现豁达,但大家都懂,这年头没钱就没话语权,三宝在家也得看着老婆的眼色过日子。

500

但我最佩服三宝老师的一点,是他足够能屈能伸。

别人上婆妈综艺的结果是人设崩塌、最后连商演都被叫停;

而我们三宝老师真正是为了音乐剧大业。

他以自己的隐私做饵,换取第一波流量;

又打通上下游,将音乐剧的制作过程“可视化”;

最后,他充分考虑到剧本的精彩程度,甚至不惜让自己从一个“艺术天才”沦为“坑妻老登”,这怎么不能体现三宝老师对音乐事业的热爱呢?

500

只能说三宝是彻底想通了。

在这个“逼格”早已成为搞笑词的时代,想赚钱就得拉得下脸。

以前想当艺术家得远离人群、保持新鲜感;

现在想当艺术家,得时刻出现在镜头前。毕竟现在连仁波切都通货膨胀,谁还敢搞特殊?

三宝“流量化”我没任何意见;

只是我好奇一门高雅艺术,得吃上流量饭才能卖的出去;

到底是这门艺术太小众,还是艺术家已经不入流了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

点击「摇滚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