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大润发走入历史!台湾大卖场洗牌,大全联来了,新三强鼎立

500

量贩已死,29年大润发将在台湾走入历史。

林敏雄家族的全联于2022年并购大润发,历经三年规划与整合,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将大润发全部更名为“大全联”,位于新北市土城的大润发店已于7月17日换上新招牌。此举意味着台湾大卖场开启新一波洗牌,昔日由大润发、家乐福、爱买构成“三强鼎立”时代终结了。据了解,统一集团罗智先对家乐福要不要改名首次表态——还在思考。

500

500

29年大润发走入历史,大全联来了,家乐福改名吗?

500

原土城大润发店更换“大全联”招牌

29年大润发即将走入历史。7月17日,位于新北市的原大润发店已换上全新招牌——大全联。据了解,全台所有大润发店将在今年8月1日起,全面更名为大全联,也预示着历经三年的全联、大润发品牌整合将正式落地。

2021年10月,林敏雄掌控的全联宣布,以115亿元新台币并购由尹衍樑家族所控制的台湾大润发,经过“公平会”长达8个多月审核后,于2022年7月中旬获核准,此后,全联于2024年7月30日起正式对大润发进行整合规划。

前几天,土城大润发店通过社交平台宣布:拜拜大润发!亲爱的发迷们,大润发最后倒数啦,即将说再见。当时,外界猜测土城店可能是全台首家更换“大全联”新招牌的门店。

据报道,自8月1日起,全台20间大润发量贩超市,将统一变更为“大全联”,也宣告大润发29年历史的终结。全联公司表示,大润发会员可在7月31日后,自8月1日起将原先的“发币”转换为全联的“福利点”,兑换比例为1比10。

500

即将走入历史的大润发

昔日,大润发与家乐福、爱买构成台湾岛内量贩超市“三强鼎立”。大润发,为法国欧尚集团与尹衍樑家族的台湾润泰集团合资经营,全盛时在台湾拥有24间连锁门店,年营收超过400亿元新台币。

欧尚集团,号称法国“零售帝国”,是全球性零售业知名品牌,但近年来爆发经营危机,已是日薄西山。2020年,欧尚出售其在大陆子公司高鑫零售的持股,以36亿美元(折合新台币约1000亿元),出售旗下“大润发(中国)”旗下446家卖场,接盘人是马云的阿里巴巴。

而在台湾,欧尚与润泰合资的大润发,经营也是日渐式微。2022年被全联以新台币115亿元正式收购获核准后,经过三年整合,将在8月1日起将全部门店更名为“大全联”。

500

全联董事长林敏雄

今年6月,全联董事长林敏雄已对外透露,自7月起大润发在全联总部上班。

至于为何将大润发改名为“大全联”?全联行销部协理刘鸿征曾透露,当初在想,两家公司碰在一起,觉得如果改名为“大全联”很顺口,最简单的又是很容易记,还很好与消费者沟通。

而全联总经理蔡笃昌则透露,曾经有改名各种提案,如全联商场、全联乐园、PX LAND等,后来一想,明明是大卖场的业态,何必加其他称呼,那干脆就叫“大全联”。

蔡笃昌还强调,大全联是要跟专门店竞争,一站式购足,往社区百货的方向发展。到大全联,可以买药妆、3C、酒类,所以才会叫大全联,是集所有商品大全,且价格具有竞争力。

500

台湾的家乐福门店

大润发将走入历史,改名为大全联,外界也在关注,家乐福会不会也改名?

统一集团于2023年5月收购全台的家乐福,但每年都要缴交品牌授权费给法国的家乐福集团。在大润发改名“大全联”后,外界也关注到,统一集团董事长罗智先今年5月曾首次表态,称改名一事还在思考。

罗智先当时表示,家乐福的年营收约800亿元新台币,换算每年授权费确实不少,但改名是“一辈子”的事情,且授权合约还未到期,不急于改。

全联并购大润发,统一收购家乐福,表面上与“爱买”形成三强鼎立,实则从营收规模而言,是全联与统一的“两强对决”。

全联董事长林敏雄,被誉为台湾“超市一哥”,他掌控的全联,成立于1974年,原为军公教采买福利品的“全联社”。1998年,林敏雄花6亿元新台币接管了当时被认为是没有竞争力的“军公教福利中心”,后更名为“全联福利中心”。林敏雄发家于房地产建筑业,做商业零售纯属“半路出家”,他能将全联变为岛内超市第一龙头,除了“只赚2%”薄利多销策略,更靠一支精干的经营团队。

至于统一集团,其创办人是已故企业家、统一方便面创始人高清愿,其幕后还有实力雄厚的“台南帮”。罗智先的高清愿女婿,统一集团目前是女婿当家。

500

大润发走入历史,量贩已死?

500

出席竹联帮黄少岑告别式的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樑(中)

出售中国台湾与大陆两地的大润发后,祖籍山东日照的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樑,依旧身家不菲,前不久福布斯公布的台湾前50大富豪,尹衍樑以56亿美元身家,位列台湾第十大富豪。

几年前,当尹衍樑将大陆的大润发卖给阿里巴巴时,他说自己帮大润发找到“好归宿”,还幽默地说:“这一大袋钱,我要先抱着睡觉。”

2017年,阿里巴巴以224亿港元获得高鑫零售36%的股权,启动马云的“新零售”战略。光是2024财年,高鑫零售营收降至725亿港元,净亏损16.68亿港元。

2025年3月,原大润发(中国)创办人、尹衍樑身边爱将黄明端卸任高鑫零售董事会主席,同时,德弘资本接手阿里巴巴持有的78.7%股权。据阿里巴巴出售股份的公告,这八年来,阿里巴巴在高鑫零售共投入504亿港元,最后亏损约400亿港元。

500

大润发

阿里巴巴认亏出局,与台湾岛内有29年历史的大润发落幕,虽各有不同的原因,但不得不说,以量贩为代表的大卖场时代已死了!

林敏雄将“大全联”全新招牌换下大润发,并非简单的切换,而是他亲手拆散了“量贩时代”的残影。这绝非品牌改名那么简单,大全联换下大润发后,全联设定一个全新的零售场域——一个以社区为圆心、半径涵盖生活全场景的百货生态系。

《一波说》注意到,当年全联并购大润发时,不少人以为他会复制统一集团并购策略,即让家乐福与顶好双品牌同时运行;但林敏雄选择的是更激进的“熔断”策略,与大润发说“拜拜”!

在《一波说》看来,这也是林敏雄对新时代下消费行为的深刻理解而作出的决策,当初,Costco曾以仓储卖场创造了排队奇迹,可如今,传统量贩的停车场经济已被社区即时消费瓦解了。

500

台湾岛内“卖场始祖”——万客隆

在台湾,说到量贩大卖场,尹衍樑的大润发是摸着别人的脚过河的,若论及台湾岛内“卖场始祖”,当属2003年关店的万客隆。

从1990年开始,万客隆开始进军台湾市场,定位就是量贩大卖场,其全盛时期,在台湾共有12家连锁分店,光是台北内湖店一家,年营收曾高达60多亿元新台币。

经营14年后,万客隆于2003年步入历史,关店前清仓大拍卖,曾吸引大量市民前去抢购,成了不少人的年代记忆。值得一提的是,万客隆的业态在90年代也传至海峡对岸的福建市场,曾出现“闽客隆”等。

500

黄明端

曾担任大润发(中国)、苏宁易购、高鑫零售董事长的黄明端,1955年出生于台南西港乡南海村,身为渔村后代的他,在读台湾大学商研所时,与润泰少东家尹衍樑相识。

毕业后,黄明端就到尹衍樑父亲所开办的润泰纺织工作,后任总经理。1996年,润泰集团决定发展商超业务,成立大润发并锁定海峡两岸市场;第二年,黄明端受尹衍樑委派赴大陆,于1998年7月在上海开办大润发在大陆首家门店。

事实上,黄明端此前并无任何量贩卖场的经验,为了不辜负尹老板托付,他从台湾北部的基隆一路南下,到屏东等地,考察了所有的量贩卖场,自然也包括当时风光一时的“量贩始祖”万客隆。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