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像高中?大学生如何才能“成年”

来源:半月谈

原创 半月谈 半月谈 2025年08月27日 13:16 北京

500

组建家长群向家长通报成绩、早起跑操签到打卡、寝室统一熄灯时间……现在越来越多大学的管理方式出现了“高中化”的趋势,让不少学生恍惚自己还身处高中,甚至还想问问家长,说好的“上了大学就没人管了”呢?这种现象背后当然是学校出于对学生负责,希望学生重视学业、保持健康的体魄、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但是这样的做法真的有助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吗?学校又为何出现了这样的管理方式?

01

大学越来越像高中了?

学生:

我们大学早上6:40起床去操场跑步,早上上早自习,晚上19:00-21:35上晚自习,22:30熄灯,周末外出需要家长打电话给辅导员,不然不能出去。还有学生会平均每周都会举办活动,每个班都要去队伍。@青木句芒1368

我是研究生,我们请假要先让家长写知情同意书,把身份证放在旁边拍照,签名处还要按手印。然后找导师签字,再找班主任签字,再找辅导员签字,最后辅导员拿去给院里的领导签字。@甜酱爱年糕

高中有早读晚修、班主任盯作业,现在大学也有“早晚自习打卡”“强制晨跑”,哪怕你想晚上泡图书馆、早上多睡会儿补精力也不行。高中请假要找班主任,大学出门、实习可能还要跟辅导员报备。甚至社团活动都有规定次数,不是你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去就不去,跟高中“必须参加班会”没差。本来大学该练自己安排时间、自己承担后果,结果还是像高中生一样被盯着。@丁丁猫

500

老师:

我所在的学校思政课要求:学生前排就座率、及格率和优秀率等都要计入任课教师考核;缺课率高也要问责任课教师;不同专业思政课全部统一教案……总而言之,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或者玩手机,最终都能归责于任课教师。@loving,living。

旁观者:

我朋友的学校甚至还要求早八提前十分钟到教室,让学生会的人在楼梯口抓迟到的人,还记学号。@兰花变容

看到老公总是接到本科孩子家长的各种电话我都震惊了,我们那会儿到了本科,家长哪里还会跟老师联系啊!@芊霓

02

有人支持

有人反对

过来人:

也还好吧,我这种不自律的学生,以前学校不管,大学天天打游戏,现在想想很后悔。@hc

老师:

我是老师,上课能不能让想听的听,不想听的就不听,只要不打扰我,不打扰课堂,同时不在乎成绩,想来就来,想睡觉就睡觉,想玩手机就玩手机,我分数给低一些就行了,别整什么交手机、出勤率、前排就坐率、抬头率了。我理解有些人就是不想努力,有些人就是有其他追求,逼着老师管学生干什么!@酱渍鸭钓鱼

旁观者:

感觉11点断电挺好的,不断电你都不知道要熬到几点,统一断电至少能保证睡眠。@交相

大一有必要这样管理。因为在大学以前,学生们都处于学校和家长的双重管控之下,到了大学彻底放飞确实不利于学生自律习惯的培养。@小确幸

大学时期本来就应该接触这个世界的多面,而不是被学校管死,出了社会直接接触事物,这样子学生思维就太固定了,说到底还是对学生不好。@看见帅哥就

上大学上到最后才知道竟然有的大学有类似高中的晚自习,还有查寝,感觉在大学阶段这种管理制度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学校可以为学生安全考虑设置每栋楼门禁,为安全着想禁止各种违规电器,不定时检查,为健康禁止宿舍内吸烟等等,但晚上查寝定时关灯还发到群里,供所有同学家长看他们的检查结果,属实没有必要,真无语啊,虽然这种制度的受害者是我弟,不是我。@Errr33

03

大学为何出现

“高中化”趋势?

旁观者:

之前和一所学校的领导聊过这种现象,得到的回答是:“现在的学生心智普遍比较低,受网络影响,思维简单且极端化,按以前的管理模式非常容易出事,需要承担巨大的善后压力。”@BOTASKY

不是大学想退化成高中,而是现在大家都怕落后,所以干脆用高中那套有明确标准、按步骤来就不会错的办法,管得更省心,却忘了大学本来该是允许试错、允许不一样的地方。@宾果

不是大学高中化,而是大学成绩化,用成绩衡量大学生,虽然愚蠢,但是公平。你说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志愿服务,可这都是虚的,没人知道你究竟会多少,但是成绩是实在的。@御坂请你吃青褶伞

500

老师:

给家长寄成绩单这事儿,我可有发言权了,学生临近毕业了,家长突然给打电话问:“为什么我孩子毕不了业,为什么他挂科、没有上课不通知我?”@🌙

我看到这个话题,还是辅导员在朋友圈转发的。大学“高中化”,是老师、辅导员都能共同意识到的,说白了其实很大部分都是学校不愿意担责任,怕学生出事,学生出事学校担责,对学校影响不好。现在大学不是多姿多彩的,不是人与人交流更多的,仿佛进入了真正“自我”的境界,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参加活动。涉及利益关系(保研、评奖、评优之类的),一个班甚至一个寝室都可能反目成仇。@江小流

我是辅导员,从老师视角看,大学高中化原因就三点:1.怕学生毕业没竞争力,只好盯GPA、催实习,像高中盯高考一样;2.  怕学生上课摸鱼、学不到东西,只好搞签到、查自习,像高中管纪律;3.怕学生学不会、考不过,只好划重点、缩范围,像高中保及格。@kk

学校也不想管那么严,老师也不想管那么严,但是一旦出了问题之后,很多家长包括社会舆论会把压力给到学校,给到老师。尤其是很多家长和社会舆论会把责任完全归咎于学校,比如说某个学生出了安全问题,就说是老师学校没有管理好,会发表各种言论,以社会压力迫使学校做出赔偿,道歉等让步。高校和老师们为了提前扼杀这种潜在的风险,就会去加强学生管理,尽可能把学生给盯死,防止出现问题。@zjx

为什么大学管理中学化?本质的原因是新时代大学生规矩意识淡薄,自我意识较强。比如早操,学生们肯定是深恶痛绝的,难道老师就喜欢么?显然不是,但不得不说这是减少早八旷课率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什么都要通知家长?学校也不想的,现在是给辅导员逼得恨不得每次谈心谈话或与家长沟通都要录音留证据。因为指不定什么时候学生和家长就会告你,学生出了任何问题,你怎么证明你说了你做了?日常实践中,我们接到的投诉可谓眼花缭乱,上晚自习要投诉、上早操要投诉、老师说我了我不舒服要投诉、因为个人原因毕不了业要投诉、自己忘了参加毕业典礼说学校没通知要投诉,辅导员们真可谓疲于奔命。@三川

原先我觉得不合适,但作为一名民办本科的教师,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合适。高中化管理应该主要适用于那些本来对于大学的知识和教育毫无兴趣的学生,学校如果不严格管理,他们真的是混日子,毕业都可能困难。在我们这种“不太好”的学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对于一流大学的学生,没必要高中化管理(事实上这类学生自我要求会更加严格),对于差一点的大学的学生,必须严格管理,否则真的对不起他们交的学费和父母的期待,甚至于还会倒逼学校放宽毕业标准。@Barbell Baron

04

给学生营造

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

旁观者:

首先家长要学会放手,其次基础教育也要加强学生的独立性培养,不能在基础教育时只注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最后大学也要勇于放手,不能一味妥协。@Asven

学校放手之后,家长和社会也要相应地不能对学校有那么高的要求和过度的追责,现在存在学校放手,但是学生出事,家长还是第一时间怪到学校的情况,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已经成年,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qaq

像幼小衔接一样,大一可以适当严格管理一下,让孩子们有个过渡的状态,等大二学生也有了自己的目标规划,就可以适当放手了,毕竟现在大学毕业后面临的挑战更多,需要家校社一起努力,不是说上大学就让学生自己摸索了。@小楠

上大学必须得管,这个管是引导、是塑造,刚从高中的环境中过渡到一个极度自由的大学环境,有的同学会失去方向。而大学应该立足这样的背景,丰富学校课程,去适当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过渡。@windy

自理能力是从小培养的,不是到了大学才培养,我觉得大学,就是从未成年人步入成年阶段,要开始阶段式地放手让他们真正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让他们做自己的主人,明白真正成年人需要有的社会技能,专业技能,情感表达等,而不是做一个只会读书的巨婴。@第二支羽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寝室检查卫生还是有必要的,个别大学生确实卫生问题会影响别人并存在沟通困难的问题,给室友造成困扰,需要外部监督。但是比如考勤检查、早操、请假等行为形式上督促自立,但实际上却使部分人无法真正地形成内在自发的自立性。因为大学本质上是给大学生在高中和社会生活之间做过渡,不管大学怎样收紧,社会生活都不会如此,因此大学的过渡作用反而没发挥作用,首先要让大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自律就是会产生相应的后果,要自己承担,这样才能激发内在真正的自律性和自立自强。@燊焱

我好奇的点在于,成人为什么是大学负责的?为什么自己生活上的事还需要有时候咨询一下辅导员?我感觉我身边大部分人在高中毕业就已经有比较健全的三观,我反而觉得成人这件事是应该从初中开始到高中着重培养的,大学只是提供一个相对的社会环境,你可以深入研究你选择的领域,为就业打好理论基础,根据学校社会资源去参加活动,社团、比赛、实习,去积累经验,去多了解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还欠缺什么样的能力。我是高考过后就直接出国读本科了,前两年大部分需要自己租房子住,解决作为一个成人需要解决的生活上的事,大学只是一个提供给你资源的平台,你甚至可以选择不上课,就看给的资料自学。大家没有人会去争负责人,只要你有能力组织,那你就当,当并不存在什么职位。大家都很开心能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文化也好,知识也好,以后就业的思考也好,对社会的讨论也好。我觉得大学就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它不应该告诉你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嘎吱嘎吱嘿嘿嘿

应当坚持学生自主、高校为辅的培养方针,高校需要做的是在关键必要的地方慎重,比如安全问题、后勤保障、考试诚信、论文审查等。而带不带电脑、校外参加什么活动、什么时候睡觉,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参与,但不能压缩学生真正提升自己的空间和自由。不要动不动就查晚归,有些学生需要自习备考或者参与校园重大的活动,只要是在门禁关闭前回来,那都是学生个人自由。也不要动不动查电脑、手机,都成年了,还没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怎么能成为大学培养的好学生?@青如青

主持人说

部分大学管理趋于“高中化”很大的原因是学校想要通过规范严格的管理,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顺利地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业,是负责任的一种体现,但往往忽略了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的独立自主需求。大学作为学生走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环,有必要让学生掌握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培养出为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负责任的意识,因此学校和家长都需要适当地放手。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红线,做好生活安全的后勤保障,注重学业以及道德规范的考核,减少无意义的形式主义活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支配,让学生在掌控好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完成走向社会的过渡,做一个真正成熟的“成年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