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中国市场!国产化替代让黄仁勋急了!黄仁勋的“唐装秀”折射了什么?
国产化替代,让黄仁勋急了?
7月16日,在第三届链博会现场,英伟达CEO黄仁勋身着唐装出席,一改过往黑色夹克的着装习惯,加之随后努力以中文发表演说,足以展现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也正是在黄仁勋此次访华期间,英伟达宣布AI芯片H20获得美国政府对华出口许可,这款芯片将在3个月后重归中国市场。这款性能受限的“特供版”芯片可能依然抢手,但是在经历“断供”风波后,英伟达必然将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多本土竞争者。
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IDC的统计,自2023年至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中,国产算力占比已经从14%暴增到34.6%。国产化替代,让黄仁勋急了?
英伟达难舍中国市场
H20“断供”始于今年4月。英伟达在4月15日对外披露,其于4月9日接到美国政府通知,向中国出口H20需要美国政府许可。
H20本就是英伟达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特供版”芯片。此前,英伟达曾在A100、H100两款芯片的基础上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A800、H800,即“800系列芯片”。但是2023年第四季,美国政府再度收紧AI芯片对华出口政策,800系列芯片被禁售,英伟达于是在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H20,性能进一步受限,其峰值算力仅为H100的15%。
H20基于上一代架构Hopper,性能与英伟达基于最新架构Blackwell的芯片有较大差距,但是其仍然成为英伟达在华销售主力,因为英伟达另一款在华销售芯片L20的框架落后于最新框架两代。IDC数据显示,去年国内数据中心算力市场中,英伟达占比65.2%。
在今年4月美国政府限制H20对华出口前,英伟达一度希望以在美国投资AI数据中心的承诺换取对华出口H20的许可。这源于中国作为美国之外英伟达第二大市场的位置。
2023年第四季度,也就是800系列芯片被禁售后,英伟达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已经从此前的20%~25%降至个位数。在今年2月底的财报会上,黄仁勋表示,相较于出口管制措施出台前,英伟达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收入已经减半。
英伟达想要维持这部分收入,H20至关重要。对此,芯谋研究政府服务群组负责人严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今年4月禁售颁布之前,国内主要厂商疯抢H20也可以看出国内对于H20的需求量十分庞大。
由于H20对华出口限制,英伟达今年第一财季因H20库存产生的支出为45亿美元,这笔支出使得当季英伟达毛利率仅为61%,环比下滑12.5个百分点,同比下滑16.9个百分点。英伟达方面表示,若剔除这部分影响,第一财季毛利率原本应为71.3%。此外,英伟达还有25亿美元H20未能交付,对当季营收的总影响为70亿美元左右。作为“特供”中国市场的芯片,H20难以找到其他市场。
AI芯片“卡位战”
H20获得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后,黄仁勋在7月16日与媒体交流时表示:“在昨天发布公告后,我还没来得及与任何客户会面。需要一些时间来提升H20供应链的产能,未来几个月,英伟达将努力加速这一过程。我希望将更多先进的芯片引入中国。在未来几年,只要允许我们向中国销售,我们就会照做。”
H20时隔3个月重回中国市场,显然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竞争局面。
国内AI芯片厂商无疑希望抓住国产替代的机遇。如华为就在6月20日上线了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的昇腾AI云服务,基于384张华为最先进的昇腾AI芯片和192颗昇腾CPU芯片互联,华为方面称整体能力对标英伟达2022年推出的H100。
由于获取先进制程受限,国内AI芯片厂商转向集群产品路线。今年6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芯片问题其实没必要担心,用叠加和集群等方法,计算结果上与最先进水平是相当的。
其实,自从2023年第四季度英伟达800系列芯片被禁售以来,国内厂商开始更积极地转向国产GPU方案。以刚刚获得IPO受理的摩尔线程、沐曦两家公司为例,2023年两家公司营收分别为1.21亿元、5141万元,而2024年则分别达到4.32亿元、7.42亿元,来自AI智算的收入无疑是营收主要组成。
今年H20对华出口受限风波,进一步加强了国内厂商的紧迫感。如在今年5月的业绩交流会上,腾讯方面就曾表示,公司会同时看进口芯片和国内市面上可用的芯片,以确保AI战略不受影响。
今年5月底,黄仁勋曾表示,美国的出口管制只会增强中国芯片厂商的全球竞争力。在解释为何美国政府准许H20出口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我们不卖给他们最好的东西,不是第二好的,甚至不是第三好的。我认为第四好是我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中国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芯片,美国要做的是保持比中国的自研水平领先一步,这样中国才会持续购买美国芯片。”
英伟达曾在今年3月发布未来三年产品路线图,包括今年已经发布的主打AI推理能力的下一代芯片Blackwell Ultra。2026年下半年,英伟达将推出基于下一代架构Rubin的AI芯片,算力指标是Blackwell Ultra的3.3倍。2027年下半年,其还将推出Rubin Ultra,算力指标达到Blackwell Ultra的14倍。
H20回归中国市场必然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但是鉴于其仍领先于国内多数AI芯片,这次回归对于国产AI芯片替代进程的影响也为外界所关注。
严波认为,当前H20会以清库存为主,而国内AI应用场景丰富,对GPU需求量大,未来英伟达若是以B30或其他“特供版”芯片绑定H20销售,国内很多厂商还是会倾向选择H20。
他表示,国内需求端在经历“禁售—解禁”事件后,会采用“多条腿走路”方案,降低单一供应链的风险。已经采用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平替芯片的厂商,预估将继续维持国产芯片的一定使用比例。但是对于终端企业,H20在产业生态上具备优势,这也是国内GPU厂商在推出平替产品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打压封锁下提速破圈,让世界看到无限可能。可以说,中国是靠“硬核”实力,赢得了黄仁勋和英伟达的尊重。
黄仁勋的“唐装秀”折射了什么
本报评论员 王彬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英伟达CEO黄仁勋穿唐装亮相,引发广泛关注。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他使用略显磕绊的中文开场,称自己“感觉很紧张”,这是他的首次中文演讲:“很高兴这次来到中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链博会,这里的规模非常大,气氛也很热烈,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创新的坚信,并激励了工匠(精神)的繁荣。”
科技企业掌舵人的着装,往往是其个人风格乃至企业精神的象征。他们在公开场合的衣着,历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乔布斯的黑色高领衫,雷军的T恤配牛仔裤,黄仁勋的标志性皮衣等,都很有代表性,主打一个“简单重复”,也传递着一种“松弛感”。然而此次演讲,黄仁勋却出人意料地脱下皮衣,换上庄重唐装,更破天荒用中文演讲,其所想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乃至背后的现实逻辑,却意味深长。这与其过往“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十分重要”等金句一脉相承,是同一内核在方式层面的不同表达。而这个内核就是,拥抱中国市场,重视中国作用,希望与中国继续并深化合作。驱动黄仁勋做出相关改变的深层动力,正在于此。
事实上,这已经是黄仁勋2025年第三次来中国了。他此次来中国,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即在叫停3个月后,美国特朗普政府已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这将为英伟达带来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也正因此,黄仁勋此次来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美媒解读称,这是黄仁勋的巨大胜利。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现实重要性,也再次得以凸显。
商业逻辑的核心是利益。黄仁勋的一言一行,都恰恰说明:深耕中国、拥抱中国市场,符合其根本利益。
那么,为什么是中国?中国的吸引力何在?答案就在于我们那难以替代的综合优势。具体表现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完善健全稳定,且在全球竞争中优势明显,对“创新创新再创新”的坚定不移追求等。正如黄仁勋所说,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关键支持,中国有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有超过150万名开发者,可以将创新转化成现实,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打压封锁下提速破圈,让世界看到无限可能……从禁售到如今恢复供货,H20的三个月真空期,中国芯片卖爆了,英伟达的危机感不言而喻。可以说,中国是靠“硬核”实力,赢得了黄仁勋和英伟达的尊重。
从英伟达芯片供应的解禁,到黄仁勋的这些肺腑之言,清晰传达出两层意思:一个是,双方之间是相互需要、相互成就的关系;另一个是,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拥抱合作,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在人工智能领域,更是愿意与全世界共享发展红利。
英伟达与中国的友好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代表性缩影,表达的是对你输我赢、你死我活式零和博弈说“不”的坚定态度,佐证的是“合作互利共赢”的必然性、正确性。在取长补短或强强联合中共同奋进,“要合作”、“要发展”的现实路径,适用于全球化时代的所有参与者。
中国新闻周刊/浙江日报